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4ISR通信分系统信息优势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术互联网信息优势评估指标确定和量化是其效能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战术互联网提供战场态势感知,获取信息优势的重要特征,在分析信息优势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信息优势的数学描述和评估指标的定义。同时结合战术互联网的具体业务需求,深入分析了基于态势感知信息传输的完整性、精确性和网络传输时效性的信息优势评估指标,根据所确定的指标,给出了战术互联网信息优势基本的定量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2.
战术互联网是美军的新一代通信系统,它实现了美军三大传统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在战场信息的传递与交互上至关重要。移动Ad hoc网络技术是战术互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再加上战场中的节点移动性强,高效稳定的路由算法是Ad hoc网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战术互联网末端网络的主要业务是战场态势信息的交互以及话音通信,主要分析战场环境下不同射频功率和不同路由协议对战术互联网末端Ad hoc网络数据和话音业务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战术互联网具有与一般通信网络不同的特征与要求,为此其网络管理需要采用新的方案来解决。采用模型分析方法,对战术互联网网络管理的活动模型、功能模型、组织模型、运行模型、通信模型与视图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为战术互联网网络管理方案确立了总体框架,并为战术互联网网络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指导思路。基于所研究的模型,可以使战术互联网网络管理系统适应战术互联网的特殊性,满足战术互联网的作战运用需求,保障战术互联网充分发挥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4.
战术互联网的网络重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术互联网的网络重组是在网络节点或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或受到安全威胁时,保证网络强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战术互联网特殊的移动网络环境,提出基于作战指挥原则的组织重组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链路重组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战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实现指挥体制扁平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信息通信部队的保障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多专多能"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促进了后装保障方式的变革。通过广泛分析战术互联网应用过程中对作战指挥体系、信息保障模式、日常训练要求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提出了部队在转型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可采取的措施,希望对改革发展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研究表明,战术互联网作为综合通信平台主要组成部分,将对我军的作战、训练等各方面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TECOM Testand EValuationCommand沮赋与评估司令部TEED taetiealend峨。祀nd eneryPtiond合VICe战术端又书尚力口密装置TEG taetieal exPloitation grouP战术开发lj姐TEMOtraining,exercise,andmilitaryo阳r-ations训练、演习与军事行动一Estaetiea一exploitationsystem战术开发系统TESAR taetieal synthetie array radar战术合成孔径雷达THAAD theaterhigh altitude aread百ense战区高空防御TI taotiealinternet战术互联网TIBStaCtiear information broadeastingsystem战术信息广播系统TMD theater missile defense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海外社会安全预警信息已经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信息服务的可用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以中日外交部门已公开发布的海外社会安全预警信息为分析对象,采取抽样统计方法,本研究对中日此类预警信息的发布服务进行了技术性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日本外务省更依赖于集约式发布渠道、有报速报且集约式和分散式发布渠道的信息相对同步、预警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并重、侧重风险前置管控,而中国外交部更依赖分散式发布渠道、谨慎发布且集约式和分散式发布渠道的信息相对不同步、以预警直接风险为主、侧重风险事后控制。根据研究发现,本文还提出了中国外交部此类服务的潜在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8.
Ad Hoc网络技术是战术互联网的重要组网技术。在众多的自组织路由协议中,选择适用于战术互联网的协议是一个关键问题。简要介绍自组网路由协议,对战术互联网的网络特点、业务特性及主要网络指标进行了分析,结合运筹学原理提出了对适用于战术互联网的各种路由协议进行选择的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战术互联网,阐述了视频传输技术的简单原理和基本特点,分析了视频传输在战术互联网中的几种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10.
于瀛 《现代舰船》2012,(5):28-31
战术空中导航的原理战术空中导航系统(TACAN,"塔康")是一个极坐标无线电空中导航系统,飞行员能从该系统的距离测量设备(DME)上获得距离信息和方位信息,该信息一般由2台仪表提供。一台仪表指示飞机离开地面(母舰)信标的距离,单位是海里;另一台仪表指示飞行方向,单位是相对地面信标地理位置的方位度。利用安装在飞机上的战术空中导航设备和安装在水面舰船  相似文献   

11.
