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华 《环球军事》2008,(23):56-57
从20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到80年代的“伊朗门事件”,从90年代初的“印巴核试验情报失误”再到21世纪的“9·11”事件及“情报门”事件,几十年来,以中情局为首的美国情报系统—直为失误和丑闻所缠身。那么,谁在监督美国情报机构?它是如何运行的呢?  相似文献   

2.
他是20世纪90年代初被俄罗斯处以极刑的将军。他使苏联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蒙受了巨大损失。他得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器重,被称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王冠上的钻石”。他就是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负责人韦尔宾少将。  相似文献   

3.
于洋 《环球军事》2011,(20):54-55
冷战期间,苏联情报机构一直秘密执行从西方刺探科学技术情报的大规模情报搜集行动。1970年初,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克格勃情报部门“科技理事会”(简称T理事会)。美国政府对苏联的科技情报搜集行动早有觉察,也进行了长期的反侦察,但一直无所突破。直到1981年,随着一名克格勃间谍维特罗夫叛变法国,出卖了4000多页有关克格勃“科技理事会”情报行动的文件,这些文件被法国情报部门标记为“告别档案”。  相似文献   

4.
U-2飞机事件发生在1960年“五一”节那一天,当时曾轰动世界,直接导致了当年5月16日在巴黎召开的4大国首脑会议流产。有关U-2飞机被击落的细节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被导弹击落说、被飞机击落说、苏联情报机关对该机做了手脚说、苏联情报机关策划的积极措施说等等。本文向您提供一种新说法:受苏-9歼击机的高速、高温反射气流冲击及U-2飞机的自身扭转力矩共同作用,导致其折戟沉沙。本文首次透露了苏方飞行员的姓名、战斗细节、上级的指挥细节,甚至说苏-9歼击机根本没有携带空对空导弹,以便能够爬升到与U-2飞机同样的飞行高度,没有发生敌我意义上的空战,并披露了克格勃主席谢列平自作主张等信息。经过40余年后,这些信息的可靠性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本文编译自2002年第11期俄罗斯《国际警察》杂志。  相似文献   

5.
1942年秋,一支美军特遣部队奉命横渡大西洋,在北彦的卡萨布兰卡登陆,增援在沙漠中与德军苦战的英军。航渡途中,情报机关突然得到在加邪利群岛南部海域有德国潜艇群出没的密报。那里是前往非洲的必经之路,一旦被“狼群”咬住,特遣部队就很可能在到达登陆点之前便遭全军覆没。于是,情报机关决定以“苦肉计”把德国潜艇引开。他们故意用  相似文献   

6.
冷战时期,太空大国美国秘密成立了人类最早的太空间谍机关——国家侦察局。它专门使用太空间谍卫星,进行偷窥活动,为美国政府的决策提供及时而又可靠的依据,成为备受美国政府器重的间谍机关。 应时而生 1960年,美国不得不思考如何另辟搜集他国情报的途径了。这一年的“五一”节,苏联上空的导弹爆炸声炸得美国不得不中止长达4年的U-2高空间谍飞机的对苏侦察活动。 “随着对手防空技术飞速发展,有人驾驶的飞机不能随便进入苏联领空进  相似文献   

7.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14):56-58
约织印染翰·华尔克1955年加入美国海军,1967年开始为苏联提供情报,1985年因犯间谍罪被美国国家安全局抓获。18年间,他受雇于苏联,向莫斯科狂泄大量美国海军的各种绝密情报,包括密码本、武器声呐系统、海军战术、恐怖威胁、水面、潜艇、训练、战备等方面的情报。  相似文献   

8.
“唇读”,是国外某些间谍机关通过分析口型来窃取情报的一种方法。在某国保安机关的一间会议室里,一部被间谍偷拍来的无声电影正在反复地放映:银幕上,外国驻该国  相似文献   

9.
1949年8月末,美国空军一架装有“飞行实验室”设备的B-29飞机,在远东某地区飞行时获得意外发现:从苏联东部地区上空拍摄到的几幅照片的底片上,清晰地显示出放射性物质的迹象。照片被送到美国情报机关,经有关专家分析,解释只能有一个:苏联在其领土内进行了原子弹爆炸。当情报局官员向杜鲁门总统报告此事时,他简直难以置信,连声说:“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被誉为“原子将军”的曼哈顿工程区指挥官格罗夫斯深知此项工程之浩繁、艰难,以及人力、物力耗费之巨大,曾说:至少在10年、20年之内,不会有其他哪个国家能造出  相似文献   

