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装甲装备质量监控对象不明确的问题,分析了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QFD)在质量监控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QFD的装甲装备质量监控分析方法,构建了装甲装备质量监控指标的QFD瀑布式分解模型。通过过程规划、特性规划、指标规划3个环节,确定了装甲装备储存、动用、保养、修理为质量监控的关键过程,性能及时间性为质量监控的关键特性,完好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使用可用度、平均修复时间为质量监控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
新装备不经部队试用就批量生产交付部队使用,是导致新装备质量水平低、长期不能形成保障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部队试用是提高新装备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促进新装备尽快形成作战、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开展新装备部队试用工作的必要性,探讨了新型装甲装备部队试用的基本任务,并对如何开展装甲新装备部队试用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装甲装备在生产中暴露出质量问题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MATLAB软件对故障数量、故障类型分别进行了数值分析,探索了大型复杂装甲装备首批生产质量形成规律,验证了缩短装备达到质量稳定期的措施。认为,统计得出的置信区间可以作为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同时要采取过程控制等措施确保质量。要在批量生产前期检查产品质量,尽早暴露设计、生产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集群装备抢修决策存在能力不足、决策支持手段落后等现状,剖析了解决集群装甲装备损伤评估与抢修决策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集群装甲装备损伤评估系统并构建了其整体架构,借鉴综合集成研讨厅思想建立了集群装甲装备损伤评估与抢修决策模型,为后续开发该系统的应用平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试验基本概念入手,系统构建了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试验的内容体系框架,并依据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训练和作战使用流程,对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试验项目进行了总体设计,可为开展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根据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战备工作指标要素建立了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战备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简明层次分析法对装备战备工作的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评估,将装备战备工作指标分为灰色指标与模糊指标,对于灰色指标采用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评估,对于模糊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估的方法,实例证明采用该方法对装备战备工作指标评估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确保装甲装备保障综合数据库安全可靠是装甲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分析了装甲装备保障综合数据库安全保密特点及安全内容,阐述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提出了装甲装备保障综合数据库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紧贴装备保障转型的需求,引进物理-事理-人理(WuLi-ShiLi-RenLi,WSR)系统方法论与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LSS)管理理论,提出一种装甲装备维修质量全系统综合管理模式。从WSR与LSS管理的角度,阐述了这种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详细分析了其基本特点;依据LSS管理模式,从整体上详细论述了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包含的内容;结合WSR与LSS的逻辑过程,论述了其基本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关键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装甲装备现有保障模式存在的"过剩维修"和"维修不足"的问题,分析了研究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的重要意义;借鉴美军联合攻击战斗机自主式保障的思想,提出了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的关键要素,包括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先进传感器技术、故障预测、信息系统等。提出了继承发展、不断创新、全寿命周期和系统工程几个关键要素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马尔可夫更新过程的装甲装备使用可用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装甲装备使用可用度评估中,采用统计评估法存在统计周期长和不能用于研制阶段的缺点,利用马尔可夫更新过程,建立了考虑工作时间、修复性维修时间、延误时间和预防性维修时间的装甲装备的稳态可用度模型,并进行了示例应用。该模型可以在装备研制阶段,根据装备各项时间参数的分布,来估计装甲装备的使用可用度,可为装备设计、装备维修间隔期规划等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装甲车辆维修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装甲车辆维修工作内容和特点,结合ISO9000族国际标准,提出了建立装甲车辆维修质量管理体系模式。主要强调了以过程控制为主,为提高装甲车辆维修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装甲装备车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环境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分析了造成数据环境混乱,形成信息孤岛的原因,提出了用信息资源规划的思想和技术对数据环境进行改造,建立车务管理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数据管理的基础标准,实现信息共享的方案,解决了车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问题,为实现车务管理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某两栖装甲装备液压系统非介入式原位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的介入式测量方法拆装困难、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无法适应武器装备现场快速抢修需要的问题,根据液压系统的特点,针对表征系统状态的主要参量——流量、泄漏量和污染度,提出了非介入式原位检测方法,实现了对装甲装备实时检测的目的,有助于故障的快速定位和排除。并以某两柄装甲装备为例,说明了非介入式原位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装甲机械化部队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立装甲机械化部队信息系统建设的体系结构,分析了装甲机械化部队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装甲机械化部队军事能力需求得出了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方案,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描述和探讨,可供装甲机械化部队信息系统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军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应用分布式数据库理论,提出了建立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方法,阐述了实现该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坦克嵌入式训练系统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坦克嵌入式训练为对象,分析了训练中信息采集与处理任务的功能及特点,并结合某新型坦克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信息采集与处理任务的需求,建立了分布式附加结构的信息采集处理模型。模型采用模块化和总线互联结构,由功能独立的主控单元和采集单元构成,保证了实车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将主动式保障先进理念应用于装甲装备保障过程,采用UML系统建模理论和方法,在分析装甲装备保障主要业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系统需求分析建模和系统分析与设计建模,构建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用例模型、对象类静态模型、动态交互模型和状态模型,以及体系结构模型,明确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运行流程,为系统仿真与评估、演示验证等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