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月14日下午,王玉林同志不幸因病去世。我感到十分惊讶和痛心,觉得自己应该写一点什么,把我和玉林打交道的一些事和他的特点写下来,作为对故人的怀念。我和玉林其实没有什么私交,都是因工作上的事才走在一起。我俩一度分别负责院、所退役项目,  相似文献   

2.
江西靖安磉都综合利用联合加工厂刘泽民来信说:我是《军事历史》杂志的忠实读者,从1987—1992年,年年订阅《军事历史》,现从我五年来所读《军事历史》文章的整体上,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我认为贵刊对古近代史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对古代军事战略方面的研究文章尤其少见。我们的祖先在战略方面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这些战略的奥妙应该得到阐述。有人说,历史是战略的学校,英国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就是以战史为教材来讲解战略的。为此,建议贵刊将中国战争史上有价值的战略内容,纳入选题计划,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将这方面的内容汇编起来,我想绝不会比《战略论》逊色。我衷心希望贵刊能注意这方面的研究,并盼能因此成就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战略论》。  相似文献   

3.
舆情     
正◎公安部部署加强安保严打严防地铁公交暴力犯罪针对近期接连发生的公交车纵火案件,公安部7月16日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紧急视频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地铁公交安全保卫工作。以地铁、公交等为目标,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迅速形成严打严防严控态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兵》引我走正路迟国彪口述我初中毕业后,在家游手好闲,经常和一些小青年外出耍钱,酗酒闹事,人称“混江龙”。村党支部没少为我操心,去年加入民兵后,民兵连开展读书活动,我阅读《中国民兵》被雷锋精神在人武战线专栏所吸引,我读了这个专栏的许多文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人曾经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治政。孙中山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毛泽东也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用人对于事业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无数事实也都证明了这一点。领导者科学地选人用人,就能保证事业的兴旺发达;反之,不重视人才或者用错了人,必然使事业遭受损失甚至导致失败。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会用人。他曾说过:“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管理钱粮,我不如萧何;论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但是,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  相似文献   

6.
人生中具有如此仪式感的事不多。而这一次告别,是如此的,将来会让你难忘。也许你们还意识不到,结束的这四年大学生涯是什么。我已经离开这所学校,整整二十四年了,是我读大学的六倍,走得越远越清晰。原来我以为这四年不过是我的大学生涯,到现在我才清楚,这分明是我的另一个故乡啊。  相似文献   

7.
晚饭后,台灯下,一杯清茶,一本书籍,这是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我爱读书,因为书是我的一个宿营地,能安置我的灵魂,放飞我的梦想;书使我从无知变得聪明,从幼稚走向成熟,使我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枯燥走向宁静。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倾心交谈,快意平生;读一本好书,让我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希望,读一本好书,让我思维活跃并且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当下,阅读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阅读的质量也面临着不断下降的危险。有人抱怨,如今的图书市场被各式各样胡乱拼凑、毫无思想的“垃圾书”所充斥,阅读浅俗化大行其道。究其原因,这是一个分众的时代,什么书都有人读,垃圾泛滥,知音难寻,书不敢读;这又是一个速食的时代,书成为纸做的快餐,成为变换的图画,索然寡味,书不屑读;这更是一个功利的时代,出书只以销量计,读书则为稻粱谋,作者读者都围着钱转,书不会读。当书籍从一种近乎神话意义的精神食粮变身为大众消费品时,我们应以怎样的心境应对阅读生活的变革呢?我认为,读书确实需要进入一种状态,需要一种有准备的心境,需要安静的心绪、渴求的心欲、专一的心志。  相似文献   

9.
读刊评刊用刊希望建议──读者来信摘登之二河南蔡庄乡一中赵恒信来信说:八年来,订阅贵刊已成为我读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刊、用刊、评刊,使我受益匪浅。《军事历史》已成为我的“良师”、“挚友”。读刊、用刊不但丰富了自己的军史知识,给我的(历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乔良 《国防》2010,(1):74-77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八日凌晨三时,我骤然醒来,外面大雨如注。我努力想接着睡,但是睡意全消,我起身读开了隆美尔的《步兵进攻》一书。我碰巧翻到记述一九一四年九月雨中交战的章节。这使我疑虑顿消,因为我想德国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办到,因此又坠入梦乡直到五时十五分被炮火准备所惊醒。大雨骤停,晨星点点。七百余门大炮的轰鸣仿佛在一座空屋子里七百多扇大门关闭发出的撞击声,  相似文献   

