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以双六边形环为单元结构的电路模拟吸波材料。根据单元的双频特性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根据六边形环周期分布规律提出等效周期概念,给出等效分布电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模型对双六边形环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结构进行参数分析,并与HFSS全波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加工样品和实测,结果发现所设计吸波材料在1.9~8.9 GHz频段内对正入射波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实测结果与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数字式鉴相器的相位失真是导致产生寄生信号和额外相位噪声并使锁相环路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锁相环路是通讯设备、测试仪器和雷达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因此,减少鉴相器相位失真,对于系统设计是很重要的。利用差分电路,可以有效地减小鉴相器相位失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综述了双栅场效应管(DGFET)在微波电路中的多种应用,在分析电路原理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具体实验电路和数据。 相似文献
6.
被动免疫算法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的信息处理机理,介绍了被动免疫算法的实现过程,并将其应用到某装备电路板的故障诊断之中。该算法具有边检测边学习的动态调整功能,仿真和实验实例表明,该算法适合于电路板的故障诊断,有较高的故障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电路中的电感电流突变和电容电压突变的情况作了深入分析 ,证明了当电感电流突变而产生冲激电压时 ,电路中的冲激电压之和等于零 ;当电容电压突变而产生冲激电流时 ,电路中的冲激电流之和等于零 相似文献
8.
BOM技术在复杂电路虚拟维修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电路虚拟维修的定义,在复杂电路虚拟维修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模需求,并给出了计算模型和交互模型的定义。以形式化的方法定义了BOM(Base Object Model)概念模型,通过分析电路仿真的特点,确定了电路BOM概念模型中的实体类型、事件类型和交互模式;特别是采用了“将实体类型区分电子元件类型和电信号类型,分别以客观属性和仿真语言描述的方法进行定义”的原则,既满足了仿真效果,又简化了建模复杂性。通过建立某型装备的复杂电路虚拟维修训练系统,验证了基于BOM的交互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邢秀琴;高春强;姚竹亭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38(9):137-139
针对数字电路板故障诊断中测试码生成效率低,提出了电路分块与D算法结合生成测试码的方法。合理分块后的电路,使得D算法生成测试码变得容易和快速,并且生成测试码的数量也有一定的减少。最后,将此诊断方法应用于某坦克控制系统的输出板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快速地生成故障测试码,实现电路板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溴酸盐体系中的化学波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与波速的关系,随 KBrO3和 H2SO4初始浓度的增加,波速具有增加的趋势,而随 MA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变化不大。并给出了其反应机理的分析及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以某型雷达系统为试验对象,选取典型系统的组合电路,进行方波脉冲注入对比试验,研究了电磁脉冲对系统中组合电路的损伤规律。试验表明:电磁脉冲对组合电路的损伤与电路结构有关,损伤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注入脉宽越大其损伤电压越小,能量可能是造成电路功能损伤或失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集成电路方波脉冲注入损伤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得到各损伤参数随脉宽的变化规律,寻找建立评价复杂EMP波形对集成电路损伤模型的依据,对2种典型的集成电路器件进行了方波脉冲注入损伤实验。结果表明:RAM6264损伤电压、电流及功率均随脉宽增大而减小,损伤能量处于某一小范围之内,可能属于能量损伤型器件;BG305损伤电压、功率随脉宽增大而减小,损伤能量随脉宽增大而增大,损伤电流处于某一个小范围之内,可能属于电流损伤型器件。 相似文献
13.
在GTEM室中用正弦连续波对某导弹装备上的1块数字控制电路进行电磁辐照,在30 V/m的场强下,引入的电磁骚扰还未导致被监测的与非门产生错误反转时,产生控制信号的自激多谐振荡器却受到了严重的电磁干扰。用计算机对此干扰进行仿真分析,并最后提出方波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电磁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一种新的混沌雷达信号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国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4,16(4):27-30
基于考必兹(Colpitts)混沌振荡器,给出了一种新的混沌雷达信号源。这种混沌电路通过电容耦合两级改进型考必兹混沌电路实现。给出了基本改进型和两级耦合后的信号产生电路仿真结果,并对这种混沌雷达信号源和单级考必兹混沌电路的输出信号频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18.
铅酸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动汽车等技术不断发展,铅酸蓄电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数学模型是铅酸蓄电池 研制和应用中重要的研究工具。概括总结了铅酸蓄电池建模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并着重讨论了等效 电路模型。同时,也在铅酸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上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装甲车辆中体积、功率受限条件下,永磁电动机提升低速转矩与拓宽弱磁工作范围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电动机绕组换接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切换电路的设计方案,采用电路仿真软件Muhisim分析了切换电路的动态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三相绕组切换的零电流切换控制系统,可通过上位机观测电路中的电流波形,并实现对绕组的串、并联结构进行切换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快速实现绕组的串/并联切换,而且基本上不会产生电压冲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氮离子注入印制板钻头后对基体材料的显微硬度的影响.在实际中比较了注入和未注入钻头的钻孔效果及钻头的磨损状况;并用AES的方法分析了氮离子注入后工件表面的元素分布情况,探讨了氮离子注入的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