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先进的测试手段和化学成分分析,得到了陕西蒲城Q2黄土的物质组成特点,包括颗粒组成、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易溶盐含量、酸碱特性等,并指出与Q3黄土的差异。为深入研究Q2黄土的湿陷机理和工程地质特性以及解释与Q3黄土工程性质的差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改良黄土的新型固化技术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最优改良方案,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石灰掺量、硫酸钠掺量、交流电压和通电时间4个因素对改良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新型固化技术改良黄土的方法行之有效,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同等压实度条件下现场回填压实黄土的3倍;各因素中硫酸钠掺量对改良黄土的强度影响最大,石灰掺量与通电时间次之,交流电压最小;最优改良方案为石灰掺量6%,硫酸钠掺量1%,交流电压80 V,通电时间50 s。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Q2黄土进行调整吸力的非饱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浸水湿化程度对Q2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浸水湿化程度的Q2黄土,其应力应变曲线为弱软化型,浸水湿化程度越高,软化程度越弱,浸水湿化至饱和时可近似看作理想硬化型;轴向应变较小时,Q2黄土的天然结构保持良好,应力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轴向应变进一步增大,其天然结构逐渐被破坏,应力随之先缓慢上升后逐渐减小直至稳定;浸水湿化会同时引起土体应力状态和土体结构的改变,屈服应力随浸水湿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小,在浸水湿化接近饱和时屈服应力变化最快,土体结构变化最大;形成年代早的Q2黄土细粒质量分数高,结构特征区别于Q3黄土,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回填压实黄土的压缩变形特性与湿陷变形特性,对新区高填方33 m深度范围内的回填压实黄土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压缩、固结、湿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填方不同深度现场回填压实黄土均具有中、高压缩性;结构屈服压力对现场回填压实黄土的压缩变形特性和湿陷变形特性均有较大影响,在含水率和压实度相近条件下,结构屈服压力越大,回填压实黄土的压缩性越小;不同深度的现场回填压实黄土均有湿陷性,且均存在峰值湿陷系数,峰值湿陷压力出现在其结构屈服压力附近。试验成果可为制订黄土高填方的施工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宁夏固原地区属西北“老少边穷”地区,降水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典型的地域气候类型相当程度的限制了农业发展,而且农业发展呈现不稳定状态。改革开放 20年来,固原地区无论经济建设,还是农业脱贫致富成绩斐然。但由于长期受自然条件和经济能力的制约,农业快速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将是我们长期的重要任务。   一、农业发展成就与现状   固原地区是以旱作农业为主体的黄土丘陵地区,尽管地域和气候的不利因素长期干扰着农业发展,但从农业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6.
村是我国五级行政建制中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也是大农业建设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的最小单位。研究村级土地分类,搞好村级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1、白岔村土地资源条件分析1.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白岔村位于宁夏南部山区黄土丘陵区的东南边缘,行政属彭阳县腰岘乡,土地总面积31km2。境内海拔1500-1746m,以大沟、党岔沟、老庄沟三个流域为主体,不同走向、不同海拔的梁状丘陵相间排布,形成不同的小气候环境,具有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和多种经营…  相似文献   

