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所谓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这条道路既不同于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又不同于现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实行私有化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2.
习主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深入学习和领会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的高度政治自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原 《中国军转民》2023,(23):53-55
把握历史主动的提出与运用是在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基础、根本动力、精神力量等方面继承的基础上,同时又对马克思世界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符合具体实际的创新性发展: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定位;第二,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实践主体;第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阶段性调整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目标。新时代新征程,国内外形势与挑战复杂多样,“逆全球化”错误思想潮流涌现。为此,要不断增强把握历史主动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一个科学界定,也是我们党第一次以“世纪”为尺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一)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以其真理的力量跨越地理边界和时代隔阂,传遍五洲四海并不断与时俱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深度参与了世界历史的理性塑造,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力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将不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将得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可以从四个角度对其内涵进行界定: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一系列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迥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又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则划清了其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姜辉 《政工学刊》2020,(3):82-83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更加生机勃勃,不断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强调,这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14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化,也是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伟大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进入了一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对于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凝聚着浓厚民族情感的庄严口号,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梦寐以求的神圣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政治追求。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但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时期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进行的中国第二次伟大革命的时期,也是成功地开辟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鲜明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旗帜;其精神实质,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其实践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需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标准确立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哲学或认识论领域,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标准的确立,是引导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诞生的逻辑起点:认识路线、思想路线的端正,为我们党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新时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实践标准的确立,标志着当代中国人从先验理性到实践理性的伟大转变,是人的进步的一个伟大环节。人的进步程度,在于…  相似文献   

14.
在 2 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普遍面临道路选择问题。在当代中国 ,虽然在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得政权后即已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代化道路之争 ,但由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特点、国际环境变化及与之相关的国际学术思潮和国内思想政治斗争背景 ,直到最近 2 0年 ,现代化道路选择仍是一个不断被提起的话题。江泽民同志最近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中指出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源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源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民族传统 ,因而具有历史的现实的充分依据和牢固基础。”立足于时代发展要求和中国实际 ,着重从…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作些分析:1.它提出了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2.它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和全面改革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3.它突破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不仅指导了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更是对中华民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锲而不舍把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事业推向新征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活的思想和科学内涵的具体体现和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在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中,陈云同志把“有利于人民”作为探索的首要条件,把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原则作为探索的重点,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作为探索的主要目标,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具有奠基意义的贡献。 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最初的探索,并取得了第一批丰硕的成果。在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人陈云同志,以他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和卓越才智,以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开创精神,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陈云同志的探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必须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离不开利益驱动和精神激励,这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方法。 一、利益驱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现阶段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革命热情和劳动干劲,从根本上说,都是来源于他们已经实现的和即将实现的物质利益。我们进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世纪,它以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而载入史册。二十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与十九世纪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十九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产生于欧洲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也在欧洲。二十世纪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转移到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伴随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而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