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应该重视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官员的服务理念,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政府公共职能的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文摘     
知识窗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从和谐社会的特征看,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表明,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是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协调、平衡的有序的社会。从提出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家机关要扩大视野,打开思路,有所作为,要明确目标定位、抓准主要矛盾、提高自身能力。陈根甫同志在任国防科工委副秘书长期间,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撰成此文。——编者  相似文献   

4.
范斌 《中国军转民》2005,(10):34-3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与生动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当前,各部门、各地方都在深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有的省市已经提出了建设本地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措施。有专家提出,经济和工业部门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方面,应该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要注重调整和理顺社会分配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行为模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鼓励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自主创业、自主发展,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6.
为减小单星测频定位的误差,提出一种融合初值校准与二阶逼近的单星测频定位算法。该算法在卫星接收信号多普勒频移为零的时间点,通过测距获得卫星到定位目标的距离信息,利用距离信息修正轨道平面与定位目标的几何关系,为初值的选取提供校准手段;将校准的初值代入含二阶级数的定位方程泰勒展开式,通过较少次数的迭代得到定位目标的真实位置,从而降低定位的算法复杂度,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与多普勒单星定位算法相比,迭代次数和定位误差大幅度减小,其实现简单、计算量少、误差小,在单星定位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命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谐是价值观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其核心和实质是强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和谐,企业必然也要和谐。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传感器测向定位中方位配对的困难,提出分两步的三维多目标纯测向定位方法.该方法先利用方位信息,粗略估计目标二维位置,并采用方位角误差进行粗略的目标真伪判别,再采用蛙跳式梯度法精确求解目标的三维位置,并利用方位角与俯仰角偏差对目标真伪进行判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地以较高概率、较高精度对多目标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9.
无源定位技术已成为现代化战争中对抗"四大威胁"的关键技术。在研究目标来波方向(DOA)与多普勒频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运动目标单站定位跟踪方法。经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而且能对运动目标的速度、航迹等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变维kalman滤波实现融合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能更好地跟踪、定位机动目标,提出了一种将蜂窝网定位信息与本地传感器信息相融合,利用变维Kalman滤波实现定位的方法。本地传感器信息指目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机动跟踪能力,定位精度高,且计算相对简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中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入侵杂草算法的水下目标定位方法.利用入侵杂草优化算法,以定位误差为目标函数,优化设计未知节点的位置初值;利用初值和距离干扰参数估计粗略解,并引入目标定位误差来构造新的定位方程;根据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求解获得未知节点的精确解.通过与克拉美罗下界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定位方法可得到更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网络雷达实现了有源与无源探测一体化及雷达情报与电子对抗情报一体化,具有良好的目标定位跟踪性能。首先分析了网络雷达工作在有源无源一体模式的目标定位原理及定位的CRLB,并通过仿真说明了网络雷达的定位优势。然后根据网络雷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状态和属性联合最近邻的数据关联算法,该算法合理地利用了目标的电子属性信息(如载频、重频、脉宽和脉内特征等)。对小角度交叉运动目标进行了跟踪仿真试验,该算法得到了很好的关联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标定位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对目标发起攻击,而定位误差直接影响到武器的打击效果,如制导武器的发现概率和命中概率.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握目标定位误差的大小及分布,为控制/导引制导武器提供依据,给出了目标定位误差估计模型,并在实验室仿真环境下对所提出的定位误差估计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误差估计算法的适应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TDOA/FDOA联合校准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接收站自身存在定位误差情况下的无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差(TDOA/FDOA)的多运动目标定位与接收站校准联合算法。该算法采用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square,WLS)估计器,对目标和接收站的定位值进行联合估计。首先,通过引入目标定位假定值和一个中间变量,将高度非线性的无源定位方程进行伪线性化;然后,利用中间变量与目标定位值的关系,改善目标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由于该算法利用多个运动目标共用同一个含噪接收站阵列这一特性,将多个目标的定位和接收站的校准进行联合考虑,相比于自校准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着重研究了分布式二进制传感器网络中对单目标定位的两个关键环节:传感器节点的协作和目标位置估计.在节点协作方面,提出了一种简单协作方法,这种协作方式仅要求节点在检测到目标进入或目标离开其探测区域时发送消息,通信量非常小;在目标位置估计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m-网格的定位算法,该算法不同于质心定位法,综合考虑了探测到和未探测到目标的节点的位置信息对定位的贡献.仿真结果表明,在都使用简单协作方法的条件下,基于m-网格的定位算法在定位精度上优于质心定位法.  相似文献   

16.
一、国防科技工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今年6月,在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为主题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胡宁  吴华  王星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1):105-108,128
在分析现有单站无源定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平台对固定目标无源定位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方位角变化率信息对观测站与目标间距离进行解算的快速高精度无源定位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一种高精度、快速的定位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其主要应用于机载无源探测设备对地面固定雷达站或其他辐射源定位,从而为引导导弹对其攻击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标辐射源的方向角及其变化率信息所构成的不同测量子集及建立的目标测量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优化定位处理方案,对各个单测量子集所得到不同的目标位置及测量误差值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分析比较了多测量子集融合处理后与单测量子集的定位性能,仿真分析表明,该优化定位处理方案可有效地提高无源探测系统的目标定位精度,减小探测盲区.  相似文献   

19.
多站时差定位是一种较精确的定位方法,通过处理3个或3个以上测量站采集的信号到达时间来对辐射源定位.论述了多站时差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陆空平台相结合的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双基无源定位方案.主要论述了时差双基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以及观测站与空中目标的同步、地面观测站的选择、误差校正等主要问题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参与对目标视察定位的地面观测站的选择算法.此方案定位算法及定位精度仍在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20.
颜建新 《兵团建设》2005,(12):6-6,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并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六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学习全会精神,笔者深感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符合国情、深得民心、意义深远。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目标要求都很重要,但我以为其中公平正义这一条最为核心,公平正义似一根红线,贯穿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把其他几个目标紧紧连接起来,构成一幅壮美的图画。公平正义犹如和谐社会这座大厦的基石和支柱,失去了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目标就失去了意义,和谐社会的大厦也难以耸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