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金山和约和日蒋和约与美日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金山对日和约》摒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参与、拟制与签订 ,掩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罪行 ,在安全与政治、领土、经贸等条款和战争赔偿等问题上 ,处处违背盟国有关对日政策的国际协议。它不是一个全面的 ,也不是真正的对日和约。在美国政府施加影响和日本政府的错误选择下 ,日本与台湾蒋介石政府签订所谓《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 ,这是战后中日关系史上的一大逆流。旧金山和约及日蒋和约 ,在实际上确认了由杜鲁门政府炮制而获得吉田茂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违背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和日本政府在《乞降照会》中的承诺。这两个条约在国际条约中对台湾地位问题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妄图分离台湾 ,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2.
康熙年间,清政府以强大的水师渡海攻台,掌握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促使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缴械投降,统一了台湾。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联合舰队以夺取黄海制海权为目标,打败中国北洋水师,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割让台湾。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离合中,海权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牡丹社事件”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一件大事。事件极大震动了清王朝,清政府一再声明其保卫台湾领土主权的政治立场,同时调兵遣将,加强台湾武备,推行“开山抚番”方略,构筑防御体系,遏制日军进攻。此外,清廷也力图谋求外交途径解决中日争端。1874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北京专条》,虽保全台湾领土主权,但也造成了严重后果,对中、日两国的发展及其后中日关系走向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事备忘     
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与俄国政府签订《瑷辉条约》,被迫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乌苏里江东岸为中俄"共管"之地。1901年5月26日,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彻底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向西方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  相似文献   

5.
徐平 《军事史林》2016,(6):52-55
台湾军为1919年后驻扎在台湾地区的日本侵略军的统称. 1895年4月,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当年5月底,日军在台湾北部的澳底登陆,并不断增兵,先后调近卫师团、第二师团和联合舰队共同参加南侵.这期间,日本于台北设立台湾总督府,任命全权负责侵台事宜的海军大将桦山资纪担任台湾总督.9月中旬,日军援兵大至,使侵台总兵力接近5万人.日军随即在台北登瀛书院成立了“南进军司令部”,由率领增援部队来台的“台湾副总督”高岛鞆之助中将任司令官,统一筹划指挥进攻台南事宜.同年秋末日军攻下台南,并控制台湾全境.  相似文献   

6.
台湾是美日长期觊觎的战略要地。 早在1854年,美国就曾想用重金买下台湾,或变台湾为美国的殖民地。自冷战开始到60年代末,台湾一直被美国视为其部署在西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是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重要基地。因此,美全面扶持台湾,给予台广泛的军事援助。其中,美台于1954年12月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旨在抵制新中国武力解放台湾,使大陆与台湾长期隔海分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当台湾海峡发生风吹草动,  相似文献   

7.
中法战争对台湾防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3年,法国侵略军挑起中法战争,战场集中在越南与中国滇桂边境、闽浙及台湾地区。1884年,“六月,法舰犯基隆,复犯沪尾,均击退之。八月,法军据基隆,铭传退驻台北,法军遂封禁沿海”《台湾通史》,6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这是继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台湾又一次遭受侵略的重大事件。台湾在海防上的重要地位又一次凸现,清政府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举措。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法战争对清政府台湾防务的影响。一、“御外侮”为主的台湾防务观的完全形成清代的台湾防务观,随着清政府对台湾战略地…  相似文献   

8.
由南京政治学院主办的“台湾军事历史与祖国统一”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5月 1 8日至 2 0日在南京政治学院召开。这次研讨会得到了军内外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收到论文 76篇 ,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 30多个科研单位和军事院校的代表 80余人。与会代表围绕明清以来台湾军事历史与海峡两岸统一的基本经验教训、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斗争思想与实践、两岸统一中的国际因素以及台湾形势和对台斗争准备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与交流。  一、关于台湾的军事历史与海峡两岸统一的基本经验教训台湾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台湾…  相似文献   

9.
1857年12月,英、法帝国主义借口亚罗号商船事件和马赖神甫事件,联合派出侵略军攻陷我广州,揭开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的舰队在俄、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北犯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中俄瑷珲条约》。1859年,英法美等国借口“换约”,于6月23日由英法集中舰船30余艘,兵力2,000余人,驶至大沽口外海面,对清政府进行武力要挟。驻守大沽口的清军直隶提督史荣椿和大沽协副将龙  相似文献   

