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苏金波 《国防科技》2018,39(3):096-099,113
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导致民企参军的谈判过程中,一方可能利用另一方因专用性资产投资的锁定效应,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将另一方套牢,攫取可占用专用性准租金。这种套牢风险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双向套牢风险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军品科研生产项目建设质量,而且还会严重挫伤民营企业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积极性。为有效防范双向套牢风险,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建立民营企业与军队采办部门的期望收益与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函数关系和博弈矩阵,分阶段讨论民营企业与军队采办部门所面临的套牢风险大小及各自的最佳行为选择。以降低民企参军面临的套牢风险,引导更多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与维修领域,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儒欣 《国防》2014,(8):30-3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方面做出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指出要"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这是建立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大举措,将为民营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开辟广阔的空间,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活力。本文结合北斗星通公司的实践,试对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以下简称"民参军")的重要意义、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让优势民营企业参军,是加速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作为严守军品质量关的军代表,应如鱼对民企生产军品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改进、创新军品检验验收的方式方法,确保质量建设各项工作更加深入细致、扎实有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让优势民营企业参军,是加速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作为严守军品质量关的军代表,应如何对民企生产军品实施有效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政府和军队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军民融合发展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民企参军"正迎来春天。民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力和目前军品市场状况,对是否进入国防生产领域进行理智的权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军品市场,民营企业能否进得去、站得住和继续走下去,关键取决于其综合实力。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  相似文献   

5.
“民企参军”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军采取激励性合同直接资助、通过设计与技术竞争采办模式、对独立研发提供补贴等方式,使军民科研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解决我军“民企参军”门槛高、军品定价方法过时、自主科研补偿不当、价格管理体制效率不高等问题,应借鉴美军的做法,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优化价格管理程序,创新价格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军队为加快推进优势民营企业进入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民企参军清除部分路障,但应看到,民企参军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旷日持久,仍有诸多硬骨头要啃,仍有固化利益藩篱待突破。民企参军,是新形势下武器装备建设方式的一场革命。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引导民营企业进入装备科研生产领域,海纳百川地吸纳利用先进民用技术,把武器装备建设深深植根于国家工业基础之中。  相似文献   

7.
军事专用物品的研制生产需要投入专用性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投资的风险越大。为了保证专用物品生产者的投资能够获得应有回报,专用性物品需求者能够得到足够的产品,在高投资和低投资两种投资规模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在考虑成本和收益约束条件下,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求出的达到资源有效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的装备采办最优定价,可以有效防止装备采办过程中由于利用不确定性而进行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因此,具有较强竞争意识、技术实力和简单高效运行机制等优势的民营企业(以下简称“民企”)进入军工科研生产领域,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武器装备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做好民企军品质量监督工作,规范民企的研制生产管理,增强民企的质量保证能力,引导更多的民企参与军品生产成为摆在许多军方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军品采办社会化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军品采办社会化现状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世界各国在军事战略、军队建设、军事理论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调整和转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发动的四次高技术局部战争,更使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所有国家认识到高技术武器和系统在未来作战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在世界各国加速本国军队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它们普遍受到军品采办费用日益膨胀、国防科研费用不断提高以及国有军工企业科研生产效率低下等现象的困扰,为了提高军品采办的效益,人们把眼光逐渐转移到军品采办的社会化倾向上。军品采办不同于军品采购,后者开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资产专用性的内涵及其分类,通过CH模型,从资产专用性对装备采办的"捆绑"效应、资产专用性与缔约方的机会主义和"敲竹杠"行为两方面分析了资产专用性对装备采办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我军装备采办中资产专用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由于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导致民企在进入军品生产领域中面临高门槛、信息不全、不平等竞争等问题。大力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政策法规建设,应出台相关引导政策、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的法规制度,推动民企服务于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12.
装备科研生产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十分强烈。当前,民企参与装备建设虽有较强的军事技术产品创新能动性与创新潜力,但整体要素禀赋结构相对较低,进行装备研发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境。为推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深入发展,一方面亟须改革现有的装备投资财税政策,对"参军"民企实施适度公平的投资补贴与财税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需要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出发,创新科技型民企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对"参军"民企进行适度金融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3.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把国防科技工业寓于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引导优势民企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军工建设的格局。在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上,与会各界代表就民参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为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途径。"民参军"企业在军品配套科研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筑牢"生命线",出色完成配套任务,不辱使命、继续前行。本文结合军品配套生产实际工作,探讨了产品质量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富国强军目标的重要途径,鼓励和支持民口企业参加国防建设尤其是军工建设(简称"民参军"),是推动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曹福成)5月20至21日,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兴原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军转民杂志社驻温州通联站、家齐传媒公司承办的"民营企业参与军事装备研制和配套相关政策培训班"在浙江瑞安举办。培训主旨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和引导与会民企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帮助民企了解"民参军"的政策、法规和实现途径。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兴原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浙江省科技厅、瑞安市科技局、  相似文献   

16.
<正>军代表作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对军民融合战略法规政策掌握、执行具有天然优势,而民营企业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了解信息途径有限,加之出于保密需要,更给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戴上了神秘光环,吓退了一大批渴望"参军"的民营企业。这就要求军代表在民企"参军"的过程中,做好各项信息的采集、传递和解感工作。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大量民营企业加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序列,为传统军事工业体系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加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方面做出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指出要"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这是建立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大举措,将为民营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开辟广阔的空间,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注入强大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在鼓励民营企业从事军事技术研发与军品生产的大背景下,融资难的问题也是民营企业在进入军品市场之后面临的关键问题,当缺乏足够的资金时,企业可以通过将已有资产进行抵押获得外部资金支持。民企在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方面存在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将已有的国防专利进行抵押融得资金。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国防专利抵押融资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优势劣势和外部威胁机遇提出了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当前国防经济理论界和从事军队采购的单位在表述我军“采办(采购)”行为时出现的极易混淆或引起歧义的称谓,重点对“采办与采购”、“国防采办(采购)”、“军品采购与军用物资采购”等概念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04,(3):16-18
全国政协委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于宗林,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建议和加强军工国防资产管理的建议,同时,还对促进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及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于宗林在“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建议”中指出,利用民用科技和工业基础参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