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韩两国军事合作的开始,意味着日本开始重审其安全政策。如果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日本就有可能面临严峻的安全局势。不过,目前还不清楚日本是否会扩大对韩合作,以便在朝鲜半岛爆发规模更大的冲突时应对军事紧急情况。人们需要在日韩不断发展的军事交流的背景下,对朝鲜和韩国做出的和平姿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在军国主义思潮和右翼势力的影响下,日本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和壮大军事力量,加速向军事大国迈进的步伐。日本谋求军事大国的背景为谋求"政治大国'莫定基础二战后,日本随着国力的不断提高、其军国主义思潮日益增长,极力追求充当政治大国。在中曾根康弘时期,日本就提出了充当"世界政治大国"的目标。此后的历届政府都无不以实现这一目标为己任。近年来,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和防卫政策的重大调整,就是在这种背景卜力图以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3.
雨城  淑荣 《当代海军》2004,(1):24-25
2003年,日本海军作为日本军事力量的核心,继续在国际国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动向集中体现了日本谋求军事职能多元化,海外派兵长期化,日美军事同盟外向化的基本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军事变革浪潮中,日本也在悄悄实现包括军事力量性质和军事能力的转型。11月2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富士山电视台公开表示要修改宪法第九条,并要为自卫队“正名”,使自卫队成为“名符其实的军队”。其实早在5月20日,小泉就在日本参议院有事法制委员会上答辩时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说:“如果日本采取非武装中立的国策,不拥有军队,那么一旦遭受到侵略,由谁来保卫国家?既没有经过训练,也没有武装的公民能战斗吗?这是不负责的政治”。透过小泉的话语,人们会惊讶地发现,近年来日本通过宣扬“多重威胁”论,不断扩充军事力量,已经突破“专守防…  相似文献   

5.
《当代海军》2005,(4):F013
刚刚送走雪冬,想使心绪脱去繁赘,轻轻松松地去野地里张开久违的双臂,迎春,哪知仅这点要求,也未能实现。这不,邻居的日本又闹事儿了—— 2月19日,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和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不远万平,远渡大洋,跑到对面的美国,在华盛顿与其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搞起了“美日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会议”。可你搞就搞罢,干嘛偏偏越俎代庖、狗拿耗子,管起了我们中国的事儿,硬是将“中国的台湾问题列入他们的《联合声明》”,还恬不知耻地美其名为——“希望和平解决台湾海峡问题”。这不是明摆地找茬吗? 作为邻里,日本越来越过分,越来越不像话了!  相似文献   

6.
吴怀中 《军事历史》2021,(3):96-104
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美国需要"和"日本能够",日本逐步开启对美提供军事技术之门.里根和中曾根这两位鹰派保守政客分别在美日执政后,一致对苏采取强硬对抗战略,美国明显加快对日军事技术政策的调整步伐,日本亦积极配合并松绑"武器出口三原则"的严格限制.在系列互动之下,日本对美提供军事技术政策在1983年出现重要调整:中曾根内阁通过"对美武器技术提供"的内阁决议,打开了"提供"通道.其后,日美通过签署相关"备忘录"和"实施细则协定",构建了日本对美提供武器技术的制度和程序.同时,日美还启动"日美装备与技术磋商"、设立"联合武器技术委员会"等机制,全面落实双方军事技术合作.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提供军事技术的开启,为此后日本对外军事合作及同盟转型的进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名古屋市长发表言论,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存在,从而再一次激起人们对“日本问题”的关注。从二:战结束以来,“日本问题”已经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绊脚石:日本国内不时出现否认战争问题的言论;有的政客还时不时地推波助澜,通过参拜靖国神社等手法来推动国内右翼思潮的泛起。这些部阻碍着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影响着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国家利益追求十分明确,即要在21世纪中叶前建成一个“新的日本,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继续保持经济大国地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在世界上火得很,世界震惊,美国害怕,日本对谁都敢说“不”。从1991年到2002年,日本的G D P年增长1.1%,不仅大大低于高增长时期,也低于世界同期平均增长率。这就出现了所谓的日本“十年低迷”、“失去的十年”的说法,日本人从政府到民间也都不停地“哭穷”。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甚至还可能是一个假象。因为,从1991年至2001年,日本海外总资产年平均增长…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加紧了推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军事准备活动。这既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贯彻大陆政策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吞并中国、称霸世界的必然步骤。研究这一问题得出的历史启示在于:必须把日本的政策与军事战略结合起来观察日本的军事动向;必须透过日本宣扬的各种理论把握日本军事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必须从军民高度融合发展的视野评估日本军事力量的质量和军事准备活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日本情报机关在日本的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战后日本建立起来的情报系统非常庞大,且分支繁多,主要情报机关有:内阁情报调查局;军事侦察机关;外务省情报调查厅;总警视厅;法务省保安调查厅;军事反侦察机关;移民厅;海上保安厅。由于机构设置多,各部门力量不足且互不往来,造成日本的情报系统十分分散。日本国家各情报系统的主要情况是:内阁情势调查局日本国家主导性情报机关,其职责是搜集内阁成员决策特别是政治决策所必需的情报。它由国内情报部门,国外情报部门,与国家其他情报机关、国家机关、私人公司、社会组织的协作部门,与大…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日本在军事上的"三次突破",对其军费规模和经费开支情况进行了量的阐述和质的分析,并对2010前日本军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及亚洲相关国家来说,美日军事同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根据同盟协定,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可以自由使用日本的军事基地,可以在西太平洋地区有效部署及调遣兵力,日本则负责承担大部分的驻军费用。而且,在亚洲国家看来,美日军事同盟的存在。使得日本失去了建设军事大国的借口。  相似文献   

