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10月8日,台"国防部长"李天羽表示,原计划在"双十"节露面的"雄风-2E"巡航导弹因故不再展示,改由"天弓-3"及反舰导弹出场。此举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台湾当局研发地对地导弹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张菽  敬卿 《国防科技》2000,21(2):94-95
今年5月7日,美国核武器应急搜寻队的两名雇员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一个守卫森严的地库执行任务,发现一块含有核机密的硬盘神秘失踪,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当日关闭,不久后,美联邦调查局在实验所的一台复印机后面的地板上发现了这块丢失的硬盘,使得硬盘失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也使得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继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泄密”事件之后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到底是什么样的机构,它从事着什么研究呢?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立委”薛凌在5月25日指出,台军方内专门负责监控媒体、监听“立委”、社会团体及退役将领的特殊机构——军事安全总队是非法监侦单位,不应去监控将领的隐私,要求台“国防部长”李天羽立即将其废除。台军特务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对防止情报与信息的泄露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无论如何高明的防范措施也总可能会有不经意的泄密事件发生。因为保密措施是“死”的,而人却是“活”的。人是一切手段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泄密可能常常就在人不经意的嘴边、身旁、行动中。在中外历史上的不少军事事件的惨痛教训中,五花八门的泄密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方面统计,军队近年来发生的泄密事件中,属于过失泄密性质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需要我们每个军人引起高度重视。军人过失泄密的成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一)“与己无关”的片面认识导致泄密。有的同志以为保密工作是领导干部、高级机关以及保卫、机要、作战...  相似文献   

6.
“棱镜门”事件警示我们,加强国民经济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信息自动泄密、被动泄密、主动泄密的问题。有效防范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中的泄密风险,应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提高信息保密技术,尽量使用国产网络软、硬件,加强信息安全法律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军工企事业单位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正是因为保密意识和思想认识的不足,往往发生泄密事件。有的单位在出现泄密的情况后才意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严重缺乏自主性,有些保密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要有效解决保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发挥保密工作应有的成效,必须加强保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李天羽其人李天羽,山东临淄县人, 1946年5月23日生。先后毕业于台“空军军官学校”1965年班飞行专科、“三军大学空军指挥参谋学院”1981年班、“战争学院”1988年班和“兵学研究所”。1978年10月任台空军少校飞行员,后任“总政战部”第4处副处长、“空军官校教育长”、“国防部国会联络室主任”等职。1995年1月晋升中将。  相似文献   

9.
近日,美国“棱镜”监控项目,引起舆论哗然。而此事的爆料者原美国中情局分析师爱德华·斯诺登也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物。“棱镜门”事件再一次将美国的核心机密泄漏于世,引起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国际警察”行为的不满。然而,向媒体泄密并非斯诺登的专利。冷战结束前后,美国出现多次泄密事件,并引发轩然大波,深刻影响甚至改变了美国社会走向。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7日,美国核武器应急搜寻队的两名雇员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一个守卫森严的地库执行任务,发现一块含有核机密的硬盘神秘失踪,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当日关闭,不久后,美联邦调查局在实验所的一台复印机后面的地板上发现了这块丢失的硬盘,使得硬盘失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也使得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继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泄密”事件之后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到底是什么样的机构,它从事着什么研究呢? 一、洛斯阿拉莫斯与第一颗原子弹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最初称作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所,是美国第一个核武…  相似文献   

11.
李为 《当代海军》2008,(5):54-56
近日在岛内闹得沸沸扬扬的鲢震军火公司案,不仅引发了一波台军高层大换血,李天羽、陈国祥等人先后被迫去职,同时也暴露出台湾海军准备秘密在“拉法叶”级舰上安装“紫菀”导弹的图谋。  相似文献   

12.
3月1日,国防科工局在京召开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工作会议。陈求发局长指出,国防科工局提出的安全保密"六条规定"是有效应对安全保密严峻形势的具体举措,也是提高管理效能、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军工系统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遏制泄密事件高发态势,实现国家秘密安全可控、职工个人前途无忧和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豫夫 《当代海军》2007,(11):39-40
现任台军参谋本部海军副参谋总长的高广圻,原本是前任“国防部长”李杰的人马。作为李杰对头的李天羽接任“国防部长”后,高广圻不降反升,从中将到了上将,再次成为台军关注的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军工领域的窃密与反窃密斗争面临新的形势,保密工作必须要长抓不懈。要进一步加强保密教育,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好内部防范,坚决杜绝泄密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耕海 《环球军事》2008,(3):42-43
今年年初,因前“国防部长”李杰把政战系统最重要的监察权(政三)和保防权(政四)移出,加上编制调降,几乎已名存实亡的台军政战体系,在现任“国防部长”李天羽的强势主导下,重新大复活。台军总政治作战局不仅收回“政三”和“政四”系统,从先前的五个处扩增为七个处,同时还将增加新的编制,恢复已简并调整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政战系统,图谋以此加强对台军的监督,提升所谓的“精神战力”。  相似文献   

16.
军人保密就是保生命、保战斗力。如何把保密要求落到实处,防止部分官兵常常在不经意间违反保密规定,笔者认为官兵应严格抓好保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落实"六问"很重要。一、对外来人员送出去了没有?许多单位对外来人员都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即:进来时要经过登记核实,甚至到门口去接;出去时几乎是"一路绿灯",没人过问。对外来人员只接不送,中间留下的空当便有可能成为泄密的"真空地带"。  相似文献   

17.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21):70-70
没有影响的泄密事件 1945年夏,日军兵败如山,美军对日本本土发动登陆作战在当时看来势所难免。美军为此做了充分准备,行动代号“奥林匹克”。在这么一个关键时刻,美军进攻计划在马尼拉失窃,麦克阿瑟震怒,但此公狡黠过人,指令严格保密,只暗查不声张。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3月26日晚,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巡逻的韩国海军"浦项"级轻型护卫舰"天安"号(PCC-772)突然发生爆炸沉没,舰上104名舰员中有46人遇难。这一事件堪称韩国海军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事件,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朝鲜依旧拒绝参加六方会谈、韩国对朝外交态度逐渐强硬之时,"天安"舰事件不仅是一桩简单的舰艇爆炸案,而是被上升到了国际政治的高度。"天安"号是怎么沉没的?它在韩国海军的舰艇序列中是什么地位?为什么韩国海军花了近一个月,只打捞出了半艘舰体残骸?本专题试从旁观者的角度,为读者解读这一韩国海军历史上的"奇案"。  相似文献   

19.
法制漫话     
条令提示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提示:严禁私人手机、数码相机、播放器等电子设备连接涉密计算机。  相似文献   

20.
3月16日,台"国防部"公开发表了首部"四年期国防总检讨"(QDR)。台"国防部长"陈肇敏还专门到"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进行项目报告,台"国防部"也于当天召开记者会及学者座谈会,为QDR的出台摇旗呐喊。那么这个首度推出的"总检讨"都讲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