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克林顿自1993年上台执政以来,先后六次大动干戈地使用了多达500枚的“战斧”巡航导弹。1993年1月7日,美国以伊拉克在其南部地区部署导弹为由,向巴格达以南21千米处的一个核设施发射了4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6月27日,美国以伊拉克试图杀害前总统布什为由,向巴格达市内的情报局总部发射了24枚“战斧”巡航导弹;1995年9月10日,美国以迫  相似文献   

2.
四海传声     
美国对伊拉克的历次导弹袭击1993年1月17日,美国部署在海湾的军舰向巴格达以南约21公里处的一个核设施发射了4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据伊拉克报道,这次导弹袭击井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20日,巴格达当地时间9时25分,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划过天空,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当日,美国海军6艘舰艇发射了45枚“战斧”巡航导弹;美国空军2架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投掷了4枚GBU-28激光制导炸弹.在整个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连续实施高强度、全天候、全纵深的精确打击,日平均投掷精确制导武器450枚,共投掷精确制导武器19948枚,约占投掷弹药总量的68%,达到了历次局部战争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4.
《国防》2005,(10)
2003年3月20日,巴格达当地时间9时25分,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划过天空,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当日,美国海军6艘舰艇发射了45枚“战斧”巡航导弹;美国空军2架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投掷了4枚GBU-28激光制导炸弹。在整个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连续实施高强度、全天候、全纵深的精确打击,日平均投掷精确制导武器450枚,共投掷精确制导武器19948枚,约占投掷弹药总量的68%,达到了历次局部战争的最高记录。精确制导武器按运载平台分为机载、舰载、陆基(车载)武器,具有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杀伤威力大、总体效能好等优点。它在现代战争…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斧”式导弹瞄准巴格达,却不可思议地落入伊朗境内;目标明明锁定基尔库克,结果土耳其挨炸。原来,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使“战斧”式导弹无法正确接收卫星传输的数据。战后,美国开始担心,倘若在未来战争中其卫星遭受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6.
罪恶足迹“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逃避战略武器控制协议的产物,是美国现有的三种战略巡航导弹的典型代表。它于1972年由美国海军研制,1983年具备初始战斗能力,1991年首次参战并一举成名。海湾战争第一周,美军就向伊拉克发射了230枚“战斧”导弹,对伊拉克的化学武器设施、发电厂、变电站、指挥控制设施等高价值目标进行了成功的打击。是在空战初始阶段用于打击巴格达市区  相似文献   

7.
耿海军 《国防科技》2001,22(12):44-49
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短短八年,美对伊拉克、波黑、阿富汗、苏丹、南联盟等地共进行了八次军事打击,而每一次都是以“战斧”开路,累计发射总数1000余枚,其数目之大,令人惊叹。那么,美军为什么如此钟情“战斧”?“战斧”频频出手,其威力究竟如何?“战斧”难道真的不可战胜吗?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斧式导弹瞄准巴格达,却不可思议落入伊朗境内;目标明明锁定基尔库克,结果土耳其挨炸。原来,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使战斧式导弹无法正确接收卫星传输的数据。战后,美国开始担心,倘若在未来战争中其卫星遭受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03,(12):37-38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斧式导弹瞄准巴格达,却不可思议落入伊朗境内;目标明明锁定基尔库克,结果土耳其挨炸。原来,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使战斧式导弹无法正确接收卫星传输的数据。战后,美国开始担心,倘若在未来战争中其卫星遭受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中 美国的心理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军“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嗤嗤”声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划破了巴格达黎明前寂静的夜空。美英等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拉开了帷幕。回顾美国在准备这场战争的过程中,实施经济动员、联盟动员、科学技术动员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政府为赢得这场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旨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的胜利,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心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的尖端武器系统中,“战斧”作为巡航导弹系统,在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中得到了实战检验。战争一开始,它就准确地摧毁了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设在巴格达的通信大楼(美国恐其为伊拉克所利用)和伊拉克的军事指挥部门;  相似文献   

