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防止日本舰队溯江西上进攻南京,中国海军在江阴以大量沉船、石料在长江上构筑了一条固若金汤的阻塞线,日本舰艇无法越雷池半步,日军气急败坏之下派飞机对江阴要塞和中国海军舰艇进行轰炸。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平海”、“宁海”、“逸仙”、“建康”等主力舰艇,在江阴阻塞线一侧严阵以待,与地面防空炮火配合,与日本海军飞机展开了中国海军抗战史上的第一次海空对战,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惨烈的海空对战。1937年8月16日,日本海军飞机开始分批向我海军各舰进行空袭,我“平海”、“宁海”、“逸仙”、“建康”四舰列阵用高射炮、  相似文献   

2.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调集重兵,准备进攻上海和南京.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最高国防会议决定封锁江阴要塞一带最狭窄的长江江面.为此,中国海军部制定了与陆战相配合的战略目标,以长江为布防重心,集中主要舰只,封锁出海口,消灭长江内的日本军舰.自此,中国海军走上了抗战前台.在江阴,中国海军展开了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海空大战.亲临要塞观战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见到的最激烈的海空战.”中国海军将士在江阴的抗战,可谓惊心动魄,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3.
抗战中的中国海军水雷战探析胡海波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以长江及其支流为主战场,成功地对日军实施水雷战,取得显著的战绩,为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本文仅就中国海军对日军进行水雷战的背景、概况及其地位和作用作一探析。中国海军势单力薄,被迫进行水雷...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海军在抗战中的作用及启示李仲元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出两种奇特的情况,其一,海军基本无海战。虽然开战时拥有4个舰队,1个江防司令部,100余艘舰艇,但始终未同日本海军在海上进行较量。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海军迅即退入长江及其它江...  相似文献   

5.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以强大的攻势,相继占领了长江中下游两岸众多战略要地,长江航道随即成为日军向中国腹地不断进犯的重要通道。此时,中国海军舰艇在淞沪抗战和江阴抗战中早已丧失殆尽,已经无力与日军在长江江面进行正面交锋,不得不寻求新的作战方式。于是,一场在中国军事史上不曾有过的长江布雷游击战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6.
日前,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舰再次成为中国海军明星舰。该舰在远洋护航行动中,开创了首次千里驰援接护遭海盗袭击船舶、首次为撤离中国驻海外受困人员船舶护航等"5个首次",3次受到军委领导的褒奖。这是"巢湖"舰连续打破中国海军多项远洋纪录后,"江凯"级护卫舰再次获得的殊荣。"江凯"级护卫舰是迄今为止,中国海军设计最成功的主力水面战舰。包括2艘基本型"江凯"级在内,  相似文献   

7.
蓝镜头     
1.国产第一代驱逐舰"西安"舰光荣退役2007年9月29日,中国海军西安舰结束捍卫海疆的神圣使命,光荣退出海军战斗舰艇序列,告别海洋跨入长江,成为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的教学训练舰。西安舰系我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第二艘,1970年9月于大连造船厂下水,1974年11月正式加入海军驱逐舰战斗序列,1986年12月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西安"舰。该舰长132米,宽128米,桅高29.9米,最大排水量3700吨,最大航速36节。30多年来,该舰安全航行15万海里,先后圆满  相似文献   

8.
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致力于发展护航舰队,迅速地设计并建造了长约200英尺、排水量略大于1000吨、航速可达16节、携带深水炸弹并有两门轻型火炮这样一级舰艇。这类舰只被命名为“轻巡航舰”(corvette)。(该名由帆船时代演变而来,可能较之护航舰的名称或其它舰名更合适一些。)这类小型舰只被派往大西洋同德国U型潜艇作战。实践表明,这类舰只就执行其使命而言,显得尺寸小、武备少和航速慢,故随后由  相似文献   

9.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2,(10):46-48
国民党内部历来存在派系斗争,即使是在大敌当前之时,派系斗争也依然十分激烈。抗战时期,中国海军以微弱的力量投入长江和沿海抗战,派系斗争又为其增加了几分艰难。笔者根据档案史料,披露几件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已经有好几批美国舰只访问了香港,其中包括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以及“星座”号、“尼米兹”号等航空母舰。过去外舰访港由驻港英军负责,而今所有外舰访港的安排均须报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审批。目前  相似文献   

