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9月24日,"军工文化山西行"在中北大学启动,活动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喜迎盛会召开"。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与军工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会、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等单位领导出席活动。淮海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常明以及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参加活动。启动仪式上,淮海集团党委做了推进军工文化建设特色做法及成效的经验交流(书面),赢得好评。  相似文献   

2.
成森 《中国军转民》2005,(11):69-70
《中国军转民》杂志2005年第十期刊登了“国防科技工业上市公司排行榜”,列出了军工上市公司前37名的排名和竞争指数。虽然数据来源于全球竞争力组织和世界与中国竞争力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5),但这在一定程度上较全面反映了国防科技工业上市公司的全貌,反映了军工上市公司在国家上市公司中的总体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对军工经济的贡献度。这提示我们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军工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问题,以及如何加快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的竞争力问题。因为军工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国防科技工业整体产业布局中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已…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必须有先进的军工文化作强力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这更需要增强军工文化认知、认同,从而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在行业内及社会上大力传播军工文化的精神价值,创新传播的理念、内容、手段,推动军工文化繁荣发展,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提升文化认知增强传播军工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军工文化的内涵。军工文化是国防科技工业系统  相似文献   

4.
加强军工文化建设,是 日益引起国防科技工业关注 的重大课题。建设军工文化,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 国防科技工业振兴,具有重要 意义。  相似文献   

5.
军工质量文化的物化体现是军工质量文化的理念、追求和行为的外在表征,具有形象性和感知性。军工产品的质量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军工事业的使命与责任。特殊的使命、民族的利益和建设强大国防的重任,使军工队伍在质量工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名言,如"一次成功"、"预防为主"、"零缺陷管理"、"问题归零"、"一次把事情做对"等,显现了军工队伍对质量的追求和行为目标。特殊的产品、复杂而高风险的系统工程,使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形成了齐抓共管、互为支撑的质量工作系统。高质量的军工产品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品牌形象,是军工产品科研生产单位的无形资产,是国家战略性产品高质量的象征。具有质量文化氛围的标志和工作环境以特定的标志及各种载体,以有序、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显现具有浓厚军工特色的质量文化氛围。以直观的感受,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强化质量行为准则,促进工作质量的不断改进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军工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军工院校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以及国防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土壤之中。军工院校文化建设和国防科技人才培养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军工院校应弘扬军工精神,用特色鲜明的军工院校文化培养国防科技工业的高水平人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锻造学校的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7.
《军工文化论文集》是由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协调小组编辑出版的全国第一本军工文化论文集。论文集收录了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特别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全国质量月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由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和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知识答卷,本刊现刊登知识答卷全文供军工集团公司、地方国防科工办以及各军工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专题质量宣传教育活动参考。  相似文献   

9.
军工资讯     
天津市国防科技工业军工质量工作会议召开3月27日,天津市国防科工办组织召开了全市国防科技工业军工质量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国防科工委和和信息产业部关于军工质量问题的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分析了天津市国防科技工业军工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动员布置了下一步在天津市军工系统开展的军工质量监督检查相关工作。天津市国防科工办副主任张延和结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繁荣以军工精神为核心的军工文化"的具体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杂志将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  相似文献   

11.
对军工文化建设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保障国防建设与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任。军工文化以其先进的文化理念.贯穿于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经营、教育、管理的始终,推动着军工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高度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繁荣以军工精神为核心的军工文化"的具体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杂志将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二十四字军工精神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繁荣以军工精神为核心的军工文化"的具体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杂志将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研究和应用整体水平,推动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结合全国质量月活动,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于9月27日组织召开了首届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成果发布会,将近年来在质量与可靠性技术领域取得的技术成果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种力量。军工文化.是一种思想力量、创新力量和精神力量。继承弘扬和发展创新军工文化.目的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文化武装军工人的头脑.将文化的动力作用和文化的社会功能.熔铸于国防科技工业这个国家战略产业的全体员工之中.形成与国防科研生产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使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工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推动军工文化建设向纵深领域发展,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军工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全社会关心军工、热爱军工、投身军工、建设军工的热情,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们今天刊发一些观点,以飨读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军工人以及谋求军工事业发展的社会人士踊跃参与。——编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军工文化是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核心内涵的思想文化。深入开展军工文化建设,对于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竞争力、国防实力乃至综合国力,加速国防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深入开展军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军工文化建设,是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为努力铸造国防科技工业新的辉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论坛”于11月6日在广州举办。国防科技工业战线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繁重的任务,军工文化是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是全行业的灵魂,也是维系军工干部职工的精神纽带。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的战略部署,国防科工委党组做出了建设军工文化的重要决策,把文化建设列入全行业发展的重要日程,既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切合全行业实际,对于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军工行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工文化,突出表现为“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继承和发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军工文化建设,使独具特色的军工文化不仅在全行业中间,乃至在全社会中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本刊为推进军工文化建设,自本期起开设《军工文化》栏目,为研究、探讨军工文化提供一块园地。 ——编者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军工行业正认真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在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批示精神,扎扎实实地推动军工文化建设。为进一步统一和提高认识,更好地扩大军工精神的影响力,提升军工文化的宣传效果,《国防科技工业》杂志于3月21日和3月30日组织召开了两次“军工文化座谈会”。  相似文献   

20.
在9月18日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协调小组组长陈求发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号召大家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军工文化建设,为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