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长期以来,印度视印度洋为“命运之洋”、“未来之洋”,并努力将印度洋变为“印度之洋”。近年来,印度在其“印度洋控制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远海歼敌”的新海上战略。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等重大战略部署。核工业是战略核威慑力量建设的基础,核能则是核工业建设的基石。系统梳理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核能一体化发展特点,对我国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印度与中国同为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和众多人口的大国家,均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近年,印度大国雄心进一步膨胀,不断增加国防开支,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作为国家武装力量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印度海军积极推进“控制印度洋”国家战略,全力打造海上“利剑+坚盾”。国产核潜艇、航母的建造工作紧锣密鼓,外购航母、租借核攻击潜艇顺利进行,“远海歼敌”新战略咄咄逼人……  相似文献   

4.
印度是亚洲地区的导弹大国之一,装备导弹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导弹武器先期主要来自英、法,后来主要源于前苏联。80年代后,印度在当时的总理英·甘地亲自主持下,制定并开始实施“综合导弹发展计划”。该计划包括中程弹道导弹、地地战术导弹、地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研究工作由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负责。由此,印度开始了自行研制战略、战术导弹的道路。印度的陆基导弹可分为“普里特维”(印地语“大地”) 和“阿格尼”(印地语“烈火”)两大系列,它们是印度现阶段战略、战术威慑力量的支柱。  相似文献   

5.
<正>冷战结束以来,印度海军战略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其海军战略提供了天然助力。尤其在当下,印度海军战略推动较为顺利,一方面是出于印度“世界大国”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对华政策带来的结果。印度政府深知,海洋是未来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自莫迪就任总理以来,印度海军战略随着印度“东进”战略的确立和美国印太战略的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已经不满足于其强权地位仅局限于南亚次大陆。为了抵冲中国和巴基斯坦对其在印度洋所谓的“外部压力”,印度进而借助海军战略东扩,给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总的来看,  相似文献   

6.
肖鹏  牛彦杰 《环球军事》2005,(19):36-38
印度海军认为,在当今日益复杂的世界格局中,海军的作用增强了,在印度国家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位印度海军高级将领声称:“印度所需要的强大海军不但要能保卫自己的港口、海岸和海上交通线,而且要具有开展潜艇战、海基空袭、反潜、扫布雷以及远距离攻击敌方港口和封锁敌国的能力。”近期,印度将力争成为海上中等强国,保持对印度洋的有效控制;远期,印度将建成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远洋舰队。最新作战理论“转守为攻”战略目标“东进西出南下”早在加世纪80年代初,印度一位国防部长讲过,印度海军建设的目标就是“取得对印  相似文献   

7.
金秀 《当代海军》2001,(10):11-12
印度近期制定了《新快速机动战略》,要求及时采购能使印军快速部署的军事装备,加强快速反应部队建设,以求印军能够实时向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快速部署军队:印度新的快速机动战略规划还包括为这一地区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米西亚、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越南提供“保护伞”。  相似文献   

8.
据《亚洲时报》10月17日报道,印度海军计划在该国东海岸建设一个新基地。该基地位于印度东部海军司令部所在地维萨卡帕特南海军基地以南50公里,建成后,将是印度在东海岸的第二大海军基地,主要用于保护印度同东南亚国家的海上贸易通道,是印近年推行的“东进”战略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2月18日,印度海军司令苏里西·梅塔对媒体宣布,随着印度国产航母于28日正式开工建造,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将于2011年下水。印度媒体称,印度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4个能建造大中型航母的国家。长久以来,印度一直寻求全面控制印度洋,并提出了“大海洋战略”,在印度洋上“西进”、“南下”、“东扩”、“北守”。印度新航母的建造为印海军视印度洋为“命运之洋”、“未来之洋”,并力图将印度洋变为“印度之洋”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上看,印度军事战略具有较大影响的调整主要有3次:第一次是1962年中印边境武装冲突失败后,由1947年独立后形成的“有限进攻”战略调整为“两线扩张”战略;第二次是1971年的第3次印巴战争胜利后,由“两线扩张”战略调整为“保陆制海”;第3次是冷战后,由“保陆制海”战略调整为“地区威慑”战略。近几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印度根据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内外安全环境的新发展,在继续坚持“地区威慑”军事战略大框架的基础上,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近期的军售行动表明,印度国防部与外交部在“向东看战略”上开始步调一致.此前国防部曾被指责拖了“向东看”战略的后腿。印度国防部企图用军售为研发本土武器装备埋单.并借此拓展不断发展的印度军工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刘江平 《当代海军》2009,(12):26-29
当今,国际战略形势变化急剧,国家利益需求不断增长,世界军事变革浪潮不断推动,使新世纪海军建设发展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7月末,印度国产的首艘核潜艇下水,展开海试,并可能于明年年底正式服役。这样,印度就成为少数几个掌握核潜艇制造技术的国家。拥有核潜艇后,印度不仅实现了核威慑力量的“三位一体”,更将推动印度海上力量从印度洋上崛起。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2日,印度“维拉特”号航空母舰舰长在印度西部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孟买表示,印度“维拉特”号航母战备状态良好,随时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应付任何挑战和任何敌人”。印度的航母发展计划是印度实施争霸海洋战略乃至整个军事战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印度是亚洲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早在独立初期,印度政府就提出要发展航母,使印度成为“有威慑力的国家”。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国土三面环海,其海上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所以,印度海军对航母可谓情有独钟,视其为远洋作战能力和海上威慑力量的主要象征。从20世…  相似文献   

