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年德国国防军宣布设立陆军装甲兵上将军衔,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该军衔也随之被废止。短短的10年当中,先后有47位陆军高级将领被擢升为陆军装甲兵上将。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战败后的德国被剥夺了拥有坦克和研制坦克的权利,其军队的总人数也被限制在10万人以内。但德国人并不甘心受战胜国的宰割,他们在总结失败的教训l,秘密地发展自己的坦克和装甲部队。在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西克特的支持下,魏玛共和国国防部部队局成立了以埃里希-冯·柴希维兹为首的运输部队总监察部,由柴希维兹出任总监。  相似文献   

2.
佩内明德(曾译为庇内蒙德),这曾经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又令人惊恐不安的地名。它是纳粹德国的火箭导弹试验基地。曾因研制了被希特勒称之为“神奇武器”的 V-1和 V-2导弹而轰动一时。佩内明德原来是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海边一个名叫乌塞多的小岛上森林茂密、人烟稀少的渔村。1936年,德国陆军军械局在这里设置了规模庞大的火箭试验场,试验场占据了乌塞多岛北部一片长12公里、宽5公里的土地。以冯·布劳恩为首的一批德国火箭专家在这里开始研制一种后来被命名为 V-2(复仇2号)的弹道导弹。随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爆发,导弹研制  相似文献   

3.
在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当选为德国总理的当天,维尔纳·冯·布隆贝格男爵被保罗·冯·兴登堡总统任命为希特勒内阁的国防部部长,同时被授予荣誉陆军步兵上将军衔.根据《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帝国国防部部长是禁止现役军人出任的.但布隆贝格却是一个例外,他被兴登堡特许以国防军总司令的身份出任帝国国防部部长.几个月后的8月31日,布隆贝格被破格晋升为陆军大将.布隆贝格是继汉斯·冯·西克特和威廉·海耶之后的战后德国的第三位陆军大将.  相似文献   

4.
1900年6月20日上午,时任德国驻华公使奥古斯特·冯·克林德在去清政府总理衙门途中被杀,此事不仅轰动一时,还成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导火索之一。至于事件的真相,一直是个难解之迷。最近,意大利人马德罗在其新著《1900年的北京》一书中揭开了这一谜团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5.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也随之迁到南京,同国民党代表团继续谈判。11月,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关闭和谈之门,中共代表团撤返延安。1947年3月以董必武为首的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及中共驻  相似文献   

6.
不鸣 《军事历史》2005,(3):32-37
"副委员长"汉斯·冯·塞克特将军 汉斯·冯·塞克特生于1866年,贵族出身,19岁时即被升 为步兵团军官。在1889年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后调入参谋本部 服务,此后官运亨通。一战开始时,塞克特任第3军团参谋长, 他与魏采尔在法国北部作战成功,被调至新成立的11军团任参 谋长。1915年5月,该军团大破俄军于哥黎士(Gorlice)。1918 年1月塞克特到君士坦丁堡担任土耳其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当时 土耳其有一个类似的德国顾问团,由理曼封德在战前建立。后塞 克特派理曼封德赴巴勒斯坦前线,指挥F集团军作战,将驻土军 事顾问团置于其直接管辖下。虽然最后土耳其因国力有限,无法 长期作战,与协约国和谈,但却给了他对非基督国家服务时的经 验和信心。回国后,塞克特出任巴黎和会德国代表团军事代表, 合约签订后,塞克特被任命为和平军组织委员会主席。从此以后  相似文献   

7.
1915年,英德两国下大赌注进行秘密战争,战争的目标是掌握地中海和苏伊士,控制阿拉伯和波斯湾的大油田,英国还要同苏伊士以东的帝国控制地区保持联系。当时德国谍报局局长威廉.弗朗茨·卡纳里斯还是上尉,他同德国舰队的秘密的“埃塔普”(军需情报战)头目库特冯·克罗恩上尉一起工作并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卡塔赫纳港码头老板中做特务工作。1916年的夏天,当时还是上尉的英国情  相似文献   

8.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中袭击。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的外交惨剧。一桩桩令人发指的罪行,彻底撕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人道主义卫士”的假面具,暴露了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9.
<正>德国军事力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废除征兵制度,解散总参谋部及各类军事院校,只允许保留10万人的武装力量,不得拥有坦克、飞机等进攻性武器。该和约使德国似乎很难再形成一支有能力发动战争的武装力量。同年,汉斯·冯·塞克特掌舵魏玛国防军并积极重塑其力量,打造了一支精干高效的职业军队,奠定了日后重新武装的根基。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纳粹政权,1935年,  相似文献   

10.
早期军旅生涯格哈德·约翰·达维德·沙恩霍斯特(1755—1813),出生于汉诺威附近博登瑙的一个农民家庭。1773年4月29日,沙恩霍斯特入威廉施泰因炮兵学校学习。该校校长威廉·冯·绍姆堡—利珀爵士是德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军事改革,在陆上...  相似文献   

11.
此人于一战后图谋重建德国军事效能,正是在他置下的基础之上,后来庞大得多的力量才得以崛起……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最大的德国将领于一战前7年退休,于一战前1年去世。此即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他系波罗的海沿岸之梅克伦堡人氏。正是他设计了入侵法国的卓越计划,为之准  相似文献   

