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兵书,是对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它包括清以前产生的兵法、兵制、兵器、军事地理、名将传略等方面的书籍及民国以后对这些书籍的注释、今译、研究和翻印本。我国兵书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不仅在军事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哲学史、科学技术史、文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兵书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在世界军事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兵书的起源、成熟和鼎盛时期,数量及类别,主要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军事哲学思想是我国历代战争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古代军事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它在我国古代兵书中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反映。我国古代兵书作为军事哲学的物质载体,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内容。研究我国古代兵书的特点,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古代军事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很有意义的。一产生的时间早,成熟快、数量多、内容丰富西方最早的兵法,是公元前三世纪艾涅的《战术》一书,而我国的《孙子》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比外国早两个世纪,水平也高得多。西方古代较有影响的兵书是罗马  相似文献   

4.
《中国兵书集成》编辑委员会于4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编辑、出版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军内外有关整理古籍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兵书有所研究的同志二十余人。中国古代兵书,著述浩瀚,其学术价值,举世瞩目,堪称国之瑰宝与会者一致认为,编辑出版《中国兵书集成》,不仅为研究中国军事史、中国历代军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中国古代兵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尤其是在军事理论,特别是应用理论研究方面,不仅著述多,而且多有创新。就保存下来的著述来看,影响较大。有重要学术及应用价值的有十余部,如《阵纪》、《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投笔肤谈》、《白豪子兵》、《兵经百篇》、《车营扣答合编》、《草庐经略》、《等海图编》、《守城要览》、《登坛必究》、(武备志)等。推动明代兵书繁荣的根本原因是军事斗争实践。明代时期,武器装备有了新的发展,火器逐渐更多地用于了战争,形成了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局面。这一新情况的出现,不仅改变…  相似文献   

6.
(三) 作者研究古代兵书,应该尽可能弄清楚兵书作者所处的时代、主要经历和政治倾向,这对于深入理解兵书的思想是有裨益的。今天存世兵书的署名,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署真实名姓。如《孙子》署孙武撰;《守城录》4卷,署宋陈规撰;《历代兵志》8卷,署宋陈傅良撰;《惧谋录》4卷,署清顾炎武撰。在兵书中,这种署名的居多数。署别名、化名。如明代兵书《投笔肤谈》,本为何守法所撰,书上却署西湖逸士;清代兵书《洴澼百企方》,是吴宫桂所撰,却署惠麓酒民。依托古人。如《六韬》,署姜太公;《火龙经》,署汉丞相诸葛亮;更有署黄帝、风后、玄  相似文献   

7.
《国防大学学报》1988年增刊第1期,作为中国古代兵书研究的专辑,于日前出版,共刊载19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从军事哲学和军事文化的角度评介我国古代的军事著作。分别论述中国古兵书的分类、历史分期和起源;按历史顺序对我国古代的一些主要军事著作作了评介。这期专辑将我国古代兵学的历史发展分为六个时期:春秋战国,东汉、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概要地介绍了各时期兵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主要特点等。这  相似文献   

8.
兵学是传统文化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它的特殊性主要在于 :第一 ,它具有极强的工具性 ,是一种极切实用的学问 ;第二 ,它具有鲜明的公用性 ,既可以为统治者所用 ,也可以为被统治者所用 ,不像儒学那样 ,一般只对统治者有用 ;第三 ,它还有着广泛的普适性 ,也就是说 ,它的某些思想、理论和原则 ,不仅可以用在军事领域 ,而且可以用在诸如企业管理、商业竞争、体育比赛等其它的领域。古代兵书是兵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传统兵学的上述特点和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以及市场经济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等社会因素 ,都使得古代兵书尤其是那些经典性兵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兵书,通常是指清朝灭亡(1911年)以前的历朝历代由中国人著述的有关军事方面的典藉。这些军事典藉,以其数量上的卷帙浩繁,内容上的博大精深,特点上的哲理深邃,在世界文化史上特别是军事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它们所诞生的时间与空伺,成为中华民族夸耀古今辉煌成就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从先秦到清乾隆年间,有记载的兵书就有1300多部,目前尚存的有288部。这些古代兵书,大体可分以下九类: 一是研究战争理论和作战方略的。如《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六韬》和《司马法》、《黄石公三咯》、《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书兵)等。二是研究战史的。如明茅元仪《二十一史战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先秦时代的兵书是传统文化瑰宝中的精品之一,并在世界军事史、科技史、哲学史、思想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那脍炙人口的精言妙语、深邃精湛的哲理以及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久已成为历代精英和普通民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因此,自古及今研究和注释考辨兵书者高手辈出,名篇佳作不绝如缕,形成了以兵家研究为核心的兵家文化研究,在学术思想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问世的《中国兵书知见录》,(以了简称《知见录》)是一本目录学著作,也是兵书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研究和教学人员盼望已久的学术著作。在出版业不景气的今天,这样的学术专著能够出版,是要感谢解放军出版社的胆识和魄力的,他们不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甘愿赔钱扶持学术专著出版,出了一本好书。更值得一提的,本书作者许保林同志,是一位有志于兵书研究者,继《中国古代兵书杂谈》《黄石公三略浅说》之后,以孜孜以求的精神,博览经史子集各部古籍,析出有关兵书的记载,研究了《武书·艺文志》以来著录有兵书的几乎所有的目录书籍,以及国内各主要图书馆的藏书目录,在继承和发扬我国目录学优良传  相似文献   

