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兵团考察调研时指出,要让兵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总书记的讲话,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兵团在新疆的重要战略定位,更是对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重大理论创新。要让兵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形势下兵团历史责任的新思想,充分体现了兵团屯垦戍边使  相似文献   

2.
正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人走过了辉煌的一甲子,又迎来了再创辉煌的新甲子金秋十月,五彩缤纷的绿洲大地迎来了兵团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屯垦戍边一甲子,戈壁惊开新世界。翻开西域2000多年屯垦的历史,最为耀眼辉煌的是兵团屯垦戍边的60年。兵团的屯垦戍边走出了历史上屯垦"一代而终"的藩篱,屯垦戍边事业代代相传。兵团的屯垦戍边是化剑为犁、和平发展的典范。屯垦戍边使命赋予兵团人既屯垦又戍边的双重角色。1954年10月,17.5万名军人集体转业,投入到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新疆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历代屯田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屯垦戍边的战略决策。1954年10月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她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揭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新篇章。一、兵团成立的历史背景兵团的成立,在中华千年屯垦史中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结果,是我们党反对帝国主义及其  相似文献   

4.
90年历史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边疆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并总结历史经验创立了屯垦戍边理论;在这纵贯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就有融会其中的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屯垦戍边事业的边疆建设发展道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兵团人更加需要珍惜自己独有的历史资源,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智  相似文献   

5.
《兵团建设》杂志于1999年第一期刊发的王运华同志撰写的文章《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今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是兵团宣传媒体独具慧眼推出的力作,也是兵团理论战线取得的新成就,可庆可贺。王运华同志的这篇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辨证地认识兵团的使命与职责,通篇贯穿着对屯垦戍边事业的深邃思考,使我们深受启发。一是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屯垦戍边是一个历史的课题,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新疆的重要讲话的深刻思想以及对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指导意义,深入思考了兵团如何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快兵团的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实力。二是提出了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是在党中央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目录前言一、建立与发展二、职责与体制三、开发与建设四、维稳戍边与促进民族团结前言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以后历代沿袭。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新疆成立生产建设兵团。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新疆实际的战略举措,也是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任菊香 《兵团建设》2011,(21):20-21
近日,标志着兵团屯垦戍边理论已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屯垦戍边理论纲要》即将出版。该著作系统回答了屯垦戍边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发展等问题。这是兵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立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随着兵团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兵团干部职工队伍发生了结构性的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厚重历史,根植于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实践,是兵团几代人用真情和热血树立的不朽旗帜,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兵团人为之献身的屯垦戍边千秋伟业的主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王运华 《兵团建设》2006,(7):22-24,26
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举措,体现了新疆区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体现了加快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担当起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这一历史进程中,兵团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屯垦戍边的综合实力会大大增强:与此同时,这一重大发展时期,对兵团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者要以担当屯垦戍边历史使命为己任,以学习、宣传、激励、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投身于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目标为己任,以“向上推,往外打”向世人宣传、展示兵团的新形象,提高兵团的影响力为己任,进一步理清思路,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兵团是在新疆特殊区域内承担特殊使命的屯垦戍边组织,作为由国家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的兵团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则直接关系到复杂严峻人文环境下新疆地方和兵团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兵团文化的传承、兵团精神的弘扬及兵团事业的推进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兵团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兵团有改革的传统,其事业就是说明;兵团有开放的"履历",其成果就是印证60年前,一支英雄的部队跟随王震将军一路风尘,进驻新疆。自此,新疆的屯垦事业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队伍,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回眸光辉历程,瞩目今昔巨变。60年后的今天,兵团如何通过自身改革,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兵团人给出的回答是:改革开放,栉风沐雨,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幅员辽阔,边关万里;这是一支神奇的部队,亦兵亦民,屯垦戍边;这是一家特殊的银行,中国唯一,举世无双,这就是新疆,这就是兵团,这就是中国农业银行兵团分行。为全力支持和促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于1991年8月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行,隶属于中  相似文献   

13.
兵团屯垦戍边50多年的历史是兵团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履行的屯垦戍边史,是一部西部开发史,是一部国际屯垦典范史。面对21世纪国际、国内十分复杂的环境,国家对兵团屯垦戍边赋予了新的使命,对兵团屯垦戍边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正用"巨手翻天地,大胆易沧桑"来形容兵团60年的发展变化最为凝练。追溯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兵团科技发展史。新疆独特的生态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兵团独具特色的组织形式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兵团人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和"中国第一"、"新疆第一":陈顺理选育出我国第一个长绒棉新品种"胜利1号";刘汉珠选育出新疆第一  相似文献   

15.
正60年团结奋斗,60年万象更新。展望前程,历史已期许,时代在召唤。让我们聚精会神、大步向前,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再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新辉煌在硕果累累的金色秋天里,我们即将迎来兵团成立60周年。天山南北将把锣鼓敲响,盛装的庆典将把礼炮点燃,兵团人的笑脸洋溢着无尽的幸福与甜蜜。60年前,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举行成立大会,从此,兵团走向了屯垦戍边的伟大征程。60年来,在中央、自治区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在10个对口支援省市的无私援助下,兵团忠实履行中央赋予的屯  相似文献   

16.
正自西汉起,在西域这块祖国的热土上,屯垦大幕就缓缓拉开。屯垦戍边如古韵长歌,穿越2000多年的历史,并伴随着祖国统一和民族交往的历史脉动。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各地。由于当时新疆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凋零,物资奇缺,就地解决近20万军队粮饷绝无可能,新疆军区每月派飞机去北京运一趟银元购粮以供军用。鉴于此,毛泽东高瞻远瞩,认真分析新疆形势,借鉴历代屯田经验,为了边疆长治久安,决心在新疆大兴屯垦戍边事业。全军指战员遵照命令,迅速投入到屯垦戍边中去,在逐步实现粮食、食油、蔬菜自给自足之后,部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17.
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屯垦与戍边的关系,处理好特殊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处理好兵团和地方的关系,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做到"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这对新的历史阶段下,兵团履行好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履行好使命,加快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实现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纪律严明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18.
一兵团的小城镇是随着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50年代初国家组建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对新疆进行大开发。兵团按屯垦戍边的要求,踏勘布点,确定师局、团部驻地,作为屯垦戍边的行政指挥中心。随着大规模开发建设和农垦事业的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二、三产业和科教文卫事业向师局、团部驻地集聚,同时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建设,行政指挥中心发展成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河子市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军垦城市,各团场场部成为垦  相似文献   

19.
《兵团建设》2007,(7):9-9
在新的历史时期,兵团广大共产党员牢记中央赋予兵团的屯垦戍边使命,坚持弘扬兵团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坚持为开发、建设、稳定新疆和巩固祖国边防多作贡献,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梅莲同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0.
50年来,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作为工作目标,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不断巩固壮大屯垦戍边的群众基础;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经济实力;始终坚持把思想文化建设作为屯垦戍边的重要内容,不断为屯垦戍边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在新的形势下,兵团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屯垦戍边的内涵,在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兵团屯垦戍边的有效实现形式,以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和措施实现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