10.
1894年4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后,清政府应邀出兵朝鲜“代戡匪乱”。此举招致日本政府的不满,也开始出兵朝鲜“勘乱”,引起了中日外交争端和武力冲突。在英国的斡旋下,6月底,清政府为避免战端,首先提出两国在朝鲜共同撤兵的议案,并递交日本政府进行谈判,但对方却以种种理由搪塞拒绝,使清朝廷陷入苦苦等待。信守外交“公例”:李鸿章掉进了日本人的战争陷阱1894年7月14日下午,日本驻清政府大使小村寿太郎在获悉大岛义昌的混成旅团全部在朝鲜登陆后,便立即禀承日本政府外相陆奥宗光的电令,向清朝廷递交了日本政府照会书。照会书里断然…  相似文献   

11.
赵宝云 《军事史林》2010,(11):38-42
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被迫执行《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无可奈何地决定向中国政府正式移交台湾、澎湖列岛主权。8月26日中国战区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宣布,台湾、澎湖列岛为中国战区第十六受降区(以下简称“台湾受降区”),  相似文献   

12.
雨青 《宁夏科技》2002,(3):90-90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掌管军事、外交、经济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代表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李鸿章也成为国人唾骂的千古罪人。这个历史责任到底是由李鸿章来负还是由清政府来负,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研究吧。  相似文献   

13.
一部清政府降伏台湾郑氏集团,实现两岸统一的《宝岛归清记——清廷降伏台湾郑氏政权》,近日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描写的是清康熙年间,清政府降伏台湾郑氏政权的全部历史过程。公元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从此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清康熙元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孙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妄图以台湾为“国”,与清政府隔海对峙,造成中国分裂。清廷与台湾郑氏政权和谈十次未  相似文献   

14.
1895年4月17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出于无奈,被迫将:……台湾全岛及所属诸岛屿、澎湖列岛之各海口及各府县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割让于日本。台湾沦陷了,在其后五十年的漫漫长夜里,那里的同胞承受了多少血雨腥风,饱尝了多少痛苦磨难,产生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涌现出了许多宁死不屈的刚强铁汉!正是他们,率先吹响了中国人民救国救亡运动的号角!一、拒日守土,全民抗争日本马关的春帆楼上,一份条约、一纸清单,中国的宝岛台湾被强行割让给了日本。割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全岛上下,群情激愤,反对割台的…  相似文献   

15.
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我海防部队炮击“警告”,人民解放军三军联合渡海解放浙东岛屿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遏止中国的发展和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加强从南朝鲜、日本、台湾到菲律宾“防御”链。1953年2月,艾森豪戚尔抛出了所谓“放蒋出笼”政策,决定不再限制中华民国武装部队对大陆的行动。1953年11月8~12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16.
大事备忘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性最大的不平等条约之一。1904年4月5日,侵略西藏的英印联军从古鲁出发,北犯江孜。西藏人民江孜抗英战争由此爆发。11日,英印联军占领江孜。1928年4月中下旬,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部分武装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930年4月15日,中央军委颁发《军事工作计划大纲》,决定全国红军集中组织、统一指挥,全国红军都要集中于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之下。同时,对军团以上的指挥机关和有关地区红军的编制也做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王磊 《现代军事》2008,(2):18-21
根据台湾“立法院“2002年通过的所谓“国防法”修正案,台“国防部”应按年度对大陆的军事能力作系统评估,形成《中共军力报告》,并将该报告连同申请经费的“总预算书”一并送交台“立法院”审查,以加强其审查预算能力。2007年8月31日。台“国防部”将《2007年中共军力报告》送交“立法院”。台军2007年度的“中共军力报告”共包括“台海安全情势”、“中共对台战略”、“中共战略武力与传统武力的规模、部署位置”及“对台湾威胁”等四大部分,其内容涵盖大陆的建军目标、兵力规模、部署位置等等。台湾当局在报告中大肆炒作大陆军力,  相似文献   

1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并根据重申了《开罗宣言》精神的《波茨坦公告》,将台湾归还中国。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给中国。1949年后,台湾虽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但民间人员来往、经济及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19.
2003年5月6日,台湾《自由时报》披露出一条令人关注的内幕新闻:台湾“行政院”官员在向“立法院”汇报非典防治情况时,连带将台军一所秘密化学武器实验室——“国防医学院预防科学研究所”一并曝了光。由此揭开了台军几十年来研制化学武器的一道黑幕。  相似文献   

20.
于喜斌 《环球军事》2010,(18):59-59
据香港《文汇报》6月24日披露,意大利的奥托·梅莱拉公司通过其在美国的子公司,请美国政府从中协调,于今年4月初派人前往台湾,与台“国防部长”高华柱等官员探讨了向台湾地区出售“半人马座”轮式装甲车的可行性。台军对此已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