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目前国际上飞行器隐身技术的发展状况,对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及其特点作了介绍,并对其在飞机隐身领域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较其他类型的隐身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不影响飞机的机动性能,且费用低廉,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雷达隐身材料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身技术普遍应用于军事领域,首先介绍了雷达隐身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雷达隐身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并且提出隐身材料技术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3.
卫星隐身技术在空间攻防系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与在地面装甲车辆、舰船、飞机上应用的隐身技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卫星研制条件以及所处的太空环境不同,卫星隐身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更具有挑战性。基于卫星工程应用,归纳了卫星隐身需求、应用环境等,重点介绍了国际前沿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手段、红外及可见光隐身手段,同时探讨卫星隐身的技术瓶颈及未来展望,促进隐身技术在卫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隐身技术与隐身对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兴华  钟华 《国防科技》1996,17(1):31-48
隐身技术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它的发展及用于战场对战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被称之为目标的低可探测技术的隐身技术,它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电子隐身、可见光隐身及声波隐身,并探讨了对付隐身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国外几种典型隐身飞机隐身机理的分析和隐身效果的对比,阐明隐身的必要性及其关键技术,并介绍当前用于隐身性能计算的几种数值解法及其特点.分析隐身飞机RCS减缩的局限性,说明雷达反隐身的可能性,并阐述当前隐身和反隐身技术的实现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隐身武器出现并应用于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对现代作战尤其是空中作战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了42架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用来突袭伊拉克防空火力密集的国家军事指挥中心、重要设施以及防空指挥机构等,出动架次虽然只占多国部队飞机总  相似文献   

7.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就将雷达吸波材料涂覆在飞机的机翼和雷达的通气管道上,从而拉开了隐身技术发展的序幕,那些被涂抹过的飞机也自然成了隐身武器的鼻祖。发展至今,隐身武器的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隐身家族的成员也越来越多,并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优越的隐身性能和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令世人叹为观止。那么,在这个家族中,究竟谁能更胜一筹,更能代表世界一流水平呢?群雄逐鹿“空中霸主”一枝独秀隐身飞机中发展最早、技术最成熟、已经用于实战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是美军的隐身飞机。尽管俄罗斯、英国、法国等一些军事强国也在努力研制新式隐身飞机,但定型生产的为数并不多,而且,隐  相似文献   

8.
舰艇隐身术     
隐身是近几十年发展的新技术,它在电子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舰船隐身的种类、机理和措施,并介绍了舰船隐身术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隐身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高性能飞行器设计的重要支撑,是先进战机的基本要求。现行的隐身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气动外形优化以及隐身材料涂覆。随着雷达探测能力的不断提升,尤其在米波雷达探测背景下,外形优化与隐身涂层变得不再有效,有源隐身技术被重新予以重视并有望成为新的隐身技术突破点。本文着重分析了有源对消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现状以及相应的关键技术,对该技术体制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隐身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雷达隐身材料、光电隐身材料、声隐身材料和降磁材料,并介绍了几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隐身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飞行器反雷达隐身为基础,介绍反雷达隐身原理与技术,反隐身技术途径、国外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军用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海上舰艇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雷达与光电等威胁。各种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如雷达、激光告警设备、红外侦察设备和声呐等相继问世且及其有效,而采用多种先进制导技术的高速反舰导弹又能以高精度使现代化的战舰防小防胜。要提高现代舰船的生存能力,就必须降低目标被探测、发现和摧毁的概率。因此,一种全新的舰艇样式——隐身舰艇应运而生。它通过改变舰船自身的物理特性,以求降低被敌发现的可能性及被敌反舰导弹命中的概率。目前,隐身舰艇已成为世界各国舰艇发展的主流,有的已经开始服役。  相似文献   

13.
喷水推进装置及其在舰艇上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船舶喷水推进装置具有推进效率高、噪音小、操作性能好以及适合浅水航行等特点,其军事价值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视.分析了喷水推进装置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结构,并总结了其在潜艇和水面舰艇上的应用,对其今后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多波段隐身兼容是隐身技术发展的方向,但是每增加一个隐身内容或波段,都对隐身兼容的实现增加很大的难度。分析了多波段隐身兼容技术中存在的几个矛盾问题,包括1 06μm激光隐身与近红外隐身兼容的矛盾、主被动毫米波隐身兼容的矛盾、10 6μm激光与8~14μm热红外隐身兼容的矛盾,同时探讨了解决这些矛盾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隐身技术又称“低可探测技术”,是一种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跟踪和攻击的技术。1989年12月19日凌晨,美国使用6架F-117型隐身战斗轰炸机组成双机编队入侵巴拿马,标志着隐身飞机进入实战应用阶段,同时也将隐身与反隐身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在长期的较量中相互抗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二者之间必然还会有一番生死较量。  相似文献   

16.
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现状,分析了一些主要隐身技术的原理,并设想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发展我国自己的隐身技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的概念,概述了采用等离子体进行隐身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气体等离子在雷达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合理地评价雷达在战场上的隐身能力,采用功率、时域、空域及频域上的截获窗函数及其归一化结果,建立了完备的雷达隐身能力评价模型;针对组网雷达整体隐身能力,由单雷达隐身能力模型出发,提出了联合截获概率的评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单雷达模型可定量描述雷达隐身能力,依据此模型,可通过辐射控制,提高雷达隐身性能。对提高雷达生存能力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隐身技术已成为国外提高常规武器的战场打击力和生存力的主要技术手段,倍受青睐。特别是有“陆战之王”称号的坦克,其隐身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它既可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又可增强对敌人的奇袭能力。那么它是如何实现隐身的呢?改进动力装置法国人发明了一种用电驱动的新型车轮,促进了坦克隐身功能的增强。法国的泰克尼克利公司展出了一种旨在给坦克提供“极高机动性”的车轮系统,它淘汰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美英法三国都在竞相研制电动车辆.其主要特点是隐身程度高。因电力马达无噪声,不产生废气,热特征也小得多,因而很难用雷达搜索和分辨出来。泰克尼克利公司所展出的样品,包括采用一台燃气涡轮发动  相似文献   

20.
针对超音速隐身飞机难以探测的问题,仿真分析了F-22飞机在不同运动特征下的动态RCS,并对其频率响应和极化响应特性做进一步的研究。首先设定飞行航迹,并考虑实际中随机抖动的影响,获取时变的雷达视线姿态角;其次应用物理光学并结合等效电磁流的方法,计算分析了飞机以不同的速度沿不同航迹飞行时的动态RCS。对于使飞机动态RCS变化最明显的运动特征,仿真计算了其在不同频段、不同极化下的动态RCS。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航迹下,飞机速度对其动态RCS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当飞机沿小航路捷径低速或者高速飞行时,其RCS值减小最为明显,利用极化响应和频率响应特性可以有效地削弱这一影响。研究成果对于超音速隐身飞机目标的预警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