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序沨 《军事经济学院学报》1997,(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军校学员的价值取向、价值观类型、价值主体等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状况。这种价值观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变革。加强对军校学员奉献精神的培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强化军人意识,充分认识军事职业的特殊性;强化奉献意识,充分认识军人价值的整体性;承认物质利益原则,积极倡导奉献与补偿相统一的奉献观。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无数楷模,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事迹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披露出来,都能着实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特别是青年人更是易于受感染的群体。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焕发、志存高远、极愿有所作为的人生平台上,所以人性最美好一面的旋律更容易拨动他们的心弦。然而许多人仰慕奉献精神却不能化为奉献行动。这种情况使许多人难免疑惑,他们不禁追问:奉献是我们这个时代应有的精神吗?(一)奉献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精神。这因为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社会行为。奉献源自广泛的爱心和责任。人性中关爱他人和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潜能而不是… 相似文献
3.
4.
5.
孙晓梅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4,20(1):83-85
陶渊明诗文所体现的理想和追求,其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体现了他的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追求道德完善的一种全新的道德范式,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寻找独立的人格进行了一次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8.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大,物质利益原则已成为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而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是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如何培树当代军人的牺牲奉献精神已成为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之一。物质利益原则与牺牲奉献精神乍一看是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但笔者认为,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在对立中达到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物质利益原则体现的是个人利益,牺牲奉献精神体现的是社会利益,两者的辩证统一表… 相似文献
9.
在广东省河源市西郊的黄子洞村有一片1.8万亩的林地,在这里,老民兵石来贵忍受着常人难以体味的艰辛,穿林海跨峻岭,巡山护林,以极强的责任心守护这片绿。 相似文献
10.
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学是相对关注完整学科体系的公共教育学提出的。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学意味着回归教育学本原,从教育学原点出发,重新思考公共教育学身处当前尴尬处境的原因,并从价值取向、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四个方面思考公共教育学走出困境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俊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11,(7):60-62
正确认识能力的多样性及个体差异,有利于增强部队训练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战斗力。由于“能力”理解的多样性,对部队训练能力的认识也具有多个层面的涵义。个体在部队训练中体现出发展水平、结构、表现时间以及性别的差异。正确认识这些差异需要走出认知上的误区,做好“两头人”的工作,充分发挥“三互小组”的作用以及制定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等。 相似文献
12.
马守君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11(4):25-27
屈原的人生观是以立志成名、追求理想、进德修业、乐观向上为主要特征的 ,表现出了胸襟宽阔、锐意进取、昂扬奋发的气概。它能够使人从中获得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深刻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13.
杜胜利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3,19(4):45-47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而科技创新劳动能够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 ,是一种推动和实现科技重大质的飞跃的劳动 ,是具有科学知识高积累和高创造性能力的科技人才进行的生产劳动 ,是具有高度创造性、极其复杂的劳动 ,是创造价值的巨大源泉。科技劳动是劳动价值论的重要范畴 ,深入研究它在价值创造中的重大作用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鸿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1,(1):8-10
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尤其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建军治军的重要理念,就必须做到在部队建设中认识人、尊重人、依靠人、服务人、发展人。做到深知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切实维护好广大官兵的合法权益、切身利益,尊重官兵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白春民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0,(3):33-3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活动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流行于欧美的消费主义消费观开始进入我国,并且悄然浸入军营,对当代军人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对此现象进行认真剖析,明其利害,积极培养军人正确的消费观,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鹏飞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10,26(1):73-75
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其培育途径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培养与激发官兵亲社会行为,来推动与促进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促进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亲社会行为与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李秀玲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2,(3):9-12
通过分析美国空军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培育,阐述其注重军人个人道德品质和品格培养,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之内化为个人习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文人生命情绪勃发与生命意识高扬的时期 ,此时期的文学可称为生命文学。魏晋士人以一种忧生叹死的自我意识去关注社会 ,体悟自然 ,表现自我 ,抒发他们心中的愤懑与惆怅 ,失意与忧伤 ,既有对人格理想、功业抱负的追求 ,又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慨叹 ,从而形成了慷慨悲凉、哀婉忧伤的文学风格。这一时期的诗歌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丰富生命内涵的诗歌 相似文献
19.
公安消防部队心理咨访关系已初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着咨访关系的"上下级模式"倾向、"医患模式"倾向、"你好-再见效应"倾向、"多重角色"倾向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专业人才队伍的匮乏、机构体制方面的问题以及职业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韩秀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10,26(7):16-18
边防部队承担着复杂而危险的缉捕任务,战斗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如何开展心理行为训练,以提高边防官兵的心理行为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边防部队的工作实际和有关心理学、行为学的知识,对边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及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边防官兵的心理行为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而达到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