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93年9月1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在此之前,巴以已签署了相互承认的协议。国际舆论认为这是巴以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性突破。巴以冲突复杂的历史背景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在中东地区的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  相似文献   

2.
吕德胜 《中国民兵》2012,(12):58-59
巴以问题是中东最深、最根本的冲突之源,但巴以冲突似乎也成了人类文明史上一道至今无解的难题,双方始终难以摆脱“以暴易暴”的怪圈。  相似文献   

3.
严格意义上讲,埃及海军不属于中东海军力量范畴,但在中东地区被认为是重要的“参与者”。像以色列海军一样,在中东地区,凡是由巴以冲突引起的任何有海军冲突的地方,都会有埃及海军的出现。在过去10年里,埃及海军在质量上得到了明显提高,水面战斗能力好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对此,埃军总司令莫哈·玛米什中将曾表示说: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10月7日,第四次中东战争50周年之际,巴以新一轮大规模武装冲突爆发,冲突已经持续至2024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截至2024年1月,冲突已经造成加沙地带超2万人死亡、近6万人受伤。本轮巴以冲突是半个世纪以来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爆发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其对加沙乃至中东地区的局势都将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朝鲜核危机是冷战后朝鲜半岛地区对重大冲突事件管理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本文从国际冲突管理的角度,对第一次朝鲜核危机的发生背景、冲突的爆发过程、冲突的管理过程、冲突后的重建、冲突成功管理的原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美国已开始向中东地区集结各型战舰,剑锋直指伊朗。已经部署到位的有两个航母战斗群:一是2月份部署到波斯湾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二是正在南亚巡弋的“林肯”号航母战斗群。还有一个正在向中东地区开进的航母战斗群:5月2日启程离开母港——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前往中东地区执行作战部署任务的“企业”号航母战斗群。于是有人认为,一旦美国航母集结完毕,即可对伊朗动武。故近期以来伊朗军队一直在通过演习演练打航母的战法,并通过展示新式武器来企图慑制美军的行动。海湾大有山雨欲来之势。那么,伊朗军队反航母作战的能力如何呢?伊朗将以何种手段与美军强大的航母作战群进行对抗呢?  相似文献   

7.
《兵团建设》2006,(3):40-41
连日来,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像伊拉克战争一样,伊朗核危机一旦摊牌,对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将不可避免。伊核危机的由来是什么?伊朗缘何铤而走险?伊核危机如何牵动着大国博弈?伊核局势可能会出现哪几种前景?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瞭望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8.
在充满新一轮军备竞赛的中东地区,伊朗的军费开支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而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外债负担沉重等又将使伊朗政府更多地关注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放慢军事建设步代,从而使伊朗90年代中后期的军费开支呈现一种低水平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3,(20):20-22
伊朗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世界强国,今天仍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从美国在中东最坚定的盟友之一,急剧转变为在中东最强硬的对手,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邪恶轴心说”出炉以及伊朗核计划被披露之后,美伊两国曾处于战争边缘状态。2013年6月,被认为是温和派代表人物的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后,伊朗首先伸出了橄榄枝,改变了艾哈迈迪·内贾德任总统期间比较强硬的对话政策,而是不断释放出愿与美国和西方接触和对话的信息,为改善对美关系开启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0.
于雷 《国防科技》2002,(1):75-78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自杀式”爆炸、导弹袭击事件接二连三,世人企盼的巴以和平梦想再次被枪炮声击碎。为什么巴以恩怨难了?和“谈”难和?纵观巴以冲突的历史,不难看出其症结之所在。 最棘手的后遗症——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几次中东战争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中东战争的产物,也是阿以冲突迟迟得不到全面和彻底解决的一道难  相似文献   

