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认识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基本路径.宗教传统、尚武传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传统构成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主体内容.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人类"极度依赖于超出遗传的、在其皮肤之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不同的文化特征能够产生不同的经济形态,文化在各个方面引导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实际进程也蕴含着文化的特征。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民族文化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对国家经济制约作用应有足够的认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以民族文化赋能民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民族之间相互关系时曾说过:“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Ⅰ卷第25页)因此,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各民族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权利之后,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先进的民族帮助后进的民族,经济发达地区帮助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逐步消除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  相似文献   

5.
汪金玉 《国防》2012,(6):23-27
一、充分认识把握民兵文化的地位作用,增强推进民兵文化繁荣发展的使命责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依归,也是一个群体、一项事业发展进步的精神基因.民兵文化作为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对于民兵自身质量建设、国防软实力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建设,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间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上一贯奉行的根本原则。然而,在一些谈论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平等问题的论著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论点或提法:现在,我国各民族已经实现了法律上政治上的平等,但还存在着经济上、文化上事实上的不平等。笔者试图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对此发表一些浅显的看法,期望与关心这一问题的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和升华,是推动民族繁衍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有赖于本民族主体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弘扬.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继承、改造传统精神,吸收、融汇时代精神,从而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一、对自强精神的高扬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史上,中国曾经创造出灿烂夺目的文化,曾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邓小平为了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指引中国人民走向民族自强之路.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邓小平深知,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迅速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从中华民族的这一根本利益出发,把进一步解放和发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10,(9):21-2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新的历史时期,各种文化激荡交锋,中华文化认同成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根本所在。乌鲁木齐"7&#183;5"事件更进一步昭示我们,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的边疆地区,文化认同是长治久安之基,必须更加充分地发挥屯垦戍边促进文化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丽坤 《政工学刊》2010,(12):12-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的有效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后,  相似文献   

10.
军事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动力系统,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是军事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军事文化体系的内部矛盾是军事文化发展的持久张力;人类普遍的和平理想是军事文化发展的永恒引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军事文化发展的强大推力。这些动力交互作用,推动军事文化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疆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开发的潜力很大,大有作为。但是,我们首先必须重视主旨文化资源的开发。新疆的主旨文化始终贯穿着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这根红线,大力开发新疆的主旨文化有利于粉碎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图谋,为新疆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当然在此基础上,还要发展其他文化,这样才更有利于新疆全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代道德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着新的变革。把握当代道德教育的现实走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学习和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无疑对加强和改进军校道德教育会有诸多裨益。(一 )应对信息化、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等当代社会的种种变化和挑战 ,当代道德教育呈现出以下五种新的走向。其一 ,弘扬和培育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激发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动力源 ,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级各类学校都重视本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注重民族文化传统 ,寻找自己的“根” ,已经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战争行为诞生的安全战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全战略选择与运筹的底蕴,它虽然不能根本决定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但它却可以在安全实践中限制一个国家战略行动的选择。中国传统安全战略文化属于典型的合作型安全战略文化,具有崇尚和平、注重防御、文武并用、讲求义战、互利合作的行为特征,这从深层次决定了中国追求和平、谋求互利共赢的安全战略倾向。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各民族文化具有平等性,不同民族文化也各有其优秀成分。民族间文化沟通才是民族间深层沟通,对于民族间文化冲突的防患、民族文化整合及民族关系维系意义重大。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只有实现各民族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集聚,从而提升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高度才能减少民族文化冲突,促进民族文化整合,进而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本文探讨了新疆双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冲突与整合,同时提出了民族文化整合观下新疆双语教育实施的阶段性文化目标以及双语教育实施的一些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 民族文化是其民族的特征和脊梁,主要表现为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生活习惯,以及民族凝聚力等。所以说,一个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 中华民族文化,是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古老文明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有口皆碑的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防动员文化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和民族精神长城的构成部分,是国防的重要潜力之一.深刻理解把握新时期国防动员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加强国防动员文化建设,对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马克思曾指出:"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其根本目的是统筹配置军民两大体系资源,更大效率地实现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军民融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把推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纳入新疆工作的重要方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党的治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对确保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推进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之举、长久之策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新疆和兵团工作时指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既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要用先进文化凝聚民心。"特别指出:"文化交流是最根本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这项工作是  相似文献   

19.
黄伟业 《国防》2013,(3):54-56
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灵魂,以文化来延续;一支军队的传统和精神,靠文化来传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交通战备系统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军地双方共同努力,交通战备建设走过了从初创、发展到完善的光辉历程,逐渐孕育形成了以"应战、应急、服务"为核心的交通战备特色文化,成为交通战备系统先进理念、建设特色、价值导向、管理机制的具体展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  相似文献   

20.
战争文化视阈从更广阔的时空观揭示了战争归根结底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政治矛盾冲突的反映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观念和思潮的聚焦。比较东西方战争文化 ,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殖民性和扩张性 ,借鉴吸收西方军事发展的有益成份 ,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战争文化资源中挖掘出富有时代内涵的民族精神 ,塑造富有时代特征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观念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