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辉 《国防》2005,(11):65-66
民族心理表现为一个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边境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社会风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各民族的心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研究和了解民族心理,对融洽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保持边境和谐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正确认识民族认同感,积极引导边境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各民族具有各自的民族认同感心理。民族认同感是民族群体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它…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中要穿越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能否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并贯彻落实,对于红军顺利完成战略转移任务意义重大。为此,红军在长征途中大力宣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实行民族自治,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和武装;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争取少数民族群众参加红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这些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保证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到达陕北,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进而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06,(6):17-18
自2000年兵团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兵团各单位、各部门和各族职工群众在兵团党委领导下,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广泛宣传、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促进兵地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巩固和发  相似文献   

4.
赵子芳 《兵团建设》2012,(11):33-34
正注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兵团长期以来的重要经验新时期,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兵团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根本途径,更是增进新疆各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当前,在兵地经济融合发展和对口援疆工作有序开展的热潮中,加快兵团少数民族聚居贫  相似文献   

5.
农三师、图木舒克市是兵团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最多的师市,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占兵团少数民族职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同时又处在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和打击“三股势力”的最前沿。因此,做好新时期师市民族工作,加强师市民族团结进步,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建设师市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师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搞好边防群众工作密切相关.边防工作者应注意尊重边境少数民族的生活礼仪、禁忌习俗和民族节日,并正确认识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特点以及精华与糟粕.  相似文献   

7.
陆振尧 《国防》2006,(9):60-6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不仅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强化全民国防观念的需要,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一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把激发本民族的进取精神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结合起来。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进取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灵魂和内在动力,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辉煌的根本保证。由于传统和历史的原因,我国各民族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爱国主义教育是消弭不同民族认识差异、促进各民族团结、增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边疆少数民族政策法规,完善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快少数大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从现实看,“全面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是一项长期、艰巨事关民族发展、国家根本利益的战略选择。而法治作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器,理应为民族教育提供合法性依据与制度支持。本文拟梳理新疆地区民族教育法治化的历史发展、总结民族教育法治建设的现状,为新疆民族教育法治化选择提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辽宁     
《兵团建设》2010,(2):46-46
辽宁省位于华东地区南部。东北接吉林省,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西邻河北省,东南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辽宁省人口稠密,由于历史上的多次民族迁徙、屯田以及朝代更迭,民族成分复杂,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人口占到16%。多民族的背景也造就了辽宁文化的多样性。历史上的辽宁.一直延续着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少数民族生活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如何促进少数民族经济较快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意义重大。除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外,我们还需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教育模式。开发校本课程,使之与国家课程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必需。针对新疆这一具有民族特殊性的地方,如何有效的开发校本课程并使之落到实处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5月16日,笔者在一师十一团一连的红枣地里看见少数民族职工库尔班·肉孜正在给红枣枝抹芽。近几年,库尔班·肉孜依靠这片红枣地走上了致富路。十一团有少数民族职工群众2122人。为促进团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职工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该团党委大力加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教育、引导、培训,从政策、技术、信息上进行帮扶。该团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待业青年进行就业培训和教育的力度。2012年,新招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提出民族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探索其实现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继续实行各民族合班教学;实行各民族混合住宿;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居住于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多为跨界民族.他们地域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信仰相同、交往密切.跨界民族对边防工作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边防工作者应积极利用正面影响,坚决抵制负面影响,以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三师、图木舒克市驻守在新疆的西大门,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是兵团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师。引导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奔致富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师、市党委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实施后,这一方热土上的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去  相似文献   

16.
自觉融入、主动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更好服务地方各族群众,在不断深化兵地融合中体现和发挥兵团作用,增进兵地团结民族团结兵地共同编制了城镇、水利、交通及重点产业规划团场、连队与周边县、乡村结对帮扶大力倡导民汉职工"五共同"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学习活动广泛开展兵地各民族共建精神文化家园活动连续3年扶持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2014年兵地融合不断深化,民族团结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勤劳善良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优良传统,建立了深厚的民族友谊。然而在长期的封建统治时期,由于各民族不平等造成的剥削和压迫,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很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和社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各少数民族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作了分阶段的梳理,总结了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及特点,并结合当前民族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辽宁省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干旱的丘陵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26个少数民族,其中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较为集中的民族。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包括1个民族自治县和10个民族乡镇,有少数民族人口25万。多年来,朝阳市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实际出发,以样板示范基地和推广式的致富基地为突破口,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今是民族个性张扬的时代,极端民族主义、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是其外在表现形式,这是一种异化的民族认同,不利于各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对该国的国家认同和国家安全。应该以公民权为本位来构建民族认同,进而形成整体的国家认同;以保障公民生存权平等为契机,构建现实意义上的国家认同;以维护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化民族主义为爱国主义;以保证各民族的和睦发展为目标,整体提高国家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