10.
韩国情报机关有国家保安部队、警察、总统官邸警卫室情报处、首都警备司令部情报处、国防情报局、外交部情报局等。核心是安全企划部。它拥有“调整、监督情报安全业务”的权力。安企部总部设在汉城市。根据其所在地名市民称它“南山”。 安全企划部长与总理职权相同。安企部权力渗透到所有领域,被称为“幕后政府”。组织编制如下:部长、次长、次长助理,第一至第九局、综合计划局、负责南北对话的南北问题协议局,监察室、情报学校、汉城市及各道地方组织。 各业务局分别负责国内情报、海外情报、言论、反共、对日工作、对朝鲜的工作等,尤其重视从朝鲜叛逃者处获得的情报。一种说法,其正式职员5000-7000人。在政府其他机关中有许多兼职人员。根据安企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新闻网近期披露,苏联军事检察院关于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少将A·B·韦尔宾重大间谍案始末解密。韦尔宾将军于1975年投靠美国。在此后的14年间,他向美方出卖无数绝密情报。他被称为美中情局的“钻石间谍”。 引自A·B·韦尔宾案判决书 (犯有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刑法第64条第一款和第78条所定罪行) 预先侦察表明,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官员,少将A·B·韦尔宾利用担任情报总局  相似文献   

12.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实施了突袭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苏联受到沉重打击。而在此前与英德的情报大战中,由于苏联大清选运动以及它各自为战的情报体制,使其在突袭前的情报大战中先输一局。  相似文献   

13.
沈语 《环球军事》2010,(9):50-51
近期,台军似乎有些“点背”。各种各样的弊案、丑闻、糗事、惨剧层出不穷。当台军“不雅照”、“不雅视频”还在网上流传时。与台军有关的“桃色风暴”又风生水起·刚传出有台军高官涉嫌买官卖官挪用公款被抓。  相似文献   

14.
彭华 《环球军事》2008,(13):42-44
从上世纪60年代末起,以色列频频遭遇劫机事件。在以色列针对恐怖分子展开的反劫机行动中,最有名的莫过于1972年5月9日的“同位素”行动,这次行动是以色列特种部队第一次成功解救了在客机上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在参加此次行动的以色列突击队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他们中出了两位以色列总理、著名情报机关“摩萨德”(以色列秘密情报局)的局长和以军正副总参谋长。近日,俄罗斯《星火》杂志的记者采访了当年参加过这一行动的以色列老特种兵莫德海·拉哈米姆,了解到行动过程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5.
御风 《环球军事》2013,(6):42-43
1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大厅提名总统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出任中情局局长,接替因婚外恋丑闻辞职的前局长彼得雷乌斯。3月7日,美参议院以63票对34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对布伦南的提名。他将接替代理局长麦克·莫雷尔,莫雷尔则将担任中情局副局长。提名获得通过后,奥巴马发表声明说,及时、准确的情报对打击“基地”组织及应对各种安全挑战极为重要,布伦南的领导能力将是确保这一点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杨永志 《环球军事》2008,(16):56-57
和杜日阔布等苏联著名王牌飞行员相比,飞行员艾夫根尼·尼古拉耶维奇·斯捷潘诺夫上校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从另一些方面来说,斯捷潘诺夫绝对是幸运女神的“宠儿”。他曾两次对敌机实簏自杀性攻击都幸运生还;被敢机击落也能侥幸脱逃;他的许多战友和朋友在苏联“大肃反”运动中含冤死去。而他则安然无恙。他的经历不仅充满了幸运与传奇,更是苏联空军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17.
方晓志 《环球军事》2014,(17):64-65
据《纽约时报》2014年8月1日报道,美国中央隋报局局长约翰·布伦南承认,其所属机构曾监控过美国国会参议院相关雇员的电脑,并对此表示道歉。消息一出,舆论哗然。随后,有超过4.2万名美国人联名要求布伦南以及其他与监控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有关的官员下台。近几年,尤其是斯诺登事件之后,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丑闻更是频见报端杂志,人们普遍认为作为美国总统“耳朵”的中央情报局似乎将“耳朵”伸得太长,以致前景有些堪忧。  相似文献   

18.
刘肖岩 《环球军事》2009,(12):58-59
他曾是苏联总参情报局驻比利时情报站站长,也是当时苏联驻外情报站最年轻的站长;他蹲过盖世太保的监狱,但却在监狱里把盖世太保反颠覆科的头目策反了;二战结束后,他因“叛国罪”而坐牢,在历经45年的申诉后,终于在1991年等到了全面平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何审洹 《环球军事》2013,(13):46-47
近日,“棱镜门”一事炒得沸沸扬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各国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三流小报,都在谈论这个关于监视、隐私、情报丑闻的话题。但在法国,人们在关注爱德华‘斯诺登的同时,还把一些版面留给了一位在公寓里悄然离世的老人。他就是伊夫·贝特朗,法国“监视界”的“鼻祖”。当年他也是法国情报界响当当的人物,如今却悄然离世无人知,甚至他的离世还让法国政坛上那些在位的或已离任的大小人物们,暗自松了一一口气,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组织了纳粹党的冲锋 队,却因反对希特勒而锒铛入狱;他是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 问,却把情报无偿送给苏联;他是德国重要的反对派人物, 却在战后的德国默默无闻。最近,俄罗斯解密的档案终于让 他浮现出来。他就是希特勒的前战友、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 问、无偿为苏联克格勃服务的代号为“朋友”的间谍——瓦 尔特·斯滕内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