12.
卡纳里斯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称他为"现代历史上最勇敢的人……幻想在欧洲建立一个以英、法、德为首的美国"。德国情报机构称他为"空中飞人杂技员"。意大利驻柏林武官对他的评价是:"毫无顾忌,智力超群。"德国军事情报局说他"诡计多端"。而德国党卫军的保安队长则说他是"最大的叛国者,自始至终都在直接地、故意地向英国出卖自己国家的军事机密"。正是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混乱的历史环境和复杂的个人经历使卡纳里斯成了一个不可捉摸的人,并在现代史上演绎了一段罕见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3.
1944年2月4日凌晨,一架威灵顿轰炸机从巴比迪亚的埃及机场秘密起飞,机上坐着英军少校帕特里克·利弗默、上尉斯坦利·莫斯以及两名希腊特工乔基·提拉克斯和曼诺利·沛特拉克斯。这个秘密小组将要执行一项极其大胆的任务:绑架爱琴海克里特岛的德国司令官弗里德奇·威廉·缪勒少将。英国特工之所以策划这次绑架,一是为了打击驻克里特岛纳粹国防军的嚣张气焰,二是为了转移希特勒的视线,为盟军下步收复法国作准备。  相似文献   

14.
1888年,德皇凯泽·威廉二世登上王位,这位雄心勃勃、精力旺盛的君主深受拉策尔与马汉的影响,不满于德国仅仅局限于欧洲大陆上的既得地位。他认为,只有通过发展海权,才能真正夺取世界权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的未来在水上。”威廉二世的“水上未来”计划得到了他的海军大臣、舰队总司令艾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支持,在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影响和推动下,1898年国会通过了新的海军法,并于1900年批准了将德国小型防御舰队变成强大到足以对抗英国本土舰队的公海舰队。对于德国的这种挑战,作为海上霸主的英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相似文献   

15.
特别报道     
5月10日上午,四川泸州市纳溪区人武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胡锦涛同志的重要电视讲话精神,并展开了激烈讨论,纷纷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暴行。 在讨论中,干部职工纷纷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大使馆,造成人员伤亡、使舍毁坏的这一野蛮暴行表示极大愤慨。政工科刘科长说:“北约这一野蛮暴行,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的势力的霸权主  相似文献   

16.
在德国斯瓦比亚一个偏僻的乡政府里,一个粗糙的金属柜子底层摆装着一只布满灰尘的纸板盒,这只简陋的盒子里躺着一枚灰蓝色瓷釉质的十字勋章。显然,它已被人们遗忘很久。然而,它曾是一名赫赫战将的宠物,伴随着这位军人的戎马生涯,映照着他一生的胜利和荣耀。1944年10月14日,他以迷一般的“自然死亡”离开了这个世界。此人就是隆美尔。埃尔温·隆美尔(1891—1944),纳粹德国陆军元帅,曾任驻北非的德国远征军总司令、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驻法国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那些日子里,间谍活动虽然一直存在,但通常比较克制,这多半是由于害怕,因为暴力行动一般会招致对方残酷无情的报复,而这种局面因1939年11月发生的文洛事件完全改变了。由于这次事件的影响,那种文质彬彬,坐在咖啡馆里刺探情报的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血腥和暴力。 “黑色乐队”存在吗? 1939年9月初,一个名叫弗兰茨·费希尔的德国移民与英国驻欧洲大陆最重要的两名情报人员——R·亨利·史蒂文斯少校和S·佩恩·贝斯特上尉取得了联系,他声称自己是德国军队内部一个反希特勒秘密组织的代表,并且询问英国人是否有兴趣会见一下这个组织的重要成员。史蒂文斯少校公开的身份是英国驻荷兰海牙的护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贝斯特上尉长期居住在荷兰,自己开办了一家大陆贸易进出口公司,算是情报活动的掩护。这两个人都是英国情报局军事情报五处的特工人员,在德国境内的情报活动由史蒂文斯少校统一负责。英国人早就听说在德国军队内部有一个名为“黑色乐队”的秘密反纳粹组织,成员包括一些老资格的将军和军官,他们的领导人是曾任德军总参谋  相似文献   

18.
《音乐之声》是一部好莱坞经典歌舞片,片中很多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传唱不息。电影中,当女教师玛丽亚刚到冯·特拉普上校家时,身为海军上校的冯·特拉普就像在军舰上一样,吹响哨笛,把自己的7个儿女集合到一起,然后用不同的号音给孩子们点名,看起来十分滑稽。那么冯·特拉普上校用的哨笛又有什么独特的呢?  相似文献   

19.
漏网之谍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2):62-63
冷战期间,约翰·弗拉基米尔·赫斯基上尉曾在美国空军驻德国柏林的一个秘密监听站工作,可以接触到包括密码在内的各种绝密信息。在美空军的一次例行测谎检查中,赫斯基未能通过测试从而引火烧身,引起特工部门的警觉,进而从其住处搜出了大量的机密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20.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中袭击。先是歇斯底里地轰炸各种军事设施,又穷凶极恶地轰炸医院、铁路、桥梁、电视台、发电厂等大量民用施设,给南斯拉夫造成了深重灾难。数千无辜平民惨遭杀害,伤残的男女老幼不计其数,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形成了伤心惨目的难民潮。更令世人愤的是,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的外交惨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