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江苏省丰县大沙河畔的双庙村,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丈夫病故后,她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精心赡养、照顾着三位年龄都在87岁高龄以上的老人,一位是她的婆婆、一位是她的养母、一位是她的续母(丈夫前妻的母亲)。她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侍候着三位老人,用女人柔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庭,并将三个儿女抚养成人,被乡邻称为孝顺的好女儿、孩子的好妈妈、军属的好楷模,她就是张玲兴。  相似文献   

2.
广西马山县白山镇上龙村局东电基干民兵黄永堂夫妻俩坚持15年无私赡养两位孤寡老人,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让两位孤寡老人安度晚年。他们的感人事迹传开后,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敬佩。  相似文献   

3.
蒲圻市中伙铺镇碣桥村一组民兵排长但显明,20年如一日,照顾两位年逾古稀的孤寡老人,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近几年,他先后被咸宁军分区、蒲圻市人武部评为优秀民兵。但显明今年27岁,他家与年近70岁的老人余德俊是邻居。老人独身40年,双目失明,行动不便,并长期患有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从1980年,但显明担任了民兵排长起,就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4.
时间:2013年10月1日地点:六师一○二团、梧桐镇敬老院人物:敬老院院长张新玲7时:太阳还没露头,张新玲就起床了。她早已习惯了,自打1990年到敬老院工作以来,她就钟表般地准时起床、准时上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一天的日子就是23年的缩影。一走进敬老院大门,张新玲一天的忙碌就算开始了。她先到每个房间查看,给两位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垫子、擦洗身子,然后又去清洗沾满屎尿的垫子。忙完了两位老人的事后,她就得给其他失去自理能力的老  相似文献   

5.
宋娟 《兵团建设》2012,(6):40-41
她是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残疾人,却用爱温暖着身边的人。她就是农一师十团三连职工潘志新。潘志新出生于1963年,她的幸福童年,在五岁那年戛然而止:脊髓灰质炎使她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虽然厄运袭来,可是潘志新从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1995年,潘志新结婚了,婚后的她终于找到了幸福。可是多舛的命运在12年后夺走了她的丈夫,只留下10岁的女儿与她相依为命。虽然潘志新的人生接连遭受厄运,可她却一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她以雷锋为榜样,默默地为群众做好事,她的事迹在团里被传为美谈。连队有位孤寡老人,无依无靠。潘志新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帮助老人洗脸、梳头、做家务。老人总爱说:"小新比亲闺女还亲。"  相似文献   

6.
在泰山脚下,有这样一位专武干部:他12年如 一日照顾6位孤寡老人。老人们说:"这辈子多亏了 他。"他为贫穷山村的发展殚精竭虑,群众们说:"能 致富多亏了他。" 他就是山东省泰安市学雷锋标兵--泰山区 泰前街道武装部部长赵兴明。多年来,他像雷锋一 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以助人为乐、扶 贫帮困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 说起赵兴明学雷锋做好事的事,那是在1993 年冬天,回村担任民兵排长的赵兴明,了解到本村  相似文献   

7.
在雷锋团驻扎过13年的白山黑水间,又在传颂着原雷锋团战士赵国忠退伍后几年如一日为孤寡老人奉献赤子之情的佳话。 1985年冬的一个下午,鹅毛大雪伴着呼啸的北风直冲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孤寡老人唐桂花家的炕面。老人冒雪出屋,可她很快又回来了——她拉不出那压得结结实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天,河南省永城县芒山村基干民兵吕法亭作为民兵代表,出席了全国学雷锋经验交流表彰大会,被评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国家民政部赠给他一块“德高义重”的奖匾,受到了江泽民、刘华清、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6年前,出于爱心,为了让孤寡老人安度晚年,夕阳不再黯淡,他拉着板车,走衬串户,跑了7个行政村,收养6位孤寡老人,办起了“家庭敬老院”.6年来,他爱心不渝,终于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对他的理解和厚爱的回报。  相似文献   

9.
司春玉,男,汉族,1956年生,党员。山东省成武县汶上镇民兵连连长。 他18年如一日照顾一位孤寡老人,自己出钱为村里4户孤寡老人安装电灯和缴纳电费。他自学兽医技术,义务为群众的牲畜防病治病2万多头次。  相似文献   

