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声音     
《环球军事》2011,(12):5-5
“随着美国联邦预算削减,国防预算也将大幅缩水,美军的规模、执行任务的数量等都可能削减。在预算削减的背景下,我们宁愿要一支更小、但仍然拥有强大能力的武装部队,而不是要一支规模虽大,但能力低下的部队。”——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5月24日在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发表演讲说,削减预算可能意味着美军裁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台湾当局积极实施所谓的“二代兵力整建计划”,不断增加“国防预算”,大肆采购先进武器,加快建设各项新的军事工程。在这些武器采购及军事工程的兴建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以所谓“军事机  相似文献   

3.
建立我军特色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应从理顺军费供应保障体制这一根本性要素着手,加强规划计划与军费预算的衔接,不断优化军费预算管理机制和配套运行机制。同时,要创新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升级“军财工程”,推进军队财务网络化建设,更新现代支付手段。  相似文献   

4.
强化预算管理,对于加强军队财务集中统管,克服财权财力分散,促进部队全面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当前预算管理软化的主要表现及根本原因之后认为,强化预算管理,必须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增强执行预算的自觉性;必须科学、全面、合理地编制预算,优化财力配置,必须制订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预算计划的顺利实施,并提出了坚持“一支笔”审批、实行“供应证”制度、推行“责任制”管理、实施“跟踪式”考评等四种有效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军队预算反映和控制着军队建设的规模、结构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军队预算是使经费分配符合军队建设需要的重要保证。文章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预算标准,系统分析了基数预算与零基预算、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分项预算与综合预算的优缺点,并针对我军预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目前部队预算管理现状。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皇粮”使用效益、促进部队长远建设出发,提出了“明晰主体、界定属性、分类编制、各自平衡”的分类预算法改革思路。即:将单位年度预算根据经费属性区分为维持性经费预算和发展性经费预算两部分。维持性经费预算根据标准经费采用增量法编制,主要维持部队日常运转;发展性经费预算根据上级安排的专项建设发展性经费及本级家底采用零基法编制,主要保障增强部队战斗力、促进部队长远发展的任务和项目。这一改革方法在全面总结我军预算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外军的有益做法,适应了军队吃“皇粮”的发展趋势,符合部队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行财务联勤保障。  相似文献   

7.
强化预算管理首先要从管理体制入手,完善预算职能部门体系,合理划分各级党委、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预算管理权限。其次,要逐步建立“短期、中期、长期预算”相结合的预算制度,确保军队建设重点和连续性。再次,要加强预算法制建设和责任管理制,增强预算约束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美国1994财年防务建设的重点,并对其作了评价。文章认为,美国1994财年防务预算的特点是:确保高新技术武器的优先发展,使美军继续拥有技术优势;适当缩减军队规模,减少防务开支;集中进行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实行防务转换;保持防务预算的连续性,重点保障急需项目;充分体现“维持和平”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9.
在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调整了国家军事战略,大幅度增加了国防预算。同时,美军确定了2003财年武器装备建设投入规模和方向重点,本文就此作些探讨。一、军事战略的调整对装备建设的影响布什政府上台后就开始着手对军事战略进行调整,“9·11”事件坚定了军事战略调整的方向和军队改革的步伐。从2001年10月1日出台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看,美军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标准经费而言,项目预算单项投入额度大,是统筹配置资源的重点。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权力配置不够合理,军队项目预算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所有者缺位”、权力“部门化”及“碎片化”、短期行为和攀比行为等问题。规范项目预算权力运行,要从优化权力配置着手,强化总控制权,缩小准预算权,加强基层正向激励,匹配各方权力与责任。  相似文献   

11.
美国2001财年国防预算是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美军建设方向的经济表现。该预算在绝对规模、相对规模和内部结构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文章根据美国国防部《2001财年国防预算》蓝皮书,分析了美国2001财年国防费的特点,并得出了可供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军队建设离不开军费保障,而军费预算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对军队建设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预算管理是我军财务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财务管理的“龙头”。它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检查、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使用经费,避免超财力使用现象,从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军队质量建设。特别是在经费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加强经费预算管理,对于保证军队质量建设目标的实现有更重要的意义。但现行预算管理体系的编制  相似文献   