7.
延安新区压实Q_2黄土增减湿高压压缩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压实Q2黄土在高压力条件下的增减湿高压压缩变形特性,采用DGD系列型高压固结仪分别对不同初始压实度和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的压实Q2黄土试样进行高压压缩试验,分析压实Q2黄土压缩变形特性随初始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运用不同方法对压缩试验成果进行整理,分析侧限条件下压实Q2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特点。结果表明:压实Q2黄土的压缩变形特性受初始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的影响较大,在最大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处的压缩变形量最小;初始压实度不同,拟合压实Q2黄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函数也不同,在较低初始压实度条件下,用双曲线拟合效果较好,此时割线模量与应力呈线性关系,在较高初始压实度条件下,用幂函数拟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深度、合理控制剩余湿陷量是黄土地区工程设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点出发,首先论述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建构筑物的类别不同,提出了不同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宜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厚度和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第三,对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整片处理、局部处理等多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给出了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良好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9.
在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期间.来自国防科工委7所委属院校和部分共建高校的大学生表演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军工骄子》。演出主要以“立志.成才、报国”三个篇章为主体,通过歌曲、舞蹈.器乐、短剧、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0.
考虑细观结构变化的原状Q3黄土变形和强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结构性对非饱和原状Q3黄土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做了12个非饱和原状Q3黄土的CT-三轴侧向卸荷试验。在试验剪切过程中,利用CT机对试样进行跟踪扫描,共得到168张CT图像。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细观结构参数,并利用该参数来反映非饱和原状Q3黄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从而得到能反映细观结构性影响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摩尔-库伦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11.
“昔日黄土梁,处处是荒凉,山沟没有一棵树,遍地砾石一片黄;人往山外走,飞鸟无处藏,苦熬的日子何时了,灰色的土梁无指望。” “今日黄土粱,处处是景象,山沟到处都是树,春华秋实果飘香,人往山里走,飞鸟任翱翔,幸福的日子开始了,绿色的山梁感谢党。” 这是河北省万全县洗马林镇黄土梁村的两首“顺口溜”,它真实描述了黄土梁村的巨大变迁。本文的主人翁刘玉满就是这变迁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2.
一杯黄土埋忠骨,常使人们泪满襟。2003年9月16日,山西省万荣县人武部部长王仰林在准备“两个服从、两个确保”教育先进典型发言材料时,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相似文献   

13.
林草建设是黄土丘陵地区生态农业的主体和骨干,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的农田,草原防护林体系建设,必须实行乔灌草结合,以灌木为主、林果结合,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既保持水土,又增加经济收入,这是黄土丘陵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得桐,1982年中学毕业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河南省淮阳县白楼乡沙沃村。他见到全村4300多亩沙碱地,仍然是雨天水汪汪,晴天白茫茫,到处是“毛草,有地不打粮”。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  相似文献   

15.
挤密桩地基非饱和黄土变形强度特性的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和GDS应力路径三轴仪对兰州张家台变电站工地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非饱和黄土和原状黄土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同时控制吸力和净室压力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分析探讨了挤密桩间黄土和原状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性状及强度规律,得到了各自的变形和强度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利用规范推荐的方法量化了灰土挤密桩对桩间非饱和黄土在地基承载力方面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考察军用机器人的“履历”就可知道.它们主要用于下列领域:1.直接遂行战斗任务。如在研中的固定防御机器人、步兵先锋机器人、哨兵机器人、榴炮机器人、飞行助手机器人、海军战略机器人等就属此类。2.侦察与观察。侦察历来是最危险的行当,其危险系数高于任何其他军事行动,在这一领域使用机器人是最理想的,如在研中的战术侦察机器人、便携式电子侦察机器人、铺路虎式无人驾驶侦察机等皆属此类。3.工程保障。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工程采用6 000 kN·m高能量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人为采金遗留的不良地质体的工程实践,分析研究了高能量强夯的加固机理、施工工艺、有效加固深度、影响深度的计算方法及有关参数,探讨了该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良地质体的优点与适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咬得菜根,倍历艰辛,方能百事可为”,武警某部参谋长吴仕绪总是这样告诫自己。1958年,吴仕绪出生在黄土高坡一个农家小院。父亲早逝,家中兄弟姐妹多,他自幼聪颖伶俐,早略劳苦,早谙世事。1978年,吴仕绪参军入伍,当年就参加了军区组织的大比武,并取得了好成绩。1979年,吴仕绪奉命开赴广西前线,参加  相似文献   

19.
白岔村畜牧业结构调整及草畜平衡的研究,是黄土丘陵区白岔村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研究的一部分,旨在实现“三三制”大农业目标,走农、林、牧“三结合”共同发展的道路,促进农业生态条件的改善和良性循环。从1993年起,加快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合理调整畜牧业(畜种、畜群)结构,发展草食家畜,着力提高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产值比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1白岔村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和原理。根据农林牧结合,用地养地结合原理,贯彻“种草种树,发展畜牧,增产粮食”反弹琵琶的方针,从黄土丘陵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实际出发,在改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总结彭阳县白岔村党岔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中,提出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