14.
举动     
《环球军事》2009,(17):4-5
美政府将实施“双轨”反恐战略;印度计划构建卫星网络;印度将与美国举行大规模陆军联合演习;日本防卫省拟将“爱国者-3”系统覆盖全国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印度时报》2004年1月23日报道,印度已经着手准备自行制造第一艘航空母舰,印国防部已正式将它命名为“蓝天卫士”号。据悉,这艘航母将比1月20日印度与俄罗斯签署协议购买的“戈尔什科夫元帅”小一号。按照印国防部的计划,制造“蓝天卫士”需要8~10年的时间。“蓝天卫士”出生后,印度将不再考虑进口航空母舰了,并将逐步用国产航空母舰取代所有已进口的航空母舰。对此,不少分析家认为,印度此举不仅会打破南亚次大陆脆弱的战略平衡,对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稳定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而且它还标志着印度在21世纪的航母战略已经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6.
浪潮 《当代海军》2006,(7):40-43
印度前外交部长、国防部长贾斯旺特·辛格在其《印度的防务》一书中明确指出:失去对印度洋的控制是印度近代亡国的重要分水岭。此话与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要在陆地上生存,我们必须统领海洋”的论调异曲同工。毫无疑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印度在独立建国后始终把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和成为世界大国作为递进的3级国家战略目标。印度海军就担负着控制印度洋的历史重任。为此目的,印度海军着力建设一支远洋舰队,并根据自身实力的增长及地区、国际安全环境的变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及目标。迄今印度海军已经具备控制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等广阔印度洋海域的能力,而且已不满足于地区性海军的目标,正朝着世界级海军迈进。海军战略的演进  相似文献   

17.
据巴基斯坦媒体5月28日报道,印度与巴基期坦目前都已把“战略性”核弹头运往两国边境,包括各自的运载工具“烈火”、“沙辛”及“大地”、“哈塔夫”在内的中、短程弹道导弹也相继在边境地区部署就位。战争一触即发,南亚次大陆笼罩在核战争的恐怖之中。而在两国的核弹头运载工具中,印度的“烈火”Ⅱ型导弹由于其独特的发展背景、优越的技术性能和较强的作战能力而“一枝独秀”,被印度奉为战略“撒手锏”,形成其核威摄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8.
作为海上扩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目前正在加紧实施非常宏伟的“海鸟工程”:在位干西海岸卡纳塔克邦北卡纳达县的加尔瓦尔建设一个综合性战略海军基地。加尔瓦尔基地首期工程于2005年1月完成,随后对海军舰艇开放。该基地定在2005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印度海军以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卡丹巴家族的姓氏将其命名为“卡丹巴”(INS Kadamba)。当第二期工程完成后,加尔瓦尔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将一跃成为亚洲地区最大和最现代化的专用军港,也将是印度海军未来“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母港。  相似文献   

19.
自2012年以来,印度持续推进导弹项目建设,并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印度已初步具备“三位一体”导弹打击能力,导弹防御方面也已构建了双层“拦截网”。另外,印度还不断深化同他国的导弹防御合作。“三位一体”打击能力雏形显露自去年以来,印度导弹扣‘击能力不断取得进展:陆基方面,印度着力向洲际弹道导弹方向发展;海基方面,印度在舰射和潜射导弹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空基方面,印度也加快了空射版“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的研发和列装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为夺取南亚地区军事霸主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积极发展核武器,并取得重大突破。在加紧研制核弹头的同时,印度还积极引进和自行开发能运载核弹头的运输工具,如引进从水下发射核弹的核动力潜艇和空中发射核弹的“图-22M”轰炸机;研制能装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这些运载工具对印度建立“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近年来印度还通过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加紧引进和制造另一种可作为核弹头运载工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