10.
5月26日又是一个“美容日”,山东省高青县赵店镇敬老院30位老人一早便来到了院门口,他们作为颇受人们喜爱的一对理发师夫妇的“红娘”,在迎接小两  相似文献   

11.
《国防》1996,(5)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群众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这是平措 的座右铭。几年来,平措经常组织民兵们到五保户、烈军属、孤寡老人家去担水、扫地、购买食物等。有位叫朗嘎的老人,膝下无儿女,老人经常头痛头晕,行动不便,平措就和民兵们一起轮流照顾老人。1995年2月3日,朗嘎老人患了肿瘤,平措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住  相似文献   

12.
4月上旬,贵州省双拥工作检查组对湄潭县双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该县80%的共建点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实现了双拥工作社会化、经常化、法制法。 近年来,驻湄部队帮助群众抢险救灾,共创军民共建文明单位,开展军民一条街活动。官兵们经常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用  相似文献   

13.
永城县芒山镇僖山村青年民兵吕法亭,1985年看到本村及邻村几位孤寡老人缺吃少穿、无人照顾的困难情景,渐渐萌发了以雷锋为榜样义务赡养“五保”老人的思想。性格开朗的母亲惊呆了:“有钱的富户都不干,你是发的哪阵疯。”一日三餐,法亭只要和母亲碰到一  相似文献   

14.
近来年,新疆疏勒县人武部充分发挥军地结合部的优势,发动干部职工积极为驻地群众事好事。几年来,他们资助贫困学生240名,帮扶特困户46家,常年为敬老院孤寡老人看病送改善生活设施,有效地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相似文献   

15.
正叮铃铃……一阵急促的闹铃声打破了夜的寂静,钟表的指针指向凌晨5点30分。"吱呀"一声门响,一位年过半百的女人步履匆匆地从小院里走出来。朦胧的月光下,脚踏在雪地上发出的"咯吱"声与风声混杂在一起。不一会,道路两侧的民房就被她远远甩在身后。20多年来,这条路她不知走过多少趟。她就是六师一二团敬老院院长张新玲。早晨7点10分,张新玲来到敬老院,走进瘫痪在床的韩秀兰老人的房间,帮助老  相似文献   

16.
朱艳荣,女,汉族,党员,1965年生,河北省涿州市向阳乡黄家街民兵连副指导员。自1986年到乡敬老院当服务员以来,一直以雷锋精神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平时,她精心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洗脸、梳头、喂饭。老人们病了,她守护在床前,最长的一次达6个多月。当老人去世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1月28日,寒风中夹杂着细碎的雪花,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拖着满是骨刺的双脚,在被冻得硬邦邦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着.每走一步就像一根钉子钉入脚跟般钻心疼痛,但她的眼神坚定,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在她怀里紧紧揣着一包东西。那是刚募集来的一笔善款,而她所做的这一切都只为从死神手中拉回一位曾经素不相识的白血病人。这位老人就是山东省临沂市人大代表、新时代“沂蒙十佳红嫂”——戚洪桂。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镇7旬老人刘某,早年丧妻身患疾病丧失劳动力。两儿子嫌弃老父拒绝赡养,老人长期靠邻居和民兵组织帮扶度日。老人欲状告儿子但恐无钱请律师,听说有法律援助,刘老可以申请吗? 山东省沂水县崔家裕镇 王青 书亭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城市奥兰多。她开着一辆红色的奥兹莫比尔"短剑"敞篷跑车,居住在一个中档的社区里。像成千上万典型的佛罗里达人一样,她的工作是销售房地产。 现年44岁的谢丽尔·哈宁就这样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很少有人会想到她曾是一位  相似文献   

20.
基干民兵田亨万敬养一位孤寡老人的事迹,在川西平原广泛传播着。新春伊始,笔者来到他的家乡广汉县白里村访问了他。那是1974年隆冬的一个深夜,寒风卷地。民兵田亨万一觉醒来,听邻居家传来“嗯哟嗯哟”的呻吟声。小田明白,一定是五保老人陈宗安的胃病又犯了。他披上衣服,疾步推开陈大爷的门一看,惊呆了:老人脸色苍白,侧卧床上,双手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往外吐着血。小田急忙用平车推着老人去医院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