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华盛顿消息:今年初,美国用激光摧毁了一枚高速飞行中的反坦克导弹,这是国防部高能激光计划取得的令人鼓舞的里程碑性的成就之一。 试验的主管部门是海军和高级研究计划局,采用的器件是TRW公司制造的化学激光器。试验地址是加州南部该公司的一个试验场。瞄准跟踪系统是由休斯飞机公司提供的. 国防部的官员认为,尽管激光取得了进展,但并不能证明激光武器已完全优于常规武器,至少在最近的将来是这样。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五角大楼未必能在1982财年以前就开始正式研制高能激光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2.
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探索各种潜在应用的新型激光技术,但是它的主要精力则放在潜在的空间应用上,包括卫星防御和弹道导弹防御。 虽然有可能更快地用于防空和导弹防御的面基(包括陆基和水面)应用中,但是一些国防部官员和国会议员们认为:空间运载应用中最能发挥激光武器的固有优点。 这种观点反映在国防部的决定上,它将从海军“海石”高能激光计划的81财年请求的拨款中削减二千万美元,并且将给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增加二千五百多万美元的经费,用于论证高能激光用于卫星防御的潜力。这笔饯比该局计划中这部分经费多一倍。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周国防部高能激光武器的专家们证实了早先由工业部门激光技术官员们提出的论点,运行于空间轨道的激光作战站可能挫败苏联弹道导弹对美国的进攻。 去年冬天,四位激光专家——其中三位来自工业部门,受参议院议员们和工作人员的邀请,评价美国空间基地激光武器系统的潜力。 其后,军方要求来自工业部门的小组作出这方面的评价以供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讯——美国国防部官员们声称,过去的一年里,在论证空间和大气层内高能激光武器可行性的关键技术方面业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国防部高级官员们说,发展激光武器或这类武器的主要分系统的困难不在于技术而是经费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纽约讯——据这里的国会与国防部官员们说,可以将目前美国一些实验室内研制的试验装置组合成一种空间基地系统的高能激光作战站,以便及时对付预期在1985年进入轨道的苏联激光作战站系统的威胁。 五角大楼与国会的官员们要求美国设法使诸如日本与西德那样技术先进的西方盟国参与定向能武器的研制工作。这样的合作并不会必然导致在战略核武器领域内的结盟,而是可以  相似文献   

6.
一位航空与宇航官员告诉在洛杉矾召开的电光系统与技术会议,在高能激光系统成为实战武器系统使用之前,首先需要在光学制造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 TRW公司防御和空间系统小组的彼得·奥·克拉克说,有必要发展高能激光大型光学组件的快速、低成本的制造方法,以及制作镜于和镜子涂层的材料。 虽然高能激光的光学系统与其它电光系统一样,面临着许多相同的发展问题。但是高能激光由于其部件的巨大物理尺寸,以及光束质量与功率密度的要求,有它自己独特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据最近出版的一卷国会证词透露,海军可能在四年内开始制造原型高能激光武器。 该证词第一次明确地在公众面前提出了激光武器的时间表,海军负责研究与工程的官员说,1982财年海军和国防部长办公室可能会作出决定,开始原型样机的尝试。 负责研究、工程与系统的海军部长助理麦恩,在参议院装备委员会的研究与发展小组委员会为一次秘密会议而制订的记事——包含在上星期出版的那卷中——中说“海军和国防部长办公室一旦作出决定,于1982财年后可能开始高能激光(武器)原型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情报官员们今天说,苏联和美国都正在试图研制一种能够摧毁来袭的核导弹的高能带电逊原子粒子束。两位美国军事情报部门的官员说,苏联的粒子束计划的规模可以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研制原子弹的庞大的曼哈顿计划相比。一位官员说,苏联的计划已经执行了二十多年了。美国把粒子束作为武器的研制计划在规模上要小得多。据说,海军的预算是每年大约二百万美元,而陆军还要少一些。据几年来担任国防部科学顾问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研究员理查德·加温说,自从一九六  相似文献   

9.
高能激光武器是一种把大量热能集中到目标一点上,从而损伤目标的系统。为了把这些激光器与普通用的低能激光器区分开,国防部定义平均输出功率至少是20千瓦,或脉冲能量至少是30千焦耳的激光器为高能激光器。 当然,低能激光器已广泛地应用在医药、制图、通信、测距和目标识别等领域。而高能激光器不仅可能应用于能损伤目标的武器,而且还可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聚变、材料加工(焊接、热处理等)以及激光分离同位素等。  相似文献   

