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热爱中国的文森特·莱伯文森特·莱伯(RevVincentLebbe),是一位出生于比利时的天主教神父,汉名雷鸣远,洗名味增爵。1901年来华传教,1927年加入中国籍。九·一八事变后,他心系国难,全力从事救国事业。长城、绥远抗战,皆捐资捐物,并率子弟...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敌、英勇奋战,历尽艰辛,坚持不懈,长期独立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钳制与消灭了大量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到1945年苏联出兵前,与日伪军作战数万次,使日军在东北死伤17万余人,伪军死伤5万余人。抗日联军也付出了3万余人的代价。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从战略上配合了全国抗战,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抗日战争史的起点应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国内出版发表的有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抗日战争史的论著,以及国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几乎都把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算作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从而把“七七”事变的爆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到抗战全面爆发,即局部抗战期间的6年中,面对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态势,中国海军以强烈的危机感积极进行整军备战,不仅制定各类防务和作战计划,还艰难地开展舰艇等装备及配套设施建设,组织舰队的实战操演,为之后海军参与抗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1 92 8年 6月 ,张学良主政东北以后 ,从整顿东北军事力量 ,开发东北富源 ,振奋民族精神 ,促进满蒙一体及东蒙稳定与发展等方面入手 ,全面加强东北边防建设。后虽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而中断 ,但东北边防建设仍取得了一定成绩 ,特别是沉重打击了日本侵华稳健派侵略满蒙的阴谋 ,并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坚持抵抗三个多月奠定了基础。由于东北边防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失误 ,加上国内政治原因 ,终于给日本侵华激进派以可乘之机 ,东北地区便迅速沦亡。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铁路担负着向各战场输送军队及军需品,抢运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到后方,保证外援物资的输入等繁重任务。从七·七事变到武汉沦陷的一年零三个多月,是铁路运输最繁忙的时期,军事运输几乎全部依赖铁路。武汉失守后,中国铁路丧失大半,交通运输重心才不得不由铁路转移于公路和水路。故前中国铁路建设与军事运翰的准备工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把反共作为首要任务,九·一八事变以后,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革命根据地进行长达数年的"围剿",把大量资金用于内战,严重影响了铁路建设,造成铁路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德、意法西斯先后挑起的局部战争而逐步扩大为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战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战争是日本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步骤。日本侵华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9月2日签字投降为止,整整延续了十  相似文献   

8.
杨杰将军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战略家,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他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材,为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作出过重要贡献。抗日战争开始后,为联合中苏两国共同反对日本的侵略,争取抗战的国际援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以惊人的洞察力揭示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科学地预见到战争的结局。在反对独裁和内战政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史学界一些人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应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或1937年“七·七”事变。虽然这两种说法在起点时间上不一致,但他们的基本论据是一致的:认为第二次世界战与第一世界战所处时代不同;二战前两大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没有  相似文献   

10.
“七·七”事变55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7月28~30日,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北京研究会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的“七·七”事变5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地区和外省市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学者4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卢沟桥抗战与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主题展开争鸣和讨论,使不少学术问题的研究深入了一步。  相似文献   

11.
王友 《政工学刊》2005,(8):17-19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便逐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加之日本土地狭小、资源贫乏,决定了他们把争夺国外特别是亚洲邻国的市场和资源,视为头等重要的事情。从1874年日本入侵我国台湾开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的71年时间里,日本通过武装侵略和经济侵略,从我国掠走了巨额财富。不仅如此,其肆意破坏造成我经济损失惨重、生产停顿,满目疮痍,城乡成为一片废墟。特别是二战期间,日军对我国的经济掠夺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日本对我资源的掠夺“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我国东北130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其后又占我华北、中原、华南大半领土,将我大好…  相似文献   

12.
李新市 《政工学刊》2005,(10):18-2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加快,中国人民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倡导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宣告了中华民族规模空前的救亡图存伟业的开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后,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畏强敌,挺进敌后,开辟根据地,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军各部队发挥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迅速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政治上和思想上保证了官兵思想觉悟和战斗力的提高,推动了民…  相似文献   

13.
王振德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以下简称《中国战场》),是一部专门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的史学专著。《中国战场》记叙中国人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揭开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开始,1937年7月7日中国军民进行全面反法西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开辟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经战略相持阶段,到1943—1945年中国战场反攻作战,及至日本投降这14年的历史。作者在篇章结构的安排和内容的选材上,始终把握两点:第一,第  相似文献   

14.
从若干材料看我军在抗战中的主力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党政府政策的重点还放在反对日本侵略者身上”。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评价。在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其军队在日本侵略军局部性进攻面前,不但不坚持抗战,反而在日本侵略军大规模“扫荡”解放区战场时,乘机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军事磨擦,破坏抗战团结,削弱抗战力量,因而,国民党的抗战地位和作用也随之不断下降。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从“九一八”事变起,就坚决主张抗日,组织东北抗日联军,积极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芦沟桥事变后,又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实行由国内阶级战争到民族解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后,到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和3日,德国分别向俄、法宣战,4日,英国对德宣战。6日,奥匈对俄宣战,23日,日本对德宣战,前后不到两个月就全面爆发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却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燃起第一把侵略战火,到1935~1936年意大利武装侵略阿比西尼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再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6.
持久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总方针,对于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仅就国共两党在持久战战略方针问题上的异同点,作一比较。一、持久战战略方针的形成,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早在全国抗战爆发前,毛泽东等人就提出了持久战的思想。1935年华北事变后,在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丰台宛平城内,馆内近万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全面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进行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伟大卫国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  相似文献   

18.
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注重飞行人员的培养,利用孙中山创办的广东航空学校培养飞行人才。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选派了部分红军干部到新疆学习航空技术,并利用国民党内地航校公开招生的机会选派干部前往学习。延安时期曾试办过航校,但终因条件不足未能办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办了第一所航空学校一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培养了大量的飞行人员,为创建人民空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杨虎城,名(?)号虎臣。西安事变前夕,杨虎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第17路军总指挥。 与张学良联手对蒋介石采取兵谏行动,杨虎城决非一时意气所为,而是其成熟的政治和思想主张所致。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深重的民族危机就激发了杨虎城心灵蕴藏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1933年3月,闻知日军向热河进犯,杨虎城坐不住了。他一身戎装,气宇轩昂地赶到石家庄面见蒋介石,慷慨陈词,请缨抗战。 然而,杨虎城受到蒋介石的冷遇。 此后,愤于日军的疯狂侵略,杨虎城又多次致电蒋介石要求将第17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民族雪耻。但请战之电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直到1935年元月,蒋介石才来了作战命令。不过,不是抗日的命令,而是围剿红军、打内战的命令。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干部的教育工作。华北抗日根据地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大力开展颇具特色的干部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革命干部,直接为华北敌后抗战乃至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输送了人才,同时也为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准备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