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甜甜  闻舞 《环球军事》2011,(24):52-53
今年12月7日是珍珠港事件爆发70周年。1941年12月7日早上7点55分,183架日本舰载机偷袭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的8艘战列舰中5艘被击沉,3艘受重创,全部丧失了作战能力。这次偷袭造成美军40余艘舰艇或沉没或毁坏,陆海军飞机250架被摧毁,人员伤亡超过3700人。  相似文献   

2.
珍珠港事件中美军受创战列舰的下落邓沛众所周知,1941年12月7日爆发的珍珠港事件中,由于日本海空军主力的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在近半年之内几乎丧失了战斗力。据美国珍珠港事件联合调查委员会公布的《珍珠港事件调查报告》载,太平...  相似文献   

3.
1944年2月,美军中太平洋第5舰队采取突然闪击战术,袭击了日军驻守的特鲁克岛,为美军太平洋战略反攻铺平了道路。此战,由于美军准备充分,战术得当,使特鲁克岛成了日本人的“珍珠港事件”。  相似文献   

4.
1939年10月15日凌晨,英国海军的“皇家橡树”号莫名其妙地爆炸沉入海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损失的第一艘战列舰。主力战舰被击沉在自家的军港里,833人死亡,这起比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早了整整两年的事件后来被比作“英国珍珠港事件”。是谁颠覆了英国海军引以为豪的“皇家橡树”号呢?直至战后,人们才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王霄 《环球军事》2004,(24):52-54
"托拉、托拉"是珍 珠港事件中日特攻潜艇发来的电码,意为"我偷袭成功"。至于珍珠港事件中日本水下攻击部队的全部真相,或许和最后一艘微型潜艇一样,还沉没在我们未知的大洋深处。而一张著名战争照片中的一处并不起眼的阴影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兴趣。依据科学的推理,我们再现了当时的过程。这就是来自水下的"托拉、托拉"!--编者  相似文献   

6.
1941年 12月 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这一事件,不仅对日本、对美国,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这一事件,国内外政治家、军事家,特别是史学界的研究者们,至今仍在进行激烈的争论。虽然观点各不相同,但都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即“魔术情报”与珍珠港事件的关系问题,就是说罗斯福是否从“魔术情报”中预先知道了日本要进攻珍珠港 ?一   1940年 6月,纳粹德国打败法国后,罗斯福批准国务卿海科德尔·赫尔与日本大使进行会谈以解决两国间的分歧。同时,也指令美国陆海军情报…  相似文献   

7.
宗霁 《宁夏科技》2001,(9):91-91
1941年12月7日,这是个令全世界为之震惊,令美国人世代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军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战,美国海军损失惨重。珍珠港事件的突然爆发,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都认为这种猜测有一定道理:珍珠港事件--美国总统罗斯福不仅事先知晓日本人的偷袭计划,而且佯装不知,以珍珠港内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舰被炸毁为代价,以求得歌舞升平中的美国人民被"震醒",并借此使国内强大的鼓吹"中立"、在欧亚大战的战火中做"壁上观"的保守势力无言以对,最终促使他主张的对日宣战被国会乃至国内民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闻舞 《环球军事》2013,(3):40-42
常言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在战争中,如果能先敌攻击,必然能占据一定的优势,而不宣而战,偷袭对手,虽然在政治上会失分,但却能最大限度地取得战略主动,获得极大的战果。而国土面积狭小,只讲军事不讲政治的El本人最喜欢的就是不宣而战,偷袭对手。历史上,日本几次大战都是不宣而战,先偷袭对手,比如甲午战争中对北洋水师,日俄战争中攻击旅顺。而日本偷袭的最成功之作莫过于珍珠港一战,此一役致使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实力一落千丈,让日本联合舰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占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二战中给美国带来巨大麻烦的日本潜艇技术和日本最早的潜艇居然都来自美国。日本的潜艇部队在二战时期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可是日本在潜艇的研制方面却大大晚于英、美等国。  相似文献   

11.
伯德 《军事史林》2004,(9):37-41
在日本北海道和绵长多山的堪察加半岛之间的北太平洋上有一个长达600英里的群岛.由于数量众多,日本人称它们为千岛群岛.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是择捉岛,其东部是长宽各6英里的单冠港湾.而这就是偷袭珍珠港的日本特混舰队的集结地.  相似文献   

