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12):72-72
美“三叉戟”II D5导弹完成第150次飞行测试 6月2日,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海域利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发射了两枚不装备弹头“三叉戟”11D5导弹,这两次试射是自1989年导弹定型以来的第149次和150次成功飞行测试。美国海军利用导弹的飞行测试监测导弹性能,以及核潜艇大修后部署的作战能力。测试用导弹上装有一系列安全装置和飞行遥测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EUROCKOT发射服务有限公司是由德国Daimler—Benz宇航公司和俄罗斯Khrunichev宇航研制中心建立的,旨在用ROCKOT发射系统提供全球性廉价的发射服务。 ROCKOT商业计划已经出台,ROCKOT能够将重达199kg的卫星送入极轨道或低地球轨道(LEO),首次商业发射预计在1997年实施,年发射能力可望超过5次。 ROCKOT运载火箭是建立在前苏联SS19战略导弹基础上的运载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与SS19相同,名为Breeze的第三级是新研制的,具备多次点火能力,ROCKOT发射系统已通过了飞行试验。 ROCKOT提供了广泛的用途。二次发射的设想是基于Breeze上面级的高机动性,所谓Breeze上面级是由飞行顺序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王毓军 《当代海军》2005,(12):12-13
蓝色档案:孙江文,1984年入伍,从事飞行工作19年,先后飞过4个机种,安全飞行1800多小时,近5000架次,指挥飞行150多场次。海军一级飞行员,昼夜间指挥员,四种气象教练员,参加重大任务数十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先后6次被上级评为“优秀行管干部”和“优秀党员”。  相似文献   

4.
2008年2月16日清晨.天还未放亮,有着29年飞行经历的飞行教员宫旭章比往常起床更早一些.因为今天部队迎来新年节后新期班又一个普通而又特别的飞行训练日。说普通是因为对于长期从事飞行教学的飞行教员们来说.这只是他们教学生涯中平凡的一天;说特别是因为又一批飞行学员将在这一天完成最后一次飞行训练,顺利毕业。  相似文献   

5.
普通式精彩:孙江文,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训练团团长,1984年6月入伍,1989年4月入党,大学学历,特级飞行员,三种气象指挥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多次被评为"优秀飞行教员",2006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海军授予银质荣誉奖章。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空军某飞行试验训练中心飞行团长王殿礼,经历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特殊飞行。这天,他随团出访意大利时,驾驶该国空军”三色箭”飞行表演队的1号机,和异国同行一道进行了历时40分钟的双机飞行。  相似文献   

7.
军用飞机不着陆一次飞行上万千米,在过去似乎难以想象,但是空中加油技术已使其成为现实。1995年6月2日,美空军进行了“环球力量”外场不着陆演习飞行,3架B-1B战略轰炸机在29架次加油机先后6次空中加油1094吨的支持下,环绕地球飞行30余小时,总航程约4万千米,创造了航空史上迄今为止不着陆飞行的最远纪录,使美国空军空战领域已经进入“全球战场”的时代。无怪乎人们将空中加油机称为“空中力量倍增器”。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7日,我经历了一生中难忘的一次特殊飞行。这天,我随空军代表团出访意大利时,驾驶该国空军“三色箭”飞行表演队的1号机,和异国同行一道进行了历时40分钟的双机飞行。 走近“三色箭”表演机 意大利是被誉为“空军之父”杜黑的故乡。意大利“三色箭”飞行表演队是该国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也是世界顶尖级的飞行表演队之一。对于世界上著名的飞行表演队,如美国的“雷鸟”、俄罗斯的“空中勇士”、英国的“红箭”等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实际上,意大利空军的“三色箭”飞行表演队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地一次环月两次交会的载人登月任务飞行阶段多、周期长、约束复杂,导致各阶段飞行窗口与轨道衔接匹配复杂的难题,提出分层分解、正逆向结合的全任务标称飞行窗口与轨道衔接设计策略。介绍近地一次环月两次交会的载人登月任务飞行模式特点和应用前景,假定任务基本需求与工程约束,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快速规划出近地一次环月两次交会的载人登月任务飞行轨道与窗口。  相似文献   

10.
陈金龙,1947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4年7月招飞入海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经飞行实践后,光荣地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特级飞行员。他翱翔海天55载,握过4种机型的驾驶杆,安全飞行2653小时: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0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飞行员”。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他多次正确处置空中意外险情,保证战鹰安全降落。  相似文献   

