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以互联网与新能源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成为学术界和经济界研讨的热点问题。文章简要阐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动因和主要内容,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等领域的潜在影响,并从把握战略机遇、赢得工业革命主导权、攻克关键技术群、抢占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先机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军事工业思想是在 1 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对世界军事经济领域影响不断增强 ,以及面对西方列强入侵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不断奋起觉醒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在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中 ,“立足于外购 ,还是自立于制造“的争论是一逻辑起点 ;“如何制造兵器”的讨论是近代中国军事工业思想的主线 ;对“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的转化”的思考则物成了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14,(9):11-16
按:素有我国高端智库之称的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继去年成功推出我国首部军民融合发展年度报告后,今年又推出我国第二部《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该《报告》既包括2013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总体状况,也包括全面推进军民融合相关改革、军事能力建设中的军民融合、民参军、区域性军民融合发展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还包括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世界军民融合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本刊先期节选报告的第一章:"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概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军事著作在语言体例、逻辑概念梳理、形象描述等方面虽然存在较大差异,是两类军事文明的产物,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中西方军事学的基本核心问题,如重视将帅、灵活多变、集中兵力、以攻为主、重视精神因素等等,可以说是旨趣一致、异曲同工的,数几千年来也是一脉相承、互相贯通的。这种一致与相似,远远胜过所谓的“差异”与“对立”。充分认识中西方军事学的这种同一性,有助于理解中西方军事思想文化中那些超越时空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能源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柱,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转型的一种战略型技术。文章首先阐述了军事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和要求,探讨了美国在军事能源转型中的主要做法和启示,从理念和技术两方面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在推动军事能源转型中将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军事历史》2003,(1):30-32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英三国军事合作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事件,是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中国军队第一次走向世界军事舞台,同西方军事大国开展军事合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全世界树立了以弱胜强的英勇形象,进而确立了战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合作成功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团结抗敌、共赴国难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一、中国政府联合美、英抑制日本的最初努力“八一三…  相似文献   

7.
从18世纪开始直至今天,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革命。18世纪,蒸汽机的诞生,宣告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来;19世纪,由于电力工业系统的建立,带来工业电气化,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下半期,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发第三次技术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探索中国军事现代化道路的先驱。在西方列强的挑战下,面临着“新”与“旧”、“中”与“西”的冲突,孙中山选择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他在方兵法,学习近现代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和苏联的建军经验,在探索中国军事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现代军事思想,其中许多精辟论述,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一、冲破“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揭开了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新篇章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自认为是天朝大国的腐朽清王朝,一次又一次地被打败。中国屡…  相似文献   

9.
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三步走":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军事近代化围绕装备改革迈出第一步;甲午战争后,中国军事近代化围绕制度建军走出第二步;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军事近代化围绕思想改造跨出关键的第三步,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世界风云激荡。东有日本地震,核泄漏。西有多国军事干预利比亚。西方列强倚仗军事优势,肆无忌惮地用武力攻击一个主权国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近有人在网上说什么"不要用我纳税的钱去造航空母舰",说把军费用于经济建设,世界就太平了。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0《国际形势黄皮书》,在世界各国军事能力评估结果中中国名列第二名,仅次于美国。闻此讯,一则欣喜,一则疑惑。想我泱泱大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力日渐衰退,军事能力下降,面对外来军事入侵无力抵抗,致使中华民族一次次蒙羞。  相似文献   

12.
1990年,我国乡镇企业创造了占全国1/4的社会总产值,1/3的工业产值,1/4的创汇额和1/8的税金。由此可见,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那么,军事经济工作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呢?本文试作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乡镇企业的军事经济利用 1.在未来战争中,利用乡镇企业提高我国军事经济再生能力。被西方人称为国民战争之宗的拿破仑,在谈到战争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时说:“第一是金钱!第二是金钱!第三还是金钱!”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其实质是国家间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实力的较量。现代军事家们在战争中无  相似文献   

13.
自80年代以来,台湾在持续推进全面的兵力整建的同时,依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组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军事科技与工业体系,具备了研建三军主要武器装备的能力。不过总的来看,规模不大,骨干能力集中在少数几个官办、军办组织手中。9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当局和军事部门着手调整岛内军事科技工业能力,方向是逐步建立军民一体化的军事科技工业体系,目前这一过程仍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4.
著名军事家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早年留日赴德学习军事,后又多次出国考察欧美军事。他一生以军事教育和国防建设为不贰职志,著有《军事常识》、《国防论》等力作,对近代中国的国防建设颇多贡献。本文专就蒋百里的御日国防思想作一初步考察。一、御日国防思想的产生清朝末年,政治黑暗,军队腐败,国防虚弱。自鸦片战争英人叩关,中国边衅大起,西方列强对丰饶而孱弱的中国,无不想吞而食之,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从地理上看,列强中侵略中国最方便的莫过于沙俄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战争和外交政策与西方截然不同:中国将重点置于战略和谋略,而西方依赣于占优势地位的武力和先进的军事能力。本文是美国军事专家的现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人多注意谋略,而西方人更注重技术”。这是人们在探讨中西方古代军事思想不同特点时概括出的结论之一。的确,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这一理论宝库中,军事谋略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勇敢、智慧的光辉结晶。  相似文献   

17.
所谓军事思维的综合性是把关于军事活动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认识统一起来,在思维中形成对军事活动整体认识的一种思维特征.人类对军事活动的认识,在理论思维的方法论上,也经历了“综合——分析——综合”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在19世纪以前,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带有辩证性质的朴素的整体观念.在军事领域,以孙子和克劳塞维茨为代表的大陆战略思想体现了当时军事思维的最高水平.进人近现代社会以后,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飞机、坦克、舰艇等先进作战武器的问世和发展,人类战争中出现作战力量的专业分工,促使人们的军事思维产生了第一次飞跃,由此开始了军事理论的第一次大扩展.  相似文献   

18.
西方军事强国与军事落后民族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冲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长期性.军事落后民族战胜西方强敌的基本经验是善于学习西方军事强国的军队编成和训练方法并着力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同时,军事落后民族应当根据本民族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决定自己在抗击强敌入侵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恩格斯"以劣抗优"军事思想对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勇做探路者——中国作战软件横空出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水面舰艇迅速成为技术高度密集、装备种类繁多的作战平台。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指挥控制系统,即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装备上舰,更使得战舰如虎添翼,成为海战场上的主力军。美、英等西方强国海军舰艇早在1960年代就装备了该系统。 1970年代末,大连舰艇学院就率先在全军成立了第一个“军事运筹学研究小组”,并首次运用军事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成功建立了我军第一个非线性规划作战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军事改革运动发生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的这场国际性军事改革运动,是两大时代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资本主义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新老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在全球范围疯狂角逐,国家全部物质和精神的力量统统召唤到战场上来,战争规模急剧扩大,交战活动空间越来越广,内容日益复杂,以至爆发了亘古未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就使拿破仑时期形成的近代军事体系,已无法适应新的战争需要了。另一方面,以蒸汽机广泛用于各个产业部门为先导,工业革命浪潮在l9世纪一浪高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