11.
<正>采访尹卓将军的最初动因,是媒体断章取义热炒的低配置舰概念。如同很多网友一样,我们很难理解尹将军为什么要提低配置舰这种概念。带着不解和困惑,我们开始整理尹将军的观点,并最终采访了尹将军本人。一番长谈之后,我们发现低配置舰只是一个表象或说结论,它的背后则隐含了尹将军对诸如海军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海军战略乃至海洋战略等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我们相信,每一名关心中国海军和海洋事业的读者都可以从这番谈话里,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组成一艘军舰的主要部分为:具有一定型式和结构,用来装载和支承舰上全部部件的舰体;用以航行的推进装置;提供战斗能力的,由武器、观测设备和数据处理装置组成的作战系统;以及操纵舰艇的人员。这些基本范畴对探讨美国军舰的技术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纲目。我们先从舰体型式开始讨论。排水型舰体:目前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面。第一是减少船在航行中遇到的水的阻力。阻力随着船速的增加而增加,因而需要更多的功率去克服它。问题在于当速度增加时,速度的每一增量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费用以追加所需的马力。比如一典型水面舰只,在20节时,若速度增加10%,马力约需增加30%,在30节时速度若增加10%,马力  相似文献   

13.
舰船简讯     
第2艘“现代”级舰交付中国海军俄罗斯为中国海军建造的第2艘“现代”级驱逐舰(舷号137)于2000年11月25日交付中国海军,在元旦前穿过苏伊士运河,经红海和亚丁湾进入阿拉伯海。美国情报机构一直监视着该舰的生产及下水。首舰“杭州”号在2000年11月试射了2枚“白蛉”反舰导弹,出中了100千米处的靶标。  相似文献   

14.
萨师俊是中国海军著名战舰“中山”舰的舰长。1938年10月,在金口战役中壮烈殉国,是抗战阵亡将士中军阶最高的海军将领。萨师俊,字翼仲,1895年生于福建闽侯,是中国近代海军名将萨镇冰的侄孙。受其堂祖父影响,萨师俊的哥哥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弟弟考入福建船政学堂,他本人则考入烟台海军学堂,为该校第8届毕业  相似文献   

15.
李根成 《环球军事》2011,(14):20-21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海军目前.吨位最大、补给能力最强的战舰——南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大型综合补给舰“青海湖”号,于今年7月2日从湛江启航,与“武汉”舰、“玉林”舰一起,组成中国海军第九批护航编队,正式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事件     
《环球军事》2010,(16):4-4
由中国海军第5批护航编队“广州”舰、“巢湖”舰组成的出访编队7月26日抵达埃及地中海港口亚历山大,应邀对埃及阿拉伯共和国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这也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首次访问埃及。  相似文献   

17.
<正>本页CG图系《现代舰船》编辑部根据自己对低配置舰的理解自行设计。该示意图意在形象化阐释低配置舰概念。该舰的布局参考了美国海岸警卫队"传奇"级执法舰等使命类似的舰艇设计。低配置舰对发展中的中国海军而言是个新概念,我们对它的理解是当然无法和专家相比,此设计方案权作引玉之砖,希望它能引发朋友们对中国海军现实需求的关注和理解。该舰详细配置说明见本期P60页。  相似文献   

18.
信息动态     
《环球军事》2011,(10):4-4
中巴海军举行海上实兵演练 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8批护航编队,日前与巴基斯坦海军舰艇举行了反海盗联合演习。中国海军“温州”舰、“马鞍山”舰、“千岛湖”舰将参演,巴方派出驱逐舰“哈伊巴尔”舰。演练包括两国舰艇联合护航、模拟驱离可疑小艇、直升机交叉着舰、联合登临、特战队员直升机滑降、直升机空中搜救、模拟航行补给等内容。“温州”舰、“哈伊巴尔”舰分阶段担任指挥舰,交替指挥联合演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军在发展水面舰艇与潜艇力量的同时,十分重视加强岸舰导弹部队的建设。目前,中国海军岸舰导弹部队装备着该国70-90年代自行研制的三代岸基反舰导弹系统。其中大部分是雷达特征明显、抗干扰能力差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战术技术性  相似文献   

20.
事件     
《环球军事》2010,(2):4-4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完成2010年第一批护航任务 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当地时间2010年1月4日下午,“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中外船舶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