10.
红外制导武器抗激光致盲技术纵横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外战术高能激光武器已处于演示验证阶段,研究成果将使红外制导武器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面临严重威胁,因而,欧美各国在发展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的同时,十分重视红外导引头抗激光致盲技术研究,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苏联在带电粒子束技术研制中取得的进展已使他们可以使用火箭和宇宙飞行来运载电子束加速器在空间开展粒子束传播试验。 按照美国某位情报人士的估计,在载人和不载人宇宙飞行器上开展的带电粒子束试验,使俄国人在研制供反弹道导弹使用的粒子束武器初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按照某些美国官员的说法,去年,美国已从苏联的几个地区探测到他们正在研制粒子束武器的证据,已足以表明苏联正在力图生产一种战略武器。苏联在高能粒子束武器研制方面开展的工作包括: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讯——据国防部和国会官员们说,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在高能激光器技术方面有了突破,有可能挫败苏联核武器对美国的攻击。 在内华达地下核试验场地进行的最近一次试验中,这个实验室论证试验了——在一个模拟空间环境的真空室中——一个非常小的、结构紧凑的,用一个小型核爆炸装置产生的X射线泵浦的激光器。 激光器在X射线(波长0.0014微米)波段工作,并且它能产生一个强度非常高的脉冲光  相似文献   

13.
西德对高能激光的研究尚处在实验室阶段或部件研制阶段,但工业界和政府结合在一起并向公众透露出来,是件很不寻常的事。西德的这项研究有希望广泛应用于常规防御。一个时期以来,围绕着参加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众说纷纭。“高能激光”似乎就是指战略反导弹武器,这未免太局限了。MBB和Diehl两家公司依靠自己的资金和联邦国防部几百万马克的资助研究高能激光正是为了战术应用。本报告将叙述它们的研究工作和若干潜在的军事应用,并对照国际水平进评价,最后还要谈到将实验结果转化为军用硬件所必须采取的步骤。  相似文献   

14.
国防部已经发出对早期预警宇宙飞行器进行改进的指令,以便提高遭到苏联陆基高能激光武器袭击时的生存能力。 国防部的高级官员们已经不再怀疑卫星遭到来自苏联热能束袭击后的易损性. 为了改进美国空军/TRW647早期预警卫星系统的生存能力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大家知道在五角大楼中把早期预警卫星系统称为国防支援计划(Defense Support Prograw-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军事》2010,(3):84-84
美国《防务新闻》2010年1月4日报道,美国政府官员和国防工业部有消息称:美国拖延已久的对台军售问题可望有所进展。根据来自美国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的消息:  相似文献   

16.
MBB公司正在进行军用系统的先进技术研究与开发规划,其中包括战术高能激光器和电-光及红外成象敏感器等。 据美国、西德的政府官员透露,MBB正在从事欧洲最先进的技术研究。而MBB公司的官员证实说,大约有200多个研究和发展规划正在进行中。 重点是首先和欧洲工业合作发展,之后再吸引美国工业参加,以便获得足够的资金和最充分的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 下面是MBB公司的某些关键技术规划: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的国防部的估计,高能激光武器技术业已发展到在空间基地能用化学激光器摧毁处在主动段的弹道导弹。 空间基地激光武器性能的向前推进正促使美国重新安排它的激光武器发展计划,并且五角大楼将立即着手制定空间激光作战站运行所需要的各种系统。 直到最近,激光计划的重点还放在近期应用上如舰只的点防御,用于拦截低飞(接近海平面)导弹和攻击飞机;野战部队的空防以及保卫巨型轰炸机免受空对空和地对空导弹的攻击。  相似文献   

18.
美国白宫,国防部和国会越来越重视定向能武器——高能激光和粒子束,它将用于抵御来自苏联的攻击,保卫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或易受损伤的宇宙飞行器。 若干因素促使美国把注意力集中在应用定向能武器的技术发展上,它们是: ■由于苏联侵占了阿富汗,第二个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无限期地推延。 ■美国洲际弹道导弹遭到苏联的第一次打击后的生存能力的不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9.
白宫和国防部的官员们在国会的大力支持下,正在考虑研制一种新的小型洲际弹道导弹(SICBM)。每枚导弹将配备单个核弹头。这种导弹将部署在遍布美国的现有军事区内。SICBM是波音航空公司的一项研究成果。目前,各政府及军事部门正对它从各方面进行评审。 白宫和国会的官员们认为。小型导弹的研制计划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为美国提供目前所缺乏的战略核武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美军从事高能激光武器技术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截止目前,已初步研制出以陆、海、空基装备为平台的多种类型激光武器。近年来,这些新系统和新概念如雨后春笋般进展迅速.展现出良好的战场使用前景。这些新型的激光武器系统以机载激光、先进战术激光、“宙斯-悍马”激光弹药销毁系统、激光“复仇者”、激光区域防御系统,“空中哨兵”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