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在基层调查了解情况中发现,部分青年战士自立能力弱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表现: 1、自立意识比较淡化。一些青年战士思想追求不够远大,有的当兵一年还大脑空空,根本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在关于理想与前途的问卷调查中,290名战士中有30%的同志回答“跟着感觉走”,10%的同志认为“享乐至上,潇洒一生”。有的渴望成才,却又缺乏坚强的毅力,在困难面前表现摇摆;想在部队有作为,却又缺乏脚踏实地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少数同志在爱兵问题上对一些是非界限把握不准。有的帮战士争名逐利,在立功受奖、选改士官、入党提干等关系战士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觉得争的名额越多,越能体现自己对战士的关心;有的为战士袒护揽过,当战士违反纪律造成影响或工作失误造成损失时,不主动帮其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接受批评,反而积极为其辩护开脱;有的给战士“出谋献策”,想歪点子,出馊主意,经常与战士吃吃喝喝、拉拉扯扯,搞不正常交往,讨战士的欢心;  相似文献   

3.
战士受批评后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战士犯了错误受批评,认为是理所当然,并诚恳接受,努力改正;有的受了批评就悲观失望,认为一切都完了;有的对批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你批你的我干我的等等。可见,要想使受批评者扬起奋发向上,争当先进的风帆,领导者不能一批了...  相似文献   

4.
做 好战士父母来队的接待 ,是连队干部的重要工作。战士父母来队 ,或是因为出差顺路 ,或是专程探望 ,多是想了解一下孩子在部队中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连队干部要热情接待 ,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如实向他们介绍战士在部队中的各种情况。在接待来队的战士父母时 ,要切记“五忌” :一忌 :接待时笑脸迎富 ,冷眼看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个战士家庭状况的差异 ,有的战士家庭富裕一些 ,有的家庭则相对贫困一些 ;有的战士父母身居高位 ,有一定的权势 ,而有的战士父母则可能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连队干部在接待时应该一碗…  相似文献   

5.
战士应追求什么样的美唐德冲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但人们对美的认识却各有不同。有的人注重形式新颖,外表别致;有的人追求内容丰富,深层充实;有的人欣赏富态华贵,有的人喜欢清淡素雅。那么,作为一名战士,追求的应该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6.
掌握谈心艺术顾永兴谈心是基层干部尤其是指导员必备的基本功。谈心,尽管要经常进行,但真正要谈好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是一件事,同是一个战士,有的干部与战士谈出感情,解决了问题;有的干部与战士谈出了矛盾,甚至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  相似文献   

7.
当前 ,战士在军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烦恼。1 .自身弱势引起的烦恼。如有的战士文化程度不高 ,学习上面临许多困难 ,却一时解决不了 ;有的相貌平平 ,在婚恋方面遭受过挫折 ,担心找不到理想的伴侣 ;有的性格内向 ,人际关系紧张 ,在战友中常受孤立 ;有的独立生活能力弱 ,担心他人瞧不起自己等。2 .客观条件不适应引起的烦恼。如有的战士入伍前对军营生活理想化 ,当步入军营发现现实与理想出入较大时 ,就产生了烦恼 ;有的离开繁华热闹的大都市 ,对驻地艰苦的生活环境感到不适应 ;有的因训练压力大 ,工作任务繁重而苦恼 ;还有的…  相似文献   

8.
黄永 《政工学刊》2008,(7):41-41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就要求基层一线带兵人要在知兵上下真功、动真情。有的同志对此很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基层干部,天天和战士们工作生活在一起。不是已经很深入了吗?其实不然。有些基层干部虽然身在兵中,但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存在的问题却视而不见,对战士的情况更谈不上了如指掌。基层干部要做到深知战士的恩想和需求,把握基层建设的特点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有一个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齐步、正步和跑步,对于我们每个士兵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是军人的基本步伐。可是,对士兵成长道路上关键的三大步,有的人就不那么清楚了。有的战士,一进军营就成了部队的包袱;有的战士,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还有的战士在摸索中走了不少弯路。那么,怎样才能走好成...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官兵的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事例的警示这是一个悲剧故事 :某部战士小张因想家心切 ,找连领导请假不成 ,便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经过半年多的“煎熬” ,当领导真的批准他回家探亲时 ,却由于过度兴奋 ,还未登上列车 ,便得了精神狂想症 ,人未回成家 ,反进了精神病院。无独有偶。 18岁的战士小徐 ,得知父亲下岗 ,生活艰难 ,因心情忧郁而导致精神崩溃 ,得了精神分裂症。更有甚者 ,有的因一碗面条与他人发生争执 ,怨恨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 ,发展至刑事犯罪。有的因恋爱失败而轻生……。从发生在官兵身上的失常情绪和失控行为中发现 ,存在于官兵中的各种问题 ,有些是思想…  相似文献   

