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身材单薄,但百炼成钢,数次参加各类军事比武;他学历不高,但妙招不少,10年带出百名优秀士兵;他是领导眼中的"超"能队长,是战士身边的"三心"队长。他就是大连边防检查站监护大队五中队中队长陈超。迈进大连边防检查站监护大队五中队的大门,耳畔传来嘹亮的口号声。每天清晨,中队长陈超都要带领着战士们进行体能训练,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脑子里永远有任务,肩膀上永远扛责任。"这是陈超对自己这身橄榄绿的承诺。  相似文献   

2.
谁都想有一个轻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然,这种轻松不是放松,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轻松和愉悦。但据调查,很多战士感到在连队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作为带兵人,该如何面对这一问题,营造一个让战士轻松的环境?做一个自信的人———自信是营造轻松的“特效剂”战士都愿意自己的带兵人是个强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带兵人自信的大小决定着部属信心的强弱。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一)落实规定有魄力。果敢机敏、指挥若定的领导,会对战士产生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反之,如果遇事举棋不定、人云亦云、患得患失,战士就会感到领导信心不足、没有底气,工…  相似文献   

3.
在下部队走访时,听了两起“摆平”的故事。一是某连战士小周不假外出被纠察。连队主官不是据实向领导汇报,反而在该战士的“请求”下,拍胸脯帮他“摆平”,假称该战士已经请假,外出是为了看病。如此几次,导致该战士多次私自外出,而被机关行政看管。另一起  相似文献   

4.
某场站警卫连新战士王锦锋,小名叫小旦。入伍后,战友们根据谐音都叫他“王小胆”。说他胆小,他还真“胆小”,路上看到个士官,马上让到路边,来一个标准的军礼;战友小赵请他到小店去“干一杯”,他不敢,说怕挨批评;外出时战友请他去“聊天”,他也不敢去,说怕受处分,最后气得战友直骂他不是男子汉。  相似文献   

5.
勤想事,就是要站在本级党委领导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考是成功之母,善于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如今,有的机关干部思想懈怠,不愿意想事,大事想不来,小事不愿想,懒于动脑筋,领导怎么说他就怎么做,领导不说他就不动,你决定我去干,满足于完成任务。有的工作没有思路、没有特色、没有建树,热衷于平平安安占位置,忙忙碌碌做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就是不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某 连战士黄小青 ,因多次“顶撞”领导 ,被战士们戏称为 :小青黄瓜一根———浑身是刺。黄小青曾因留长发 ,被领导几次批评 ,可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依然不及时理发。这天 ,排长集合全排讲了理发的事 ,并说各班检查理发不合格的由李班长给重新理合格。结果 ,到最后全排人员只差黄小青一人头发不合格。小黄明知自己头发不合要求 ,却卧床说感冒发烧头痛得厉害 ,现在不能理发。指导员得知情况后 ,叫军医一同去看黄小青 ,给他测体温、服药。并对小黄说 :“有病要先治病 ,但病好了 ,必须把头发理合格。”指导员走后 ,小黄觉得测体温…  相似文献   

7.
"憨牛"有句话常挂嘴边,"战士的肩章就像牛梭,唯有不断向前用力,才能耕好地,才有价值"。四级军士长刘伟平,空降兵某部新闻报道员,话不多,但16年笔耕不辍。新兵入伍时,一篇思想汇报他三天愣是没写出来,被指导员批评时却满脸傻笑,战友们说他"傻憨"。"傻憨"不傻,受刺激后立志笔耕成才。新兵伞训,"三肿三消"的疲劳没有阻挡他的埋头苦读、奋笔疾书。会议室成了他学习拼搏的"战场",新兵连结束时共在团小报上了3个豆腐块。初露锋芒后刘伟平被选入师当报道员,虽每天  相似文献   

8.
调查表明 ,在一些基层单位 ,发生违纪的战士 ,占较大比例是领导事先没想到的战士。实事求是地讲 ,违纪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要求领导者都能想到 ,是不客观和不现实的。但有些事件是应该想得到的。应该想到的而没有想到 ,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的而没有采取预防措施 ,确有深究其原由之必要。(一 )作风飘浮 ,缺乏对战士足够了解。有的基层干部工作标准不高 ,官僚主义严重 ,不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缺乏对战士的深厚感情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离兵现象。表面上看与战士朝夕相处 ,但实际上不了解战士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社会经历、理想…  相似文献   

9.
提到老夏,从艇上的战士到大队的领导,无不竖起大拇指。不知是在艇上训练所致还是天生黝黑,下面的战士给他取了个绰号"夏油锅",而年轻一点的战士则亲切地称他"老夏"。老夏何许人也?老夏真实身份,乃南海舰队某快艇支队某登陆舰的枪炮班长,夏友海。老夏生长在农村,有着农村人的淳朴和风趣。别看他憨厚,可他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方面却是能手,也有人恰当地称之为"夏教授"。想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下去,就要耐得住寂寞。老夏经常对班里的战士说:"枪炮的保养要求很严格,在拆卸安装的时候必须按步骤排列、零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 ,与几位政工干部切磋思想政治工作技艺。一位被树为标兵的指导员的话激活了这次讨论的兴奋点。他说 ,如果说我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的话 ,那就是善于倾听战士的心声———别人听不到的话我能设法听到 ,别人不愿听的话我能耐心地听下去。一名刚探家归队的战士在熄灯后声泪俱下地向他诉说家中的不幸和个人的苦恼 ,他一听就是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名战士心情平静地回去就寝 ;一名有精神病史的战士 ,一天到晚总是神经兮兮的 ,连队许多人都烦他 ,可指导员不烦 ,经常找他聊天、下棋 ,直到这名战士平安地退伍……。与这位指导员相…  相似文献   