战术互联网子网干扰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Ad hoc网络攻击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网络各层协议弱点所设计,战术互联网通信设备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抗干扰传输技术,协议攻击很难奏效,直接对战术互联网受扰后的网络性能评估很有必要。文章的主要工作是对战术互联网子网进行建模分析,通过设置节点接包时以概率出错来模拟节点受扰情况,分析受扰节点数、节点受扰程度不同时整个战术互联网子网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2.
数据链”是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协议,实现机载、陆基和舰载战术数据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术系统效能的系统。“数据链”不是什么神秘武器,而是将数字化战场上的指挥中心、作战部队、武器平台链接到一起,并提供一种信息处理、交换和分发的系统。它并不只是像我们平常看到的互联网或区域网,通俗地说,它是网络、在网络上跑的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软件系统的总称。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军队装备的“标准密码数字链”、“战术数字情报链”、“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多功能信息分配系统”等,都属于“数据链”…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定位导航信息的几种分发模式,以旅级规模的战术互联网为背景,研究了定位导航信息分发模型,对几种分发模式下不同类型节点的信息流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最后给出了几点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空袭的突然性、隐蔽性、机动性和破坏性不断增强,对现代反空袭作战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现有的防空作战指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系统的信息处理、横向互联互通及各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使野战防空体系更加严密、高效地抗击现代空中威胁。按照使用方提出的战术要求,给出了在不改变现有防空作战指挥系统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加装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系统具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战术互联网的能力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是战术互联网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的选择方法大多缺乏定量、系统的分析,无法对路由协议的整体性能进行很好的评价.建立了战术互联网路由协议性能评价层次模型,给出实例说明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战术互联网路由协议进行选择的方法.对结果的分析表明方法直观、有效,可以实现合理的决策,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6号数据链(Link-16)是美国各军兵种共同使用的一种战术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美军实施联合作战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由“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终端、指挥控制处理器以及战术数据管理系统组成。其中,JTIDS 为第一代16号数据链终端,能在作战环境下提供导航、相对定位、作战识别和指挥控制功能。MIDS 为第二代16号数据链终端,能提供抗干扰的数字化语音与数据保密通信。在不久的将来,MIDS 将逐步取代 JTIDS,成为美军战场信息传输的新纽带。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通用Ad hoc网络分簇算法在实际战场环境下的不适应性,重点研究了任务编成和隶属关系等因素对战术互联网(Tactical Internet,TI)性能的影响。针对战术互联网的应用环境,提出了考虑节点作战任务编成进行分簇的算法(Operational Formation Node cluster algorithm,OFN)思想,利用战术演习的部分数据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OFN算法能够减少簇的重构开销,增加战术互联网拓扑结构的稳定性。最后说明该算法能够为军队野战指挥系统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碧烨 《宁夏科技》2001,(5):89-91
美国陆军组建数字化部队的目的是要把信息技术引入整个战术部队,尤其是要把数字式C^4I能力提供给低级战术部队,以确保他们在战场上的信息优势。美国陆军前参谋长沙利文上将曾说:“战场数字化就是用电子纽带把战场空间的所有武器连接起来,使指挥官得以协调战斗力诸因素,以达到毁灭性的效果。”为此,美国陆军专门给数字化部队订做了“21世纪部队”旅和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和战术互联网。  相似文献   

19.
美军下一代高级战术互联网体系结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是美陆军史上第二次大规模重建的战术通信计划,是采用商用技术、用于传输有线/无线话音、数据、视频的21世纪战术通信系统。它将形成下一代高级战术互联网,是实现陆军2010年及以后作战概念最具竞争力的系统。从基础理论和体系结构对WIN-T进行研究,跟踪技术发展动态,分析结构及特点,找出其脆弱性,对我军构建下一代战术互联网体系结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战术互联网传输能力无法满足态势感知信息传输要求的现状和态势感知信息存在大量冗余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战场态势感知信息分发机制。通过Qualnet软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可用带宽紧张时,预测方式相对于原有的周期分发方式,降低了数据的发送量,并能提供更高精度和时效性的态势感知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