11.
1995年6月2日,美空军进行了一次“环球力量”外场不着陆演习飞行,整个飞行历时30余小时,总航程约4万公里,创造了当今飞机不着陆飞行的最远纪录。这一奇迹的创造,再次向人们展示了空中加油机的“空中油王”风采。据悉,在此次行动中,美军先后出动29架次加油机实施了6次空中加油,共加注油料241万磅(1094吨),每架B-1B全程受油约365吨。由此可以看出空中加油对空中机动乃至空中作战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物名片:李中华,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辽宁省新宾县人,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招飞入伍,进入空军某飞行学院学习歼击机飞行专业,1985年7月毕业,并获军事学学士学位。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参谋长、副团长。1994年荣获俄罗斯国家试飞员学校颁发的国际试飞员等级证书,现为空军特级飞行员。李中华安全飞行2250小时,正确处置空中险情15起,空中重大险情5起,先后参加并完成了十余项重大科研试飞任务,在新机鉴定试飞和新技术验证试飞中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6次。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2003,(12):77-78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起飞] 19世纪末,动力飞行成为了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的主要项目。在威尔伯·莱特试飞失败的3天后,他的弟弟奥维尔于1903年12月17日在北卡罗莱纳州东北部小鹰镇成功飞行了12秒。同一天,莱特兄弟又接着飞了3次,其中最好的一次持续了59秒,飞行距离260米。  相似文献   

14.
1903年12月17日10时35分,美国莱特兄弟驾着自制的“飞行者”1号,在北卡罗莱纳州小鹰镇基蒂霍克海滩上进行了第一次试飞。尽管这次飞行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只是踉跄地半飞半滑,但它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可操纵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首次飞行。这是一个科学和智慧上的伟大成就。它标志着人类悄悄地迎来航空史上的黎明。 回眸百年前那改写人类历史的瞬间,阅读着人类文明前行的脚步,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类对科学不懈探索的激情。从莱特兄弟微不足道的飞行36.58米,到今天的不着陆环球飞行;从莱特兄弟12秒的滞空时间,到今天理论上的无时限飞行;从莱特兄弟的3  相似文献   

15.
1995年6月,美国空军的3架B-1B战略轰炸机从其本土起飞,先后经过6次空中加油后,穿过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北太平洋,途中在3个靶场进行轰炸训练,飞行30多个小时,总航程约4万千米。这次实施的跨洋过海环球不着陆飞行演习,创造了  相似文献   

16.
6月,火热的天空放飞火热的心情。这一天,空军首批"4 1"飞行学员告别初教机训练,即将转入高教机飞行。他们将是空军首批双学士飞行学员,被称为是拥有两双"翅膀"的雄鹰。他们接受的是"4 1"培训模式,即在航空大学通过为期3年半的政治、军事、文化、体育、专业理论等教育训练后,再转入为期6个月的初教机飞行训练,经各项考试合格后,任命为副连职军官.授予空军中尉军衔和工学学士学位。尔后.他们将进入高教机飞行训练,经过为期1年的训练,达到培训目标的,将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走进济空某飞行学院一团,笔者见到了这群将拥有两双"翅膀"的小鹰……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3,(12):74-75
[飞行者] 1903年12月17日,当莱特兄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有动力、持续的、可操纵的飞行时,他们所驾驶的“飞行者”号飞机就成了所有飞机的鼻祖。  相似文献   

18.
王乐 《环球军事》2010,(1):22-23
—次大的战役可以决定一场战争;—次致命的打击也可以决定一场战争;那么一次飞行,而且是秘而不宣的飞行能够促成一场战争的结束吗?答案是YES。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2004,(12):79-8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15日在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太平洋海域上空对其研制的无人驾驶X—43A极速飞机进行最后一次、也是速度最快的一次试飞行,预计速度将超过每小时1万公里,大约是音速的10倍。  相似文献   

20.
[人物名片]李长勇,河北吴桥人,1981年3月出生,2000年9月入伍,2001年11月入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75737部队50分队分队长。他先后开创了5个"全军第一":第一个实现某型无人机"双控双飞",第一个实现小场地手控伞降回收,第一个不依靠厂家独立完成新型无人机首飞,第一次实现无人机编队远距离飞行,第一个实现无人机超系统飞行。个人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2年10月参加全军专业技能比武夺得金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