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正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人走过了辉煌的一甲子,又迎来了再创辉煌的新甲子金秋十月,五彩缤纷的绿洲大地迎来了兵团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屯垦戍边一甲子,戈壁惊开新世界。翻开西域2000多年屯垦的历史,最为耀眼辉煌的是兵团屯垦戍边的60年。兵团的屯垦戍边走出了历史上屯垦"一代而终"的藩篱,屯垦戍边事业代代相传。兵团的屯垦戍边是化剑为犁、和平发展的典范。屯垦戍边使命赋予兵团人既屯垦又戍边的双重角色。1954年10月,17.5万名军人集体转业,投入到  相似文献   

2.
编与读     
正具有珍藏价值的资料一〇三团读者肖永革一口气读完《当代兵团》为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出版的专刊《屯垦戍边一甲子》,我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屯垦戍边一甲子》全方位展示了6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发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在祖国边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创造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可咏可颂的改造荒漠的奇迹,为新疆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用"巨手翻天地,大胆易沧桑"来形容兵团60年的发展变化最为凝练。追溯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兵团科技发展史。新疆独特的生态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兵团独具特色的组织形式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兵团人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和"中国第一"、"新疆第一":陈顺理选育出我国第一个长绒棉新品种"胜利1号";刘汉珠选育出新疆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回望历史,多少年轻人将青春奉献给屯垦戍边这项伟大的事业曾几何时,数十万祖国各地有志青年齐聚兵团,投身开发建设新疆和巩固祖国边防的大潮中。他们创办了新疆最早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引领了新疆先进农业生产方式,推进了新疆多元文化交融,创造了兵团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曾几何时,由于种种原因,兵团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停滞,人才外流。不少人发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后继乏人的悲凉感叹。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让兵团屯垦戍边事业薪火相传?兵团党委以战略眼光作出决策:大力实施人才强兵团战略,走出一条具有兵团特色的发展之路,让兵团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5.
《兵团建设》杂志于1999年第一期刊发的王运华同志撰写的文章《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今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是兵团宣传媒体独具慧眼推出的力作,也是兵团理论战线取得的新成就,可庆可贺。王运华同志的这篇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辨证地认识兵团的使命与职责,通篇贯穿着对屯垦戍边事业的深邃思考,使我们深受启发。一是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屯垦戍边是一个历史的课题,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新疆的重要讲话的深刻思想以及对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指导意义,深入思考了兵团如何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快兵团的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实力。二是提出了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是在党中央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祖国西部的戈壁荒滩上,开垦出一片片绿洲。兵团人半个世纪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活动,提升了兵团屯垦戍边的综合实力,其中凸现的具有鲜明屯垦特色的兵团文化,成为兵团事业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年初,本刊推出王运华同志撰写的《实践"三个代表"推进文化戍边》,系统阐述了兵团"文化戍边"的内容、特点、意义、作用以及加快推进"文化戍边"工程建设等问题。文章刊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反响。本刊日前举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兵团先进文化建设》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兵团文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畅所欲言,其真知灼见,触及兵团文化许多深层面的问题,而由文化建设所引发的话题,似乎已超越文化层面,关系兵团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关系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继承,关系兵团的明天……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8月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指出,兵团既是生产队、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宣传队。新中国屯垦戍边60年来,兵团不仅注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而且注重加强民族团结,大力发展宣传文化教育事业,在屯垦戍边事业中较好地发挥了“宣传队”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维稳戍边是中央赋予兵团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兵团存在价值最根本、最重要的体现。兵团成立60年来,不负屯垦戍边使命重托,在稳疆、兴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兵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兵团的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并明确要求兵团要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意识、担当意识,发挥好维稳戍边的看家本领,为兵团进一步提高维稳戍边能力指明了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兵团有改革的传统,其事业就是说明;兵团有开放的"履历",其成果就是印证60年前,一支英雄的部队跟随王震将军一路风尘,进驻新疆。自此,新疆的屯垦事业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队伍,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回眸光辉历程,瞩目今昔巨变。60年后的今天,兵团如何通过自身改革,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兵团人给出的回答是:改革开放,栉风沐雨,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10.