12.
日本帝国为掠夺战争所需的石油和橡胶等战略物资,迫切需要打开通往东印度和南亚的海上通道,于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出动6艘精锐航母载着350架飞机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妄图一举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主力战舰,以给美国海军致命一击。此次偷袭,美国海军有5艘战列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布雷舰倾覆,2艘巡洋舰受重创,众多舰艇需要修理。位于夏威夷的美空军几乎全军覆没,美军阵亡2300人。由于美军及时打捞和清理,许  相似文献   

13.
偷袭悉尼港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06,(17):56-57
二战爆发前,日本潜艇的“狼群”战术在太平洋已小有战绩。日本潜艇偷袭悉尼港,虽没有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影响大,但对当时还没觉醒的澳大利亚人来讲可以说是当头一棒。此战后,澳军将两艘日本微型潜艇的残骸拼凑起来,辗转运往澳洲各地展出,不仅募得大批战争捐赠,而且使得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人意识到了战争的临近。不仅如此,日本人肯定没有想到英、澳也因此看到了微型潜艇的军事作用。此后,英、澳两军也苦练起了小艇特攻战术。  相似文献   

14.
罗森 《环球军事》2008,(2):56-57
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不仅通过偷袭珍珠港摧毁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甚至还一度占领了美国阿留申群岛西部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这是自1812年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以来失陷于外敌的唯一一块领土。为了国家的荣誉,美军迅速展开反击,经过一场惨烈的两栖登陆战,最终全歼了日本守军,并揭开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局部反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航母问世以来的赫赫战功,使人们常认为它属进攻性武器。诚然,德国最大战列舰是被英国航母所重创;日本偷袭珍珠港和英国偷袭意大利塔兰托海军基地造成的毁灭性打击,靠的是航母轰炸机;太平洋海战中日本舰队在中途岛的覆灭,主要也归功于美国航母。二战期间,一半以上被击沉的大舰是航母的功劳,从而使航母取代战列舰而成为海上霸王。实际上,航母的防御性功能隐而未彰,航母在二战中为侦察、搜索、护航、拦截、空中支援等所发挥的作用,同样是巨大的,只是它的攻防兼备特性被进攻性战果所掩盖。二  相似文献   

16.
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一次重大转折战役。战役中,美军以击沉日本4艘主力航母的巨大胜利,为珍珠港事件雪洗了灾难,而且以不可逆转的优势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主要得益于情报的截获和成功破译,胜负在开战前就已定局,难怪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在战后总结时说:在距战场1000海里的我的地下室里,已经筹划好了战局。  相似文献   

17.
同为二次大战中最优秀的潜艇部队指挥官,德国的卡尔·邓尼茨将军能够在大西洋之战中名噪一时,载入世界级名将之列,至今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而美国的查尔斯·安德鲁·洛克伍德将军,虽然在太平洋上取得了几乎不亚于邓尼茨的巨大结果,却无人为他树碑立传,到今天几乎是鲜为人知。 受命于危困之际 美国潜艇是在太平洋战争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参战的,虽然在珍珠港事件中,美国潜艇未遭灾难,  相似文献   

18.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在受袭之后,日本留在夏威夷水域的潜艇发现,美国人昼夜不停地赶工,尤其是美军在夜晚实施灯火管制的情况下仍旧加速维修和扩建工作。珍珠港是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核心基地,因此日本海军认为有必要对其实施再次打击。  相似文献   

19.
去年初,著名的纳瓦霍语密话传令兵中年岁最老的成员卡尔·戈尔曼在亚利桑纳州迪法恩斯堡安葬了。戈尔曼享年90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在美海军陆战队中服役,他是在太平洋战场服役的第一批密话传令兵之一。第一支密话传命兵部队组建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不久。当时34岁的戈尔曼已大大超过要当一名海  相似文献   

20.
1941年12月7日爆发的珍珠港事件,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指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机动编队中的“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瑞鹤”“祥鹤”等6艘航空母舰携带的360架战斗机、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发起突然袭击,使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在半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