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英雄般的笔触大写壮怀激烈的慷慨人生。 以母亲般的胸襟诠释跨越世纪的拥军情结。 2001年元月上旬,《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厦门经济特区中外合资企业——华美公司董事长刘维灿的拥军事迹。 一个响亮的“拥军妈妈”的名字伴随着21世纪最初的曙光照耀着人们的心扉,刘维灿与子弟兵血脉相连的故事晓喻神州。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刘妈妈心系军营的同时也将爱心献给了后备军。  相似文献   

2.
沂蒙,不朽的红色经典。沂蒙,永远的精神家园。——题记蒙山,无私的山;沂河,奉献的河。“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一个儿子送战场……”战火纷飞的年代,山东临沂人民倾尽所有拥军支前,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灿若繁星的爱国拥军典型美名传天下;和平建设时期.临沂人民大力弘扬“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以博大无私的胸怀,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续写出新的辉煌——先后涌现出了“沂蒙新红嫂”戚洪桂、“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等一大批拥军典型。临沂市所辖的12个县(区)先后全部被表彰为  相似文献   

3.
70年前,在甘孜藏族自治州这片红土地上,藏族同胞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与红军战士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70年后的今天,在有着浓厚拥军氛围的甘孜藏区,官兵们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只要一提到白玉县县委书记昂波,没有一个不伸出大拇指的。  相似文献   

4.
王鹏展 《中国民兵》2007,(10):53-53
八一建军节前夕,“拥军妈妈”田桂荣等几位老人带着800双鞋垫来到河南省漯河市驻军某部,向官兵表示节日慰问。从1998年开始,田桂荣每年都将亲手缝制的鞋垫送到驻漯部队。10年来,田桂荣已经为驻军官兵缝制了6000多双鞋垫,官兵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田妈妈”。  相似文献   

5.
郑军 《华北民兵》2003,(5):50-51
在塘沽区召开的双拥工作会议上,决定在全区树立“十大典型”。其中准备树立一位爱国拥军的好妈妈。好妈妈该是谁入选呢?当提出这一问题时,与会人员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塘沽有个吴妈妈”。在大会上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郝随亮、民政局局长张玉刚都说“兵妈妈——吴雅静的爱国拥军事迹感人,我们大家应该向她学习。”后来,我才得知吴妈妈原来是一名下岗女工,今年53岁。她于1994年四处找人借钱在塘沽区新华路立交桥旁开了一家酒店,店名为鑫裕酒店。  相似文献   

6.
一个妈妈有一对儿女,她简直拿这对儿女没办法。他们永远对她的劳动不屑一顾。表现在行动上,他们总是不耐烦地说:"妈妈你真烦!真是患难啰唆的妈妈!"一个周末,妈妈留下一张纸条后走了。纸条上说,外公病了,需要她去照顾。所以,也许三天,也许一个星期,她不会在家,希望两位宝贝能好好照顾自己。  相似文献   

7.
母子情深     
“子弟兵的母亲”、全国拥军模范,山西大同市永定庄矿居委会主任欧学联在军营认了 34个“兵儿子”。老人非常关心战士们的成长进步,不久前,她带着自购的《计算机使用》等科技书刊到大同军分区某部队看望“兵儿子”,勉励他们多学习早成材。 大同军分区领导也非常关心欧妈妈的生活。最近,他们又为老人安装了一部电话,让远在千里的“兵儿子”们能经常听到欧妈妈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40年拥军路     
被誉为山东省“新时期拥军模范”、“十佳兵妈妈”称号的王文真,是山东省邹城市钢山街道西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她是一名生在旧社会,8岁丧母,9岁丧父的孤儿;她是一名在老红军的教导下,19岁入党的基层干部;她是一名40年如一日,在工作岗位上爱国拥军的模范;她是一名有着全国、全省60多项荣誉称号的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9.
正她,个子不高,身材娇小,出口还带着浓厚的四川口音。她话虽不多,但快言快语,透着一股直爽和干练。20多年来,她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妹成为家产百万元的种养殖大户;20多年来,她先后为困难职工垫付生产资金达70多万元;20多年来,她带领27户职工走上了致富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她就是农五师八十四团七连职工王萍。双  相似文献   

10.
出生在“大刀记”故乡——山东省宁津县张学武的一个小村庄的孙荣英,从小受到拥军光荣传统影响,是听着唱着革命歌曲、看着军人打仗的影片长大的。在以后的20多年里,她含辛茹苦,先后支持3位亲人服役。丈夫在部队她是好军嫂,儿子当兵她是好妈妈,老人常年卧床不起她是好媳妇,用时间和行动诠释了一位普通  相似文献   

