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防专利实施中的“二次付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法律和经济的角度对国防专利实施中的“二次付费”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国防专利有偿实施制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国防经济建设的战略性转变,是推进21世纪中国国防经济建设的关键。更新观念和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国防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梯次式”布局,是中国国防经济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纳入式”发展,是中国国防经济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集成式”建设,是中国国防经济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任务;创新路径选择,中国国防经济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经济建设论述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主要内容包括:新时期国防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国防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国防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国防经济思想,在指导我国国防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武装工作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极为重要。在新时期的和平条件下。“重经济建设,轻武装工作”的现象,一定程度影响了民兵预备役工作,“三难问题”即是集中的表现。 四川省召开党管武装工作暨“三年建设规划”总结表彰大会,褒扬了先进,总结交流了经验,对新时期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防经济建设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往战争历史经验教训看,国防经济动员准备与实施。既是一个国家积蓄雄厚国防力量的物质基础、国家安全环境的可靠保障,又是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剂。美国历届政府,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将国防经济建设与动员准备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看待,做到“寓防于民”、“以军促民”、用国防经济动员建设,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从而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国防经济动员理论与实践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观点和措施是:  相似文献   

6.
薛寒 《军事历史》2012,(2):8-14
杨杰是中国近现代国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其国防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全体性国防.提出建立国家总动员的国防体制;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建设;实行“统筹全局,把握平衡”的国防实施方略.二是人民国防.认为没有人民参与的国防不是真正的国防;消灭阶级对立,建设真正的人民国防;培养“救国之鉴识,御外侮之本能”的“国防人”.三是国防建设重点.把握时代、特殊和重心三个重点;实现农业国家的工业化;建设适应大陆性战争的国防军.杨杰的国防战略思想对构建科学的国防战略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防经济带来影响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设计和国防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必然性的实际,探讨了国防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的主要环节和主要对策。提出了以调整国防经济结构,有计划地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的国防工业,深入进行军队后勤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和提商“七种能力”为内客的国防经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并以此作为国防建设的根本目标。他强调:“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同时明确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联系小平同志关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国防现代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当代,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防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指示(即中央[1985]22号文件)中提出:“尤其是在当前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现役部队大量裁减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说:“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这里提到的“国防后备力量”的概念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含义是什么?目前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有的认为主要是指民兵,搞后备力量建  相似文献   

10.
张福才 《国防》2006,(12):5-7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现代战争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解决国防动员建设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使国防动员建设真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从国防动员建设的现状来分析,当务之急是要破解“三个矛盾”。一、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破解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矛盾理论与实际脱节,是当前制约国防动员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在认识层面上,表现为理论观点多,理性思考少;在具体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军事经济研究》2007,28(4):75-77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严重失衡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处理国防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战略失误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军事优势使国防建设陷入军备竞赛陷阱,扩张性进攻战略使其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军事化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以及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地区经济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国防经济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经济研究》2007,28(5):8-10
胡锦涛国防经济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搞好国防经济建设的科学指南,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经济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其丰富的思想内涵集中体现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国防经济建设,推动国防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防经济建设特别是后勤建设质量和效益;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科学谋划具有我军特色的武器装备建设;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大力培养新型国防经济人才。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是江泽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战略思维展开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以超前的战略眼光洞察世情、国情、军情 ,敏锐捕捉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科学的战略思维方法 ,系统辩证地分析和处理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以务实的战略实践理念 ,创造性地筹划和实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田一农 《国防》2006,(9):50-50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全面建设的指导理论。胡锦涛主席指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之中,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就必须更新观念,放弃“封闭半封闭式”建设的做法,全面提高军地兼容程度。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我国在国防包括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上习惯于自成体系,搞“封闭半封闭式”建设。这就…  相似文献   

15.
张志强 《国防》2006,(10):31-33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立足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实质性准备要求,切实做到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两个任务、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不断夯实四个支点、努力提高五种能力。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战略观,也是统领、指导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胡锦涛主席强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我理解,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而国防…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在领导新中国二十六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经济建设计划和任务的要求,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国防经济的发展摆在适当位置,从而保障了我国国防经济的发展,并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经济理论.一、国防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相适应国际战略形势是发展国防经济和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周恩来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经济.”①并强调说:为了防备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我们应该在和平  相似文献   

17.
适应“大国防”的要求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国防是“大国防”,国家安全除军事外,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宗教信仰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乃至全体公民息息相关。因此,新时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立足“市场”实际,面向“战场”要求,努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国防法规,增强依法搞好国防动员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军制是国家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防、军事力量的一定组织形式,领导管理的规范和手段。国家军制主要包括军政、军令、军法三个方面。主要内容为:国家武备政策、经济与国防结合制度、国防领导制度、武装力量建设、战争动员、兵役、国防科技、军事立法制度和法规等。  相似文献   

19.
专职武装干部是党的地方武装工作在基层的代表和体现,负有重要的政治作用。市场经济建设给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注入生机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就我县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专武干部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与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部分专武干部国防观念淡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束手无策。三是对中心工作和武装工作的关系处理不当。四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主动地探索民兵工作的新路子。 按照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标准和军委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江勤宏 《国防》2006,(3):5-8
国防动员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国家安危与战争胜负的重大战略问题。“平战结合、军民兼容”是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针。胡主席深刻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我们要从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平战结合”方针,把“应战”准备与“应急”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实质性准备。一、充分认识国防动员体系的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