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朝招降匈奴策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史实与考古材料 ,得出汉朝对匈奴实施招降战略理论的观点。汉朝迫于匈奴外患 ,长期奉行招降匈奴策略。贾谊“三表五饵”招降策略 ,具有很强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汉武帝是贾谊招降策略积极奉行者 ,招降成绩也最辉煌。在汉匈双方实施招降对抗互动过程中 ,招降观念开始泛化 ,招降保障体系也逐渐完善 ,影响了汉匈战局和汉匈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广张弛有度的治军模式,有利于大兵团远程奔袭作战,减少了行军中繁文缛节造成的不必要消耗。李广作战指挥的主要特点是依托障塞、烽燧和长城进行防御作战,有效地遏止了匈奴骑兵的进犯,但未能与汉军车、步、骑兵优良装备和协同作战的优势有效结合,从而限制了其作战效果。皇权专制政治的影响、汉朝对匈战略的调整和个人性格的不足,是造成“李广难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骑兵作为兵种出现在战国时期,至秦汉之际日趋成熟,以致由战术配合作战转变为以主力兵团出现的战略骑兵,终将传统的战车挤出战争舞台,成为战场的主导力量。自此,中国古代战争中攻击力最强、机动性最大的作战方式是骑战,骑兵成了军队中战斗力最强、最活跃的兵种,而多数战争的胜负都是与骑兵关系紧密相联的。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骑兵在整个中世纪一直是各国军队中的主要兵种”①;“在中世纪,骑兵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兵种。”②西汉王朝时期,汉匈双方大规模利用骑兵集团军作战,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久、战争之惨烈等…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时期,匈奴开始出现降附汉朝现象,而汉政府为此采取了设置五属国等军政措施对其加强管理。东汉时期自建武二十四年呼韩邪单于所部南匈奴款塞归降汉政府后,东汉政府便将其逐渐迁居于塞内缘边诸郡并对其不断强化军政管理。而整个汉代中央政府对归附匈奴所采取的一系列军政管理实质上都属于边疆社会治安管理范畴,这也是此前学界未曾特别强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纵观西汉北拓边疆的历史,汉王朝全力充实国力,耐心等待时机,准确把握战机,及时改革军事形态。在对匈奴的斗争中文武兼备,通过武力征伐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威胁;通过政治联盟和文化渗透,很好地配合了军事斗争。最终实现了与单于争其民的目的,为后来汉匈的真正统一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6.
常惠,山西太原人。幼年家贫,少有大志,爱学习,喜习外国事,机智勇敢,威武不屈。因功封为长罗侯。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初立,对汉表示友好。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武帝嘉其义,乃遣中郎将苏武持节送还留汉的匈奴使者,并带大批礼物赠送单于,答其善意。常惠自奋应募,以假吏身份随苏武等百余人出使匈奴。  相似文献   

7.
平城之役是西汉与匈奴的第一次战争.此役之后,西汉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等,同时开放关市,准许双方民间贸易,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除徙民实边、积粟富国外,西汉大力加强马政建设,发展骑兵,战斗力大幅提高;还注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以加强国防.在元狩二年河西之战、四年漠北之战中,汉军皆大胜,总的局势始得转变.  相似文献   

8.
汉代西北羌族活动地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逐渐成为汉朝的统治区域。此后羌族成为汉朝历届政府军政管理下的一个少数民族。但是,秦汉之际正是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形成时期,由于汉朝政府的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汉代在整个羌区的统治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后汉时期羌民叛乱不时发生。对于汉朝政府而言,这严重扰乱了汉朝边疆统治秩序。为此汉朝历届政府对羌区实施了诸多军政管理措施。这些治安措施不仅维持了汉政府在羌区的长期统治,也维护了汉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从硝烟弥漫、战马嘶鸣的古战场走来;从风起云涌、汹涌澎湃的浪潮里走来;从乳香飘飘、悠扬婉转的牧歌中走来;黄河之滨、阴山之畔的敕勒川,作为游牧与农耕文明交互渗透之地,历史上匈汉、蒙汉、昭君和亲等诸多民族融合事件的见证者,在新世纪的曙光下,正以她慈祥的目光,关注着一支草原预备役劲旅的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0.
正当西晋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残杀、举国大乱之际,内迁到中原广大地区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贵族,趁机揭竿而起,以自己的部族为骨干,吞并邻近部落和县、乡,各霸一方,纷纷脱离西晋王朝统治,建立起独立政权。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前,长江以北自西晋被匈奴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一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冉魏、西燕、代等政权20个左右,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相似文献   

11.
85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诞生了堪称建党建军纲领的决议,结合特殊的国情、党情、军情,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定了型。决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仅为历史形势和任务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之根、不断增强战斗力之魂。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注意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与引导。特别是要注意对影响社会生活比较大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要超前预测、深入研究、加强有效疏导。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光荣传统 ,实现和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是江泽民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江泽民创造性地将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应用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 ,形成了服从大局、协调发展 ,树立形象、走在前列 ,扶贫抢险、尽力而为 ,互让互谅、互相协商 ,区别处理、严于律己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高度融合,各行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警卫工作也必须改变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各自为战的执勤模式。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做法实施勤务,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因此,警卫勤务的规范化建设刻不容缓。从依法治警,提高执勤效率,建立交发事件处置机制,增强警卫工作的科技含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警卫勤务规范化的重要性,以期引起重视,加快警卫勤务规范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都比较迟缓,很少有人提到时效性的问题,似乎时效性只是新闻稿件的专利。随着电子媒体和网络的普及,学术论文刊发的时效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已经成为摆在学术刊物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尊重作者,选好审稿专家,运用信息化联络手段,能够提高学术论文刊发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加强武警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现代化武警的目标,对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素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8.
19.
战争动员是通过源源不断地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来赢得战争胜利,而反动员则是不断瓦解、削弱、破坏对方战争潜力和动员能力,间接为战争胜利创造条件的一种重要作战行动。随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作战双方动员和反动员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其斗争的结果对战争胜负的影响也愈来愈大。与以往相比较,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战争动员与反动员都体现出了新的特点与发展。一、现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动员新特点1.动员内容追求精确化在以往的战争中,为了能给军队提供足量、持续和快速的战时保障,后勤动员的数量往往是不计代价、多多益善。尤其在1991…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猎枪弹射击后坐力大产生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通过大量试验和用户试用表明,所采取的措施可行,且能较好地降低射击后坐力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