11.
学习训练中他像战士的"师长",工作生活中他又像战士的兄长,孙云龙辛勤培育着战士,倾心呵护着战士,跟着这样的班长干,战士们有奔头。他个子不高,为人憨厚,以连为家,责任心强。他入伍7年来,担任5年班长,带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士兵。凭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他用一腔真情来换取战士矢志军营的真心,带出了一个又一个钢铁般的战士,他就是71407部队五连一班班长孙云龙。孙云龙常讲:"带兵即带心,只有真情付出,战士才会一心一意跟着你干,在战士迷茫时点燃一盏灯,失意时撑  相似文献   

12.
一忌当众谩骂。有意识地当着大家的面数落战士,让其当众“丢脸”、“出丑”,不少基层干部认为这样做是让战士长记性,永远记住这个教训。但他们没有想到,人是有自尊心的,伤了自尊心就等于污辱了人格。战士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就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对干部不满,产生逆反心理,给官兵关系蒙上阴影,增加管理教育的难度。二忌一味批评。在管理教育战士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总感到,多批评是对战士的严格要求,这是步入了教育误区。其实,战士可塑性强,需要赏识、赞扬和激励,给战士工作上的动力。若一味地去批评战士,久而久之,战士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那些不听话的战士,"大熊"班长也不说太重的话,总企图通过柔和方法去感化他们,执着得有点"傻"。"班长,你太傻了!你是班长,该批评就批评!我又不是不听!"小张这个"刺头兵"能对大熊认错,可真是来之不易。"大熊"是广空某场站养场班班长吴威雄的外号,小张是他班里的兵。大熊带兵有自己一套:软磨不硬泡。对于那些不听话的战士,他也不说太重的话,总企图通过柔和方法去感化他们,执着得有点"傻"。  相似文献   

14.
正他在与贩毒分子作斗争时果敢机智;他不仅是战士的好班长还是"白衣天使"。全站官兵,无论是领导还是战士,都戏称他为"金刚葫芦王"。魏金刚,河南驻马店人,2008年12月入伍,武警下士警衔,现任文山州公安边防支队八布边境检查站二班班长。高中毕业后的魏金刚,应征来到了"三七之乡"文山,开始了他的"绿色军装梦"。刚入营,虽然有种种不适,但是在后面的训练当中,他加倍努力,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自己"开小灶",刻苦训练,很快便成了新兵当中擒敌和战术课目的佼佼者。2009年4月,新兵下单位被分配到机动分队  相似文献   

15.
96121部队上等兵张振忠,2010年12月入伍,自幼爱好书法和绘画,2006年开始接触篆刻,拿起了刻刀和印石就爱不释手,一心陶醉于方寸印章之间。入伍后,他成了一名光荣的火箭兵,正赶上军营文化建设的春天,部队领导积极满足战士精神文化需求,热心为战士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建设书画展室、订阅文化报刊,鼓励官兵学习书画篆刻。在日常训练工作之余,小张认真研读《书法报》《篆书字典》,练习切刀、冲刀技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32岁还没成婚的大龄青年,他被战友们笑称是哨所剩男;作为一个入伍14年的老兵,他被战士们称呼为班长;作为一个富三代,他选择坚守边关14年。  相似文献   

17.
“经我厂测定,你设计组装的电视机,性能稳定,符合轻工部颁布的标准。”驻地某市电视机厂的一张大红技术鉴定书摊在战士梅斌的面前。终于成功了!梅斌高兴得跳了起来。梅斌入伍后,参加了连队开办的“无线电学习班”。一天他到一个分散点去会老乡,看到分散点由于人少,上级没有配发电视机,便萌发了自己设计组装电视机的念头。从那时起,他把每月节省下来的  相似文献   

18.
“老官”更要常“烧火”那生海某部担任战备值班,十几个战位、百余名于部战士。每到盛夏便大汗淋漓,需解决十几台电风扇。尽管呼声不绝,但有关领导就是不予重视,拖了又拖,致使干部战士牢骚满腹,把去机房值班戏称为去“武汉”(捂汗)出差。适逢“班子”调整,来了两...  相似文献   

19.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 ,曾经遇到过一些“特殊”战士。如黑龙江籍战士王兵 ,入伍前有劣迹。为逼父母给钱 ,他竟将匕首扎入掌心 ,让滴出的鲜血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入伍后 ,他经常私出营门 ,三天两头动拳头 ,人称“刺头兵”。为了“镇住”连队干部 ,他挽起衣袖 ,用烟头将胳膊烫得滋滋冒烟 ,还威胁说 :“在家时父母地都打过 ,今后谁要跟我过不去 ,就别怪我的拳头不给面子”。一天深夜 ,他脱岗跑到山上弹吉它 ,查哨的我在哨位等他回来 ,问他上哪去了 ,他撒谎说 :“肚子‘闹革命’ ,跑到营房外的昼夜餐馆吃面条去了。”我了解情况后 ,再追问他 ,他嘲…  相似文献   

20.
现任驻鄂某红军团政委的尚邦君,第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对战士好,对干部“差”。政委是管干部的,他怎么能对干部差呢? 哎,你别说,这还真有点。随便说两件事你就知道这种说法不是没有根据。2002年,政委去检查在外进行实弹射击的炮兵营,快到阵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去河边提水的战士小姚,政委便停车招呼小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