11.
感动和骄傲     
2011年6月大学毕业后,我有幸成为一名兵团基层的政工人员,阅读《当代兵团》成为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每当拿到新一期杂志,我都会细细品读。读"屯垦史话"时,我体会到了兵团人创业时的艰辛,为兵团人迎难而上的精神而感动。读"特别观察"时,我又由衷地为今日兵团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读书是享受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买书、藏书,写读书心得。但那时多是为工作需要去读,读了用以指导工作。记得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图书馆是我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的唯一去处。退休前的三十几年时间里,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  相似文献   

13.
春风扑面来     
春风扑面来周宜飞《政工学刊》──我第一次认识您,是在1987年的春季。那时,我还是一名刚穿上水兵服的新兵。第一次翻阅您,就被您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精辟的论述和鲜明的观点所深深吸引,仿佛一阵春风扑面而来。从此我便认真拜读您,读多了便产生了一种激情,...  相似文献   

14.
妙笔话兵圣 挥洒论兵经──读《孙子评传》沙丹反映一代兵圣孙武的生平及其兵学思想的佳作《孙子评传》已经面世。它是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华文化名人评传丛书兵家系列中的一部,由黄朴民博士以数年潜心孙子研究之积累,精心编纂而成。全书分上、下两篇,计14余...  相似文献   

15.
我叫“费尔康”,来自以列色飞机公司,近年来国际媒体大哥对我给予了特别关注。说句实在话,费尔康只是我的一个中文名字而已,我的英文名字叫Phalcon,两个名字虽然写法不同,读起来却差不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在以色列飞机公司(IAI)的一家工厂里诞生,记得最初是装置在一架波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基层政工员,为了提高自己、更好地开展工作,《当代兵团》成了我每期必看的枕边书。读"屯垦史话"、"兵团档案"让我对兵团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一辈艰苦创业的豪迈激情也鼓舞着我更努力地工作;读"有话直说""、廉政时空"使我能  相似文献   

17.
我是江苏如东县人武部的报道员,经常同基层干部、民兵接触,他们遇事愿同我商量,我也乐意给他们出主意,但我的主意大多是从《中国民兵》那里学来的。去年,我下乡采访,一位乡人武部长觉得人武工作难做,想改行。事后,经我了解,这位部长工作不错,就是魄力不够,为此,我在同他谈心时,建议他读读《中国  相似文献   

18.
刘晓龙 《国防》2005,(5):76-76
千 百 年 来 ,对 于 马 谡 失 街 亭 一 事 ,史 学 家 、评 论 家 以 及 各 行 、各 业 、各 级 、各 职 的 读 者 都 有诸 多 评 说 ,其 中 ,大 都 对 马 谡 其 人 加 以 贬 损 ,言其骄 傲自 大、刚愎 自用 、拘泥 兵书 、脱 离实 际,等等。 当 然,这些 评价不 无道 理。 不 过细 细 想来 ,却也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想那马谡,大敌当前 临危 不惧 ,这 种战 斗意志 和精 神当 称 壮举 ;作 战 之 时 ,他 不 顾 敌 我 兵 力 悬 殊 ,左 冲 右 突 、奋力 拼 杀 、宁 死 不 降 ,可 谓 尽 心 尽 职 ,不 失 大 将 风度 ;即 使 战 败 下 来 ,也 …  相似文献   

19.
雷抒雁说他这一生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文字。他说:“草以花的名义站在园艺,树以果的名义站在山冈,我这一生就是和文字打交道,写文字,读文字,编文字,教文字,讲文字。所以,我就是以文字的名义站在纸上。”  相似文献   

20.
<正>李白是我们最熟悉的,但也是我们最不熟悉的诗人,盛唐以降,历代谈论李白其人其文者如恒河沙数,但总其所论,多属隔靴搔痒或似是而非.这并不是说历代研究者特别是当代研究者没有看见李白这座七宝楼台,而是说他们只是从这座七宝楼台中拆下各自所需的片断,并且往往给这些片断贴上时代的标签,而置其基础于不顾.如论其思想则不外乎爱国济世,论其艺术则不外乎积极浪漫,论其人格模式则不外乎蔑视权贵等等.姑且不论这类评价是否得当,奇怪的是极少有人结合李白其人对此类观点作出合理的解释.诚然,由于李白人生道路之曲折坎坷与其思想之复杂多变,人们不难从中搜捡到合乎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也符合现代语词符号解读规则.但这是另一码事.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