13.
兵书分类是军事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兵书分类的详略,一方面受当时军事学术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为当时兵书数量和种类所决定,而兵书数量和种类又恰能反映当时军事学术的盛衰情况。兵书类目在综合性图书分类法中的位置,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兵书的重视程度。因此,通过对各时代兵书分类的考察,可以窥见各时代军事学术发展的概貌。一、兵书分类,是军事学术发达的标志。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分类目录是西汉刘歆《七略》中的《兵书略》。《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它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大类。《七略》是在由专门人材分  相似文献   

14.
后勤是从物质、技术方面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的军事活动。有战争和军队即应有后勤活动。只不过早期的后勤活动与早期的战争和军队活动一样非常简单罢了。后勤不仅贯穿战争和军队的全过程,而且贯穿其细技末节。如果把军队比作人的身体,那么每个血管里都流着后勤的血。中国兵书是中国古代军队知识的载体,而后勤知识是军事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兵书中也记载着十分丰富的军事后勤知识。它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军事后勤方面的宝贵遗产,是研究军事后勤史的珍贵史料。批判地继承这笔遗产,研究整理这批珍贵史料,对于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后勤理论体系不无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兵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高峰,自秦汉至唐,逐渐衰微,到宋朝,这种衰微的趋势持续了一个短暂的时期后,很快地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是继先秦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时期。造成这种兵书繁荣发展的主要历史氛围,即是国防的多事之秋。外族的入侵、军事上的连连失利及北宋的亡国等,刺激着一些文臣武将们对边事和军事的关注。民族生死存亡的呼唤,国防战势攻守的需要,把兵法的研究和兵书的整理著述推向了新高潮。据史料记载,这个时期的兵书多达100余部,虽然大部分已经流佚,但从保留下来的有限著作来看,这个时期的兵书有一个鲜明的军事伦理特点,这就是:以史为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议和与抗战为焦点,以继承和申发传统的武德精神为主导价值取向。 宋代的兵书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多部。但有的多是对前人的思想的综述,如《武经龟鉴》,内容虽然很丰富,但无更多创新;有的则是阴阳迷信占重要成分,如《九贤秘典》等。今仅选择具有创新意义且又有丰富军事伦理意义的几部略加阐释。  相似文献   

16.
<孙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公认现存最早的"兵学圣典".它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从兵书刊刻看中国近代军事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多年来从事兵书目录的收集工作,在整理编排兵书目录的过程中,我发现从兵书刊刻,即从撰述出版的角度,也可大致看出中国军事思潮发展变化的脉络和特征。试以此角度为文,看中国近代的军事思潮。文中所有统计数字均来自拙编《中国兵书总目》一书,①从  相似文献   

18.
读书成功的诀窍在于巧学、学活。诸葛亮是活读书的典范。他自幼饱读兵书,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常常打胜仗。赤壁大战,他叫关羽领兵在华容道守候,并待敌兵来时于小路施放烟幕。曹操逃到那里见烟起,命令士兵向小路前进。各将领均认为有烟必有军马,应该避开。曹操解释,兵书上说“虚则实实,实则虚虚”,有烟看来有军马埋伏,其实是假。大路上无烟,好像没有兵马,实际军马正埋伏那里等我们。曹操的看法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诸葛亮反用兵法,来个“虚则虚之,实  相似文献   

19.
以往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和军事思想理论,其资料主要来源于传世文献,如<尚书>、<诗经>等经书,<左传>、<史记>、<汉书>等历朝史籍,<孙子兵法>、<六韬>、<吴子>等兵书,还有就是流散于丛书、类书中的佚文和档案文书资料等.  相似文献   

20.
被人们尊为“兵经”的《孙子兵法》 ,是参加 1 990年海湾战争的美国军人必读书 ,这是社会上十分流行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虽然不怎么符合常理 ,未必属实。不过《孙子兵法》在国人心目中和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于此可见一斑。《孙子兵法》是先秦兵书中的一种 ,或者说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此外 ,还有《吴子》、《孙膑兵法》等一些重要军事理论著作。这些著作及其思想构成了先前诸子百家中重要的一家———兵家 ,兵家的思想不仅在日后的军事行动中不断彰显其巨大的实用价值 ,即使在今天也仍受到世界上众多军事家的重视和青睐。同时 ,她还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