12.
胡有才 《国防科技》2004,(11):66-67
2003年3月20日凌晨,正当人们还在预测美军会在哪个“月黑风高”之夜袭击伊拉克时,2架F-117A“夜鹰”隐形战斗机从位于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起飞,穿透重重夜幕,直奔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在伊军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向其总统萨达姆的临时住处发射了4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从而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美军这次出人意料的空袭所使用的手段正是其首创的、并在历次战争中屡建奇功的“隐形精确战”。所谓“隐形精确战”,主要是指综合利用隐形作战兵器、精确制导弹药和信息战手段等,作战中隐形于敌,在己方不被对方发现的情况下,对对方进…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2月16日,美、英两国以伊托克当局阻挠联合国武器核查为由,向伊拉克境内发动了没有最后通牒的“沙漠之狐”空袭行动。美国海军“企业、“卡尔·文森”两个航母战斗群20余艘舰艇作为这次打击行动的中坚力量,在4天的空袭中共出动战机600余架次,发射“战斧”巡航导弹325枚。海湾战争之后8年,美军再次将一批有效使用期将尽的弹药淋漓尽致地挥洒在伊拉克上空,仅海空军发射的400余枚“战斧”价值即已超过5亿美元,空袭共造成伊拉克62人死亡,大部分军事战略设施被毁或受重创。  相似文献   

14.
北约舰艇发火美国东部时间1999年3月24日,美国海军停泊在亚得里亚海上的“菲律宾海”号导弹巡洋舰,率先向南联盟发射了“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拉开了打击南联盟的序幕。第二天,美国海军“冈萨雷斯”号导弹驱逐舰也向南联盟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3月26日,英国“辉煌”号攻击型核潜艇发射了1枚“战斧”巡航导弹,参与对南联盟的军事和民  相似文献   

15.
弹道导弹以其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而广受世人瞩目。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弹道导弹部队在空、海军及地面部队均表现不佳、无所作为的情况下大出风头,不仅牵制了联军大量的空袭兵力,而且向以色列发射弹道导弹42枚,向沙特和其它海湾国家发射弹道导弹46枚,其中还有1枚“飞毛腿”导弹击中沙特宰赫兰市一座美军兵营,造成美官兵28人死亡和100多人受伤。令联军部队和以色列闻“弹”色变。 但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除了偶尔能  相似文献   

16.
巴格达时间2003年3月20日凌晨5:30左右,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呼啸着从停泊在波斯湾的美国海军“考佩斯”号巡洋舰前甲板上腾空而起,耀眼的光芒划过长空,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终于按耐不住,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也不顾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反对,悍然对一个主权国家——饱经战争和制裁之苦的伊拉克发动了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伊拉克军队经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沉重打击以及被长达十年的制裁,实力大为下降,在本次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天空几乎是美军飞机的天下。在这种情况下,美军的飞机在作战时,大多以对地攻击为主。美军的几种对地攻击武器大显神威。 “战斧-3”巡航导弹 “战斧”导弹成名于第一次海湾战争。随后,美军结合实战经验又进行了一番改进,增加更先进的军事技术,从而研制出更加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战斧-3”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战斧-3”采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使巡航导弹直接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弹头     
碳纤维弹头在新武器中,有一些已经实际使用,碳纤维弹头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作战开始后,从游弋在红海和波斯湾的美国作战舰艇上向伊拉克发射的“战斧”式导弹的多数都是碳纤维弹头。这些导弹集中射向巴格达周围的7个发电厂和变电、送电设施。当导...  相似文献   

19.
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一种新的空袭作战样式——导弹精确空袭战已逐渐形成。战果表明,巡航导弹既具有精确打击能力,又有高效费比和低空袭风险,是对严密设防的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首选武器。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战斧”导弹曾10次参战,发射的导弹总量累计达 1700枚以上,更是巡航导弹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0.
日新月异的巡航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肮导弹是指大部分航迹处于“巡航”状态,即处于用气动升力支撑其重量,依靠弹上发动机的推动而克服前进阻力,以近似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导弹。现有的反舰导弹以及大部分战术空地导弹均属于巡航导弹。巡航导弹是一种可以利用空中、陆地、海上和水下多种平台从敌防区外发射,对各种目标实施超视距打击的精确制导武器。美国的“战斧”是巡航导弹的典型代表,于1972年开始研制,1983年服役。自1991年首次扬威海湾以来,多次用于攻击伊拉克、波黑塞族和打击阿富汗、苏丹的恐怖主义分子基地。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亦向南联盟发射了数百枚巡航导弹。纵观巡航导弹的参战史,可以看出巡航导弹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