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民党一二期抗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开幕词中,把抗战分为两个阶段,“自从广州失守武汉退出以前,是第一期;武汉退出以后是策二期”①。这种阶段划分是否科学,我们姑且不论,借用这种划分法对正面战场的抗战作一个系统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进而给其一个历史的、公正的评价。国民党一二期抗战中的战略指导1937年8月7日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上,首次提出“全面抗战,采取消耗战略”③。8月20日,由蒋介石签署的《大本营颁国军战争指导方案训令》中的第二点提出:“由军部队之运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已整整五十周年了。在这场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伟大号召下,同仇敌忾,坚持团结,英勇奋战,经过八年的艰苛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使自己获得了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为了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战争形势与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于一九三八年五月发表了《论持久战》的名著。毛泽东在这篇著作中同时讲到了指导中国人民和军队抗战的四个战略方针。其中除一个主  相似文献   

3.
认识战争特点是军事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战略指导的基本前提。毛泽东指出:“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不能引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胜利的途径。”①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战争特点,并从战争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中进一步把握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原则,从而引导战争走向胜利。而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正确把握战争特点,主要是因为他掌握了认识战争特点的科学方法。他说:“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 在日本分离华北、夺占内蒙,南京政府开始走向抗日的过程中形成的绥远抗战格局,是蒋介石的有限度的局部抵抗、阎锡山的“守土抗战”和傅作义的“誓保国土、抵抗到底”在当时形势之下的结合体。△ 绥军第三十五军和晋军骑兵军为绥远抗战的主力,董其武、孙兰峰、彭毓斌、孙长胜等部组成为前线的野战部队,晋军王靖国部、李服膺部为第二线部队,中央军第十三军汤恩伯部正向绥远开拨以为支援,但并未直接参战。这是有限度的局部抗战在军事力量体制上的反映。△ 红格尔图战役、百灵庙战役和收复锡拉木楞庙之战,构成了绥远抗战的基本作战过程,三战三捷,奠定了绥远战争胜利的基局。绥远战争的胜利,给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一击,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精神,推动了民族战争的步伐,成为全国抗战之先声。△ 绥远当局坚定的抗战决策、战前的充分准备、策反伪军工作的成功、汉蒙两民族的团结对外,特别是在作战指挥上实行积极防御、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战役战斗上外线速决的进攻战、出敌不意攻故不备等等,是绥远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英勇的燕赵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华北平原掀起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曾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一代作家,以抗战为题材,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抗战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集中表现了燕赵大地传统文化中慷慨悲壮、尚武任侠的人文风貌。这种特定的人文精神孕育了一代代燕赵儿女,在艰苦的战争中又转化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追溯燕赵传统文化,重温抗战文学作品,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937年,日本法西斯在作好周密的战争准备后,于7月7日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始全国抗战。“七七”全国抗战对中国前途命运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前,中国曾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反对日本侵略的局部抗战。发生在1932年春天的淞沪抗战,是局部抗战中震动中外,可歌可泣的重大一役。淞沪抗战高举起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主义旗帜,毅然冲破了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为民族抗战的伟大斗争开辟了路道。淞沪抗战给了狂妄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以迎头痛击,使敌军三次增兵,四易其帅,遭受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打击。淞沪抗战在国难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挑起七七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宋哲元冀察当局对日妥协退让,热衷于"和谈"而疏于备战,导致战争伊始就造成重大伤亡且平津失陷。相比之下,蒋介石国民政府对七七事变后时局发展的判断更加全面准确,抗战决心比宋哲元下得更早。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提出的"应战,不求战",是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的抗战宣言。  相似文献   

9.
徐向前在抗日战争中,记述了大量战争实践的经历、体会和经验。本文通过对徐向前部分抗战日志的梳理和总结,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争实景,并真实地反映了日寇的凶残狡诈和汉奸的严重伪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旨在灭亡中国和争霸世界的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绝境边缘。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制定并执行了体现时代主题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军事战略策略。一、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确立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正式爆发。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  相似文献   

11.
50年前的中国是弱国。弱国反对强国的侵略,外援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抗战的正义性为争取外援提供了可能。然而外国援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抗战在他们世界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未来战争中,如何看待外援?怎样去争取外援?八年抗战中经验丰富、教训深刻。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了解它,研究它,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革命家、理论家,同时也有丰富深透的军事战略思想。在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刘少奇在协助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提出许多重要的战略思想,对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研究这些战略思想对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刘少奇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刘少奇在中国革命战争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转变、由抗日游击战争向国内正规战争的转变,在积极贯彻中共中央所制定的军事战略方针过程中,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确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战区工作方针。“抗战的主…  相似文献   

13.
战争是一种历史现象。自战争问世以来,各个时代、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战争就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战争指导规律。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战争环境与战争要素的变化,使战争及其战争指导规律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我军政治工作为我军战争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和未来战争中,也有既继承以往又不同于以往的若干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20):24-26
中国的抗日战争,创造了无数传奇,饱含无奈与悲怆的长江抗战,就是独一无二的战争奇观。封锁长江,拉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战略指导,是战争指导艺术的最高体现,也是决定战争胜负乃至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战略指导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古往今来,还没有哪场战争能像二战那样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战略指导实践,以及涌现出如此众多的战略家。这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60年,但战争指导者们在战略指导上的功过是非、正误优劣及其经验教训,仍将给现代及未来的军事家们以启迪与教益。  相似文献   

16.
70多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带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梳理总结抗战胜利的基本经验与历史启示,对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牢记使命、警示未来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重点从战争指导纲领、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在军言军。回顾60年前的战争, 就此抒发一点与军事、战争有关的感想。“二战”对多数中国人来说等同于“八年抗战”。那时我才几岁,模糊的记忆中仍留在脑海中的,是随着中学教师的父母逃难而“千里”辗转,养  相似文献   

18.
<正>日本的侵华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日战争中,一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对中国是"不宣而战",中国对日本是"战而不宣",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竟然都没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也未正式宣布绝交,一个国家的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被占领而不宣战,可能是世界战争史上最蹊跷的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对待战争指导规律如此,对待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也是如此。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正是科学地把握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的正确反映。邓小平在运筹指导新时期国防建设中所把握的基本指导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抗日战争的空中战场是一个不为人熟知的战场,但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地面战场所无法替代的.深入研究抗战中的空中战场,对于全面了解并客观评价中国抗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抗战的空中战场作一简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