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弛 《环球军事》2009,(2):44-45
二战时,英国精锐部队SAS(英军特别空勤团)的前身刚组建完毕便被投入到北非的战场。当时正值英军第8集团军准备发起对隆美尔非洲军团的总攻,这次战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行动”。  相似文献   

2.
论东南亚战场的战略转折──英帕尔战役于江欣长期以来,二战史学界对中途岛、瓜岛、阿拉曼、斯大林格勒等具有战略转折地位的战役,研究得比较深入,对东南亚战场的转折点──英帕尔战役则重视不够。许多二战史专著,要么对此一笔带过,要么根本不予提及。为弥补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鏖兵英帕尔     
英帕尔战役是二战时期英国军队在印缅战场上取得的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按照盟军东南亚战区司令蒙巴顿的说法,这次战役所消灭的日本军队数量,超过了当时美军在太平洋上的任何一次战斗.然而,相对于其他战场的战略转折而言,英帕尔战役来得较晚,所以在二战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4.
如何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地位?吴伟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次战役的方方面面引起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和军史爱好者的极大兴趣,有关著述层出不穷,难以计数。在这些著述中,如何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役在二战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挑起的世界战争。在这场历时6年之久的战争中,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著名战役成百上千,既有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的闪击战、规模最大的坦克战,也有空前惨烈的空袭战、旷日持久的城市保卫战……每一次重大战役都对整个二战历史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样,每一次重大战役也都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转折点的成败同样决定着重大战役的成败。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刊发《二战欧洲战场著名战役的转折点》一文,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6.
羽林郎 《环球军事》2009,(17):58-60
提及中途岛战役,熟悉二战历史的人当然不会陌生。这场发生在美国和日本间的海空大战,以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而被载入史册。“……日本航空母舰,连同它们编制内的全部飞机,变成了冒着烟在水上漂浮的残骸。这些庞大的牺牲品原来体现着日本的国力和宝贵财富……在这爆炸性的五分钟里,日本通过从对马海峡直到新加坡、马尼拉和缅甸各战役千辛万苦建立起的世界性地位被粉碎了.”  相似文献   

7.
二战以来,空中力量的迅速发展以及在多次局部战争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使得制空权成为军队维系其行动自由权的基础。这一点,在登陆战役中也不例外。二战中历次登陆战役和马岛登陆作战的经验充分证明,夺取制空权是取得登陆战役胜利的决定性条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技术条件下的登陆战役中,敌对双方围绕战场主动权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罗斯福讨好斯大林 到了1943年底,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感激不尽。 这一年间,在东线抗击德军的战争中,勇猛顽强的苏联红军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中给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沉重打击。这年春天,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随后在同年夏天举行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二战进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德国及其盟国在各个战场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正因为苏军在东线战场的牵  相似文献   

9.
虽然阿拉曼战役以英军的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成为德意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但在大战之前,这场战役的三个重要人物--"非洲军团"司令隆美尔、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却有着各自不同寻常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战后的岁月里,各国出版了大量的有关图书和文章,但是,这些文字大多出自同盟各国政治家和文人之手,作为当年战争另一面的纳粹将领出来介绍这次战争的书籍却很罕见.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超大规模的现代化作战,因此也是战后几十年各国作战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特别是其中决定性的战役,其研究成果和启示至今并未过时.本书是战后美军作战部门为研究二战决定性战役而专门组织原纳粹重要将领撰写的,这些人作为战役的亲历者,其回忆为弄清战役决策和历史研究提供了不少难得第一手资料.本篇节选自<致命的决定>,系原书第三章.该书英文版1 956年在美国出版,先后六次再版,历来为美军院校必读书.现根据国内商务出版社1 981年译本刊出,供军史研究专业工作者和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因为立场限制和掌握资料的片面,文中部分内容明显是错误的,希望广大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11.
王直 《军事历史》2021,(3):118-12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论述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第二次战役东线)的文章越来越多,我的儿子时常从网站上摘录一些读给我听.最近又听说美国在韩国拍长津湖战役电影,把他们自己描绘的在该次战役中没有失败,这完全是歪曲历史.我是自始至终亲身经历了长津湖战役的全过程,现在虽九十五岁了,但脑子没有问题,对这场战役尤其记忆深刻,还存有原始的战役资料.我要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证明这场战役是志愿军的胜利,美军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何杰 《军事史林》2006,(1):49-50
二战中的一些著名将领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他们一战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呢?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相似文献   

13.
"虎王"式坦克是德军在二战中的最重型坦克,被公认为二战中防护力最强的坦克,曾被德军号称为坚不可摧的"超级战车"。然而,这种威名赫赫的坦克在东线首次与苏军坦克交锋,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成为战争史上的笑柄。为挽危局,"虎王"仓促上战阵 1944年,苏军对德军发动了气势磅礴的大反攻,在夏季达到高潮。6月23日,西线苏军4个方面军的240万人大军以气壮山河之势打响了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将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杀得兵败如山倒。短短半个月之后,苏军先头部队  相似文献   

14.
徐秉君 《环球军事》2004,(20):16-17
熟悉二战历史的人都公认,"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无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座右铭是"隆美尔不论到哪儿都要走在最前面"。因此,他被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尊称为"沙  相似文献   

15.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第二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胜利,是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广大指战员共同努力作战的结果。其中,更是与由两大野战军领导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的直接指挥分不开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本文就淮海战役总前委之一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与贡献,择要探讨如下。 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提出至形成,经历有一个酝酿、演变过程,其中,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建议,不仅为整个淮海大战奠完了基调,而且对战役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北非登陆战役是1942年11月英美等同盟国军队在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地对维希法军、德军实施的登陆作战行动,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该战役是同盟国加强地中海制海权和北非主导权的关键战役,为彻底打败德军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奠定了基础。盟军发动该战役的主要经验教训:注重从大战略高度运筹战争,军事行动服从政治需要;注重保守秘密和战略欺骗,达成战略战役突然性;注重外交攻关和争取内应,保证登陆作战顺利进行;注重统一指挥和联合作战,提升作战指挥效率。但同时,盟军也存在作战准备不够充分,低估了登陆作战实际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平津战役是在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下的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在平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共同作战,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的64天中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的52万余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唐山等地,使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使东北、华北以及长江以北的大片解放区连成一片.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力量对比,使敌强我弱的态势逆转.这一伟大胜利无论在中国战争史上,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8.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1,(3):55-55
二战期间,波兰第二集团军第22运输连一等兵沃铁(1942—1963)是头熊。没错,1942年,波兰军队在伊朗哈玛丹驻扎时收养了一头可爱小熊。小熊与士兵们混得不错,啤酒、香烟是他们的共同爱好,大伙都亲切地称它“沃铁”,意思是“微笑勇士”。1944年,该部奉命前往意大利战场,沃铁被正式授予一等兵军衔,随队参加意大利卡西诺战役。  相似文献   

19.
滇西抗战是中国战场最早向日军发起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二战亚洲反法西斯战场走向胜利的转折性战役。在这场战役中,龙陵因地处滇缅公路咽喉,成为中日双方交战的核心地区,战斗甚为惨烈。龙陵位于怒江、龙川江大峡谷之间,岗峦迭起,山高谷深,自古以来就  相似文献   

20.
何兆勇  兰芬 《国防科技》2003,(10):94-95
乔治·马歇尔,曾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陆军总司令、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军衔为五星上将。1902至1903年在美国驻菲律宾的步兵部队供职;1917年至1918年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持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性战役计划,为最终取得二战胜利做出了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