11.
姚旺 《政工学刊》2005,(1):25-25
“知兵”,即掌握战士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战士在哪里,知道战士在干什么,知道战士在想什么,知道战士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这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带好兵的前提。当前,经常有基层干部抱怨:现在的兵越来越难带了,天天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却搞不清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部分基层干部身入心不入,身在兵中不知兵?1.所有的“痛”都自己扛———打不开战士的“话匣子”,掏不出战士的“心里话”。战士从五湖四海汇集到部队这个大家庭,有了问题找组织,这是常理。可现在的战士经历丰富,性格各异,思想比较隐…  相似文献   

12.
李亮  孙祥敏 《政工学刊》2006,(10):40-40
在基层有的带兵人这样抱怨:“现在的兵真是说不得、批不得,带兵真是太难了。”为什么有这种反映呢?笔者认为有的战士之所以“说不得、批不得”,处罚达不到目的,固然与战士自身原因有关系,但带兵人在实施处罚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不讲原则,对战士不能一视同仁;有的方法不当,使用“土政策”、“潜规则”;有的用语不文明,随意侮辱战士;更有甚者对战士动辄打骂体罚,不择手段。试想战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时间一长,怎能不产生抵触情绪?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局面的出现,有不少是带兵人的“盲点”…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基层连队一般都设有医药箱,里面有战士日常感冒、发热、腹泻等小病时急需的各类药品。最近,笔者下基层采访时,却发现连队战士有个头痛脑热的,从来都不问津医药箱。一查才发现,医药箱里的药品有的只剩下空瓶,有的药品已经过期。  相似文献   

14.
指导员的性格何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指导员虽然有才干、有学识,但在战士中的威信并不高;有的指导员尽管才干和学识一般,却威信很高。这是为什么?如果稍一留心就不难发现,这些威信较高的指导员都具有一个往往被人们忽视的共同点,即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忌 嫌“贫”爱“富”。现阶段 ,发达地区与老、少、边、穷地区入伍的战士家庭贫富差距拉大。值得注意的是 ,现在少数基层干部看士兵以贫富论“身价”、分“贵贱” ,对来自发达地区的“富兵”高看一眼 ,而对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战士则嫌弃他们“寒酸”。平时有的干部对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实际困难比较多的战士往往关心爱护少 ,却喜欢与家庭经济宽裕、花钱大手大脚的战士呆在一起 ;有的干部对一般家庭出身 ,没有“背景”、家境贫寒的战士冷眼相看 ,而对那些关系硬 ,能为自己办事的“富兵”、“关系兵”处处迁就照顾 ,甚至出现个别干部巴结“富…  相似文献   

16.
改变"广种薄收"的现象。"广种薄收"是指种庄稼种的很多,但收成却不好。目前有些单位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这个问题。有的"重投入,轻产出",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导致教育搞了不少,效果却不好;有的检查教案、计划和战士的笔记、体会、讨论,以及各种配合活动一应俱全,但单位存在的问题、官兵的思想疑虑依旧存在;有的把教育当作任务来完成,搞教育是为了以后有事能少一份责任,而不是真正用心去做。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 ,虽然战士人际交往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 )交往重心转移 ,倚重关系、寻求保护的心理有所滋长。现在战士在交往中普遍注重效益与信息 ,交际活动也逐渐由指令性、纵向性和尽责性向参与性、横向性和趋利性转变。有的战士刚一入伍 ,就四处打听哪些领导是自己的老乡 ,寻找机会套近乎 ,以此寻求关照 ;还有少数干部受传统帮派意识影响 ,用狭隘的哥们义气代替纯朴的同志关系。 (二 )交往动机明显 ,出现了功利化、实用化趋势。有的战士重视与上层领导和机关干部交往 ;有的注意与地…  相似文献   

18.
浪费是不合理的,现实生活中有“合理浪费”吗?仔细一想,有的,还不少。请看,某空军部队驻在一个中等城市,市内有一所陆军医院,但由于不是规定对口医疗单位,因而要到几百公里外的上海本系统医院去就诊。有的战士说:“跑几百里路,往返三天,花了20多元钱,换回一小包药片”。久之,有的人是为了逛大上海  相似文献   

19.
我们是1982年退伍的战士,回乡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可是,有的领导干部却说,“如果干得好,在部队就加入了党组织”。言外之意,是说在部队未入党,是干得不好,因此,到地方来也别想。我们认为,战士在服现役期间,加入党组织  相似文献   

20.
外出为什么     
当一个战士拿着假条去找班长、排长或是连长批假时,他们总会附加一句:出去干啥去?这句话看似问得不经意,但却意义非凡。他们有的可能是关心的一问,有的可能是要了解实情,有的也可能是职责所在。总归这样一问,年轻的战士就要提前想好,不然,理由不充分,回答得支支吾吾、语无伦次,就有可能被认为你是出去闲逛,否掉你今天的外出。那样你提前的预想就要落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