13.
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期间,协约国利用各种手段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在远东,日本对西伯利亚的觊觎和军事行动成为当时远东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之一。在西伯利亚军事干涉问题上,日本国内外各政治力量对此态度不一,矛盾重重。最终,在国内外多种力量的作用下,日本的干涉以流产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并发表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这是日本根据"9·11"后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的新特点而对防务战略所进行的新一轮调整,反映出日本进一步加快军事扩张步伐的倾向,也体现出日本对新军事革命浪潮的思考和应对。对于一国的军事工业而言,其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国家防务战略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具有很强的军事需求指向性。因此,新防卫大纲将会对日本军事工业、尤其是2015年前的日本军事工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美国呼吁日本增强在东亚的军事作用。应对最近朝鲜和中国在该地区越来越自信的立场,该国将对冷战时期制定的国防战略作出全面修订。美国将日本的关注视为加强同这个亚洲最重要盟国关系的契机.并推动日本在该地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华盛顿已经建议加强三边军事关系.这其中即包括美国在该地区另一个重要盟国——韩国。  相似文献   

16.
背景: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国防预算支出88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军费为何持续增长?用在了什么地方?今后还会不会增长?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国防力量的发展要跟经济、科技增长成比例,今后我国军费还会适当增长。我国有200万军队,美国大约140万左右,军人人均军费比我国高得多,与日本相比,我国军人人均军费仅为日本的五、六分之一。现在越是现代  相似文献   

17.
隐身飞机自从在美国入侵巴拿马战争中“一举成名”,在海湾战争中又“再创辉煌”之后,一时间成了世界许多国家争相发展的现代高技术兵器。据报道,目前不仅美国进一步加快了隐身飞机的发展步伐,俄罗斯、西欧各国和日本等国继美之后,也相继出台了隐身飞机的详细投资计划。隐身飞机之所以“身价倍增”,是因为它具有一般作战飞机所没有的许多优长。 我们知道,隐身飞机是通过在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以来,日本与印度不断加强双方在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在南中国海、印度洋东部海域进行了联合海军演习。近来,日印又就增进军事高层互访等问题进行了磋商.而它们在军事等方面合作的加强有其深刻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以来,美国加强了与日本、韩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同时,韩国与日本的军事合作关系也日益密切;美日、美韩两个双边军事联盟渐趋靠拢,安全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展,程度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20.
崔金柱 《军事历史》2021,(2):108-113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提出了富国强兵的口号,将强化国家财力、提升军事实力定为基本国策.但当时的日本并无雄厚资本积累,很难同时实现健全财政与扩充军备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1881年政变后,在执掌日本财政的20年间,松方正义一方面推行货币紧缩政策,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扩军备战.日本学界在不同时期对松方财政的认知迥异.二战前日本对松方财政的书写以歌颂其在"富国"上的伟大功绩为主,而二战后则激烈批判松方财政军事化对近代日本实行大陆政策的负面推动.不过到了冷战末期,日本史学界又偏于否定松方财政军事化说,并进而出现否认"大陆政策"存在的倾向.这种认知的变化,是日本国内社会氛围与学术研究取径变迁等多重因素所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