正"兵团要科学处理屯垦和维稳戍边、兵团和地方的关系,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支持兵团发展壮大,发挥好新形势下维稳戍边的特殊作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先后对兵团工作提出了要求。会议报道一经刊发,引起兵团各级干部职工群众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牢记使命,切实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新疆和兵团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1.
阅读提示: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的一大法宝,也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宝。60年来,兵团以群众路线为指针,积累了密切联系群众、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经验。本期"新闻会客厅"特邀兵团党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刘耀霞,向大家介绍60年以来兵团密切联系群众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城镇化,事关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全局。要实现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转变,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推进城镇化,是中央根据屯垦戍边事业需要对兵团提出的首要任务、长远大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城镇化成为"三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增强屯垦戍边事业凝聚力,迅速改善提升职工居住条件,加快转变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聚集现代文明,解决过去多年存在的团场留不住人、职工队伍不稳定、基层连队"空壳化"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团场城镇化发展要有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11,(11):19
以处理好屯垦和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三大关系"为核心,构筑兵团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更好发挥"三大作用"的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14.
边陲春意浓,垦区气象新。自1997年始,兵团党委把每年的3月定为全兵团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三德")教育月。两年多来,各级党委切实把"三德"教育月活动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以月促年,使之成为兵团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景观。"三德"教育月,是兵团人的独创,是广大干部职工走向新世纪的"必修课"。各级党委通过"三德"教育,着力从5个方面塑造跨世纪兵团人形象:塑造兵团人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形象。针对当前兵团职工队伍结构变化较大的状况,各级党委以新职工为教育重点,以热爱新疆、热爱兵团为"三德"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三德"教育,引导新职工逐步树立屯垦戍边意识,尽快实现由"淘金者"到"兵团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鲁凡 《兵团建设》2001,(11):4-6
兵团第五次党代表大会把推进屯垦戍边新实践、再创屯垦戍边新辉煌的历史重任摆在了兵团248万各族职工群众的面前。为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而聚集在屯垦戍边伟大旗帜下的兵团儿女,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奋发的斗志,投身于新世纪兵团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之中,唱响发展的主题歌,赢得改革的主动权,维护稳定的好局面,为兵团的发展壮大,为自身的文明富裕,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祖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吴珍  李全玲 《兵团建设》2011,(11):26-27
兵团成立以来,始终牢记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西北边防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党领导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探索把握屯垦戍边内在的发展规律,对于新时期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和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开创屯垦戍边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新疆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历代屯田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屯垦戍边的战略决策。1954年10月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她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揭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新篇章。一、兵团成立的历史背景兵团的成立,在中华千年屯垦史中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结果,是我们党反对帝国主义及其  相似文献   

18.
本人撰写的理论文章《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荣获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个荣誉首先应归属于兵团,归属于兵团的宣传思想工作,当然也包含了《兵团建设》编辑们的辛劳。1998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到新疆视察工作,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尤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在历史长河和国家大局中的地位、作用及今后发展做了精辟、系统的论述,成为当代中国屯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献。作为一个宣传工作者,我强烈地感受到,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好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推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也为我们站在更高的理性层次上研究、认识兵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讲话中提出的许多重大的屯垦思想论断,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准确地理解和完整地体现到工作中去。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经过反复学习和思考,撰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90年历史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边疆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并总结历史经验创立了屯垦戍边理论;在这纵贯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就有融会其中的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屯垦戍边事业的边疆建设发展道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兵团人更加需要珍惜自己独有的历史资源,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新疆和兵团工作时指出,兵团要处理好屯垦与戍边的关系,特殊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兵团与地方的关系。农七师天北新区成立5年来的实践证明,天北模式为处理好"三大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一、天北模式为处理好屯垦与戍边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天北新区的诞生是兵地双方思想解放的成果。2002年春,面对西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