11.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24):54-55
11月下旬,美国情报高层纷纷透露,近几个月来,10多名中央情报局驻中东地区的情报人员被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情报机构先后抓获,并可能已被处决,导致中情局在中东地区的情报网络遭受重创。一石激起千层浪,外界对中情局中东情报行动给予了高度关注,就此揭开了此次中情局间谍网络被破获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2.
当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以美国为首的武装力量是否会以伊朗核问题为借口对它发动军事进攻的时候,伊朗方面毫不示弱。“伊朗不是伊拉克。”这是伊朗国防部长沙姆哈尼在面对世界上最强大军事机器发出的威胁和警告后的表态。伊朗的强硬态度不仅仅表现在口头上,其最近进行的大规模、长时间、各军兵种联合行动的军事演习也展示出它的作战决心和周密的作战预案。伊朗的确不是伊拉克。它是中东地区的“大块头”,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积相当于伊拉克的4倍,综合国力也是海湾地区最强的。近3年来,伊朗经济发展在中东、海湾地区是比较突出的,经济年增长率超过5%。随着伊朗经济的迅速发展,伊朗军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伊朗核僵局的底线 关于伊朗的核僵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与伊朗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伊朗民众也纷纷表示,不担心美国随时可能的攻击。一位在美国研究国际问题的伊朗学者认为:与伊拉克不同,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在战争威胁面前,伊朗民众只会更加团结;伊朗不论面积和人口都是伊拉克3倍以上,并且已经拥有可以攻击以色列和美军的中程导弹;伊朗与欧洲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英法德积极斡旋核危机就是证明。根据伊朗与英法德3国达成的协议,伊朗已经如期中止  相似文献   

14.
正中东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得中东地区的军贸市场的格局和发展不同于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东地区的战争和冲突不断,带来武器需求的增加,从根本上刺激了该地区的军贸市场,该地区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军品贸易进口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博弈过程定量化分析方法的不足,调整冲突消解图模型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核危机博弈分析。提出冲突消解图模型分析流程、相关定义和矩阵表示方法;以1969年爆发的中苏核危机为背景,基于历史数据构建核危机冲突模型,应用矩阵表示算法分析博弈状态演化过程;引入博弈政策和军事能力两类模型参数,调节参数进行博弈模型敏感性分析;应用联盟分析方法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决策者联盟及其对国家关系演化的影响;根据模型数据分析结果,总结相关结论和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冲突分析方法适用于核危机管控研究,采用与军事实力相匹配的策略在危机博弈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至此,本系列文章终于来到了开篇以来的最高潮部分。黎巴嫩、也门、伊拉克、伊朗、沙特、阿联酋;真主党、胡塞、伊拉克人民动员力量(PMU)、革命卫队、海湾联军、中东美军……以上这一切国家与势力博弈的中心和目标,都是那个位于风暴之眼的地区——巴勒斯坦。真主党的准备、胡塞的奋战、PMU的夺权、伊朗的布局这一切的努力都将汇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个热点之下最阴暗的“点”,如今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在切实地改变着整个未来中东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中东地区成了美苏两国争夺的中间地带。冷战期间,中东地区发生的五次大战和数不清的军事冲突的背后几乎都有美苏博弈的影子,或者背后支持,或者通过代理人打仗。冷战后,欧洲竞技场的美苏较量落幕。美国这个剩下的惟一超级大国开始调整其全球称霸战略的重心,从欧洲向亚太方向转移。随着中东地区强国伊拉克侵蚕科威特,美国不得不将其关注的重点放在中东地区。此后,随着美国旁若无人地插手中东地区内部事务,中东地区的安全开始动荡,中东的博弈日益变得诡谲,让人有些琢磨不透。正如中国俗语所言,看不清,理还乱。总体看,中东地区矛盾冲突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2010年2月19日,伊朗海军自主研制与建造的首艘驱逐舰“贾马兰”号正式下水,两天后便参加了伊朗海军在波斯湾水域组织的海上综合演练。伴随着伊朗核危机的愈演愈烈,伊朗海军如此高调地公布“贾马兰”号驱逐舰下水与官方的海上综合演练,一时引起国际媒体的竞相猜测,有云该舰是采用上世纪70年代的过时技术,有云仿自外国军舰,然其作战性能到底如何,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9.
中东,这个全球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如今成了诸多地区和国家的各种势力、各种派系、各种政治人物“斗狠”与角力的舞台。围绕伊朗核问题,美国航母舰队兵发波斯湾,海湾上空战争空气凝重;而做梦都想把伊朗“从地球上抹去”的以色列,执意采取军事行动打击伊朗核设施,把伊朗先“从地球上抹去”。  相似文献   

20.
3月14日,以色列部队包围并强行闯入了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杰里科的一座监狱, 逮捕了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简称人阵) 总书记艾哈迈德·萨阿德等人,并将其关押在以色列监狱进行审判。事件发生后,巴勒斯坦许多城市发生了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抗议示威活动,并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劫持了多名西方人质。人阵军事组织发言人发表谈话,发誓进行报复。以色列劫狱事件不仅使巴以矛盾激化,冲突升级,中东局势恶化, 亦使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