13.
建设大集团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其中重组上市是核心工程,主辅分离是基础工程,改革调整是关键工程,扩大再就业是保障工程。中航第二集团公司调整重组建设大集团采取“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鼓励单个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第二步,将优良资产重组后择机在境内外上市;第三步,采取“滚雪球”的办法,继续创造条件,争取单个企业上市,或通过增资扩股,将优良资产不断注入上市公司,同时要搞好主辅分离、调整优化和破产重组,产生新的活力。本文结合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为什么要建设大集团;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集团,怎样建设大集团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7月15日,台湾当局高层官员称,台美双方就军售问题密集磋商后,已达成初步共识。鉴于台湾政情与预算的阻力,双方将把合作建构“三军联合作战指管通情系统”,即“博胜专案”作为“国防”施政的重中之重,优先加以推进。此举意味着美台首选推动军事资讯共享,拟早日实现事实上的“准军事同盟”,预示着美台军事勾结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5.
军事后勤建设的两个基本点(确保现代战争的需求,降低满足这一需求的机会成本)要求传统的军队后勤或“小后勤”向国家军事后勤或“大后勤”转轨。“大后勘”的结构样态可从以下诸方面刻画:健全的市场主体、适度的军民兼容型生产规模、高级化均衡化的军事经济结构、科学的要素功能时序、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建设“大后勤”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完善“大后勤”的机构和功能、创造“大后勤”的运行环境、理顺“大后勤”与“小后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摘大观     
我国经济建设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十大工程是:一、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建设 这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开发开放的重点工程,是全国现代化建设的“龙头”.新区面积达518平方公里,总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下世纪初建成后,上海将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二、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这是我国第一个大型自由港区,它是目前外资成片开发的最大项目.工业区面积30平方公里,总投资1300亿港元.三、吉林珲春开发区 位于图们江三角洲,中、俄、朝三国交界的金三角,20年内将  相似文献   

17.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是后勤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从根本上来讲,平衡预算取决于对供需矛盾的恰当处理。只要存在供需矛盾,就不能不面对平衡预算的问题。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进一步肯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表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国防费不可能有大的增加,供  相似文献   

18.
方勇  侯勤 《国防》2012,(5):66-69
一、削减国防预算,调整装备发展思路 受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影响,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削减国防预算.美国计划未来10年削减4500亿美元国防开支,法国2011~ 2013年国防预算将削减35亿欧元,英国未来4年国防预算将每年削减8%.为在预算削减的情况下保持军事优势,各国更加注重核心能力建设. 1.突出装备建设重点 在国防预算削减的背景下,主要国家调整或中止部分武器装备发展.美国计划削减F-35采购数量,中止“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地面移动电台项目,取消海军电磁导轨炮和自由电子激光器项目,中止第30批次“全球鹰”无人机等;法国推迟“幻影2000”战斗机现代化项目;英国退役“皇家方舟”号航母,并调整新航母的建造方案,将可部署航母由2艘改为1艘,舰载机数量减少为原计划的1/3.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国连年增加国防预算。但如果将通货膨胀计算在内的话,中国军费的增长并不足以大惊小怪。美国大西洋委员会亚洲安全方向高级研究员罗格‘克里夫表示:“2013年中国的通胀率约为3.2%,在我看来.2013年中国国防预算实际上只比2012年增长了4.3%。而事实上.自2009年以来,中国国防预算的年增长率仅为4.7%。另外,年末的实际开销一般都会比年初宣布的经费数要低,所以所谓的‘中国国防预算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并不足以为奇。”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军队工程规模不断加大,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联勤体制下基本建设费管理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不畅、供管分离、机构不全、人才缺失。加强联勤体制下基本建设费管理,应完善顶层设计,严格审核工程建设概算,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预算,加大财务监察力度,提高人员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