11.
在太行山下、淇河两岸,“拥军模范”王利云,一个响亮的名字被当地军民广为传颂。王利云,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一名普通女工,一位全身心为子弟兵、军烈属播洒爱心的人。多年来,王利云下岗不失志,凭着坚强的毅力、执著的追求,战胜创业的艰难和生活的艰辛,坚定地走上了拥军之路,在这座美丽的山城,掀起了一股生生不息的爱军拥军热潮。王利云的家庭被评为全国“心系国防的好家庭”;她被省评为“双拥共建先进个人”,被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授予“拥军模范”称号。坚定执着——“今生今世我虽不能从军,但还可以拥军!”王利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并光荣负伤的转业军人。受家庭的熏陶,王利云从小就非常  相似文献   

12.
沂蒙山区是老革命根据地,是"红嫂"的故乡。八百里沂蒙到处洋溢着拥军的热情。"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这悠扬的歌声回荡在蒙山沂水间,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沂蒙"红嫂"拥军支前的身影,我们仿佛又被带入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如今,历史发展了,时代前进了,但沂蒙人民对党对军队的感情始终没有变。"老红嫂"孙谦、"兵妈妈"周锡芬和"好军嫂"周锡芳,母女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却见证了同样深厚的爱军拥军情结。  相似文献   

13.
田杰 《国防》2000,(12):37-37
河南省社旗县晋庄镇刘老家村一位普通农家妇女,每到农闲时,便要为部队官兵缝鞋垫、打毛衣、织手套,然后通过邮寄或亲自赶到部队,把她亲手缝制的慰问品送到部队官兵手中。她就是被称为“兵妈妈”的河南省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拥军模范”杜金芬。 杜金芬热心拥军的故事还得从1993年说起。  相似文献   

14.
25年间,她下过岗、失过业,赢得过赞赏、遭受过白眼,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品偿过失败的苦涩。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如今,她已从一个怀揣绿色梦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拥军模范。她就是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咸阳市十佳魅力市民,"山丹丹拥军之家协会"会长张娟娟。  相似文献   

15.
风光旖旎、景色诱人的滨城大连,以她那秀美的容姿和令人陶醉的风景而举世闻名。然而,笔者在对勤劳的滨城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神产生敬佩的同时,还被他们对人民子弟兵的一片深情厚谊所打动。在这里,我们仅采撷大连市中山区拥军工作的几组镜头,相信人们会因那如春潮般涌动的鱼水之情而动容。  相似文献   

16.
军工乡恋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我的情爱,我的美梦,永远留在你的怀中……"当年颇为流行的一首"乡恋",曾激发多少人的思乡恋乡情愫。从古至今,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潜伏着深厚的恋土和思乡情结。"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代杜甫这句千古流传的诗句正是这一故乡情结的写照。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中国,国人的故乡情结已升华为一种更宽泛、更厚重和更高境界的爱。大爱之下,她可以寄托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爱;大爱之下,她可以寄托一个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的居者及离家在外的人们对于家乡的爱;大爱之下,她也可以寄托一个行  相似文献   

17.
今年52岁的茹秀芝,参加征兵体检工作已有30个年头了.经她体检送走的兵足有数万人,却无一退兵。有的在部队已是大校军衔了。30年来.她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把炽热的拥军情感奉献给了军营。新年前夕.带着对这位“白衣天使”的崇敬之情,笔者慕名采访了她。  相似文献   

18.
中原古城安阳城北有一条河,名叫洹河。岁月沧桑。滔滔洹水曾哺育无数志士仁人。如今,美丽的洹水之滨,又叫响了一位普通医生的名字,她就是被大家称为“拥军妈妈” 的王俊卿。 故事之一:“红色镜框”挂了38年 1956年春季的一天,王俊卿找来了一张白纸,用楷书在上面郑重地写道:本堂对老红军、现役军人、退伍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山东省安丘市马家庄村,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有这样一个家庭。她的公公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当地有名的支前模范,她儿子的个体出租车被官兵们称为“爱心拥军车”,她的孙子一个光荣参军,被评为“优秀士兵”,另两个分别被市和学校评为“爱中华、爱国防、爱军队”之星和国防之声小记者。她,先后被表彰为“市拥军模范”、“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和“全国拥军模范”,她的名字叫徐凤英。  相似文献   

20.
董迅 《国防》2001,(7):59-60
巍巍太行,赤赤燕赵,一片爱国拥军的热土.李春生是这片热土上涌现出来的一个爱国拥军典型. 李春生有一个"烈军属登记簿",上面记录着许多烈军属的姓名、住址、电话和基本生活情况.每到春节、中秋节和"八一"建军节,李春生总是动员员工们带着米、面、油到烈军属家中走访慰问,嘘寒问暖.烈军属、老八路也都记着李春生的呼机和联系电话,有困难就随时与他取得联系,寻求帮助,倾诉衷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