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他像挺立在边防线上的一块界碑,用理想和信念铸就着兵团人的敬业奉献精神。大早,在祖国雄鸡版图的尾巴尖上,马军武穿着他最钟爱的迷彩服,迎着第一缕阳光,和他的妻子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哨所前的国旗台上,庄严地将五星红旗升起在祖国边境的上空。这是马军武每天必须要进行的仪式。马军武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桑德克哨所的一名民兵护边员。  相似文献   

2.
1988年年初,为了国土安全,十师一八五团党委决定,在阿拉克别克界河边建立桑德克哨所,指派专人巡边守水。刚刚参加工作的马军武积极报名,那年他才19岁。初到哨所时,马军武心里还带着几分好奇,每天一个人观察  相似文献   

3.
贺啸威 《兵团建设》2012,(10):13-15
正兵团精神需要发扬光大,需要保持永久的生命力,更需要一个个像马军武这样,在平凡生活中践行兵团精神的"普通职工"关键词:艰辛"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这是马军武小时候学会的第一首歌谣,也是他24年来守土戍边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一把军号     
正2009年我到六师一○三团采访,老战士徐和海给我讲述的"一把军号"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年徐和海老人78岁了,身上还留有国民党军的两块炮弹皮,他说那是解放大西北时的"纪念品"。徐和海说他与军号有缘,是军号声引得他参了军。那是1947年8月,只有16岁的徐和海有一天被一种从未听到过的声音迷住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支不列入军队编制、不着军装的队伍,他们被边防官兵和各族群众称为"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有生命的界碑",是打击犯罪的"信息员",边境辖区的"活地图",党的政策的"宣传员"。这支鲜为人知的队伍有一个响彻边关的称谓——护边员。四师六十三团优秀护边员王永福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2月26日10时,王永福简单地吃过饭后,便像往常一样,背着装满工具的袋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35年来,王永福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一直坚持在边防线上,巡逻放哨。他用生命兑现着对祖国的承诺,成为边境线上永不换防、永不转业、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  相似文献   

6.
正孙光先:"9·25"起义人员,在民主诉苦运动和阶级教育活动中深受感动,起义后的五个月(1950年2月25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被组织送到石河子速成中学学习。孙光先说:"是共产党引导我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呀。"1959年,他所在连队荣膺自治区"粮食冠军连"称号,他本人被兵团评为标兵连长。八师一四八团场志(1969年,莫二场改番号为一四八团)有这样的统计,从1957年到1995年,莫一场、莫二场、莫三  相似文献   

7.
坐落在雄鸡之尾的气势巍峨的阿勒泰山常年驻扎着一群边防军人,他们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一项神圣的事业——护边守防。"蚊虫王国"北湾边防站、"雪海孤岛"白哈巴边防站等都是这里的边防一线。韩江,便是众多老边防中的一位:他23年在边防,策马踏边十余万公里,被官兵称为马背上的团长,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2006年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新疆军区表彰为首届"昆仑卫士"。  相似文献   

8.
为职工谋事     
正"不能睡懒觉了,我要去种地。"4月27日清晨,在农三师五十三团六连,职工玉素甫·艾买提一边跟连党支部书记宋保江打着招呼,一边急匆匆地骑上摩托车奔向地里去察看棉苗长势。这个曾经被称为连队"刺头"的职工,如今已彻底服从了连队党支部一班人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最感动的事     
正赵凡是2013年从内地来九师一六三团参加工作的大学生。2013年12月初,他与另外十九名民兵一起来到边防连进行赴边合训。在20天的军训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儿,有快乐,有悲伤,有兴奋,有的让他受益无穷,有的让他感动不已。边防连副连长任克松是赵凡的总教练,他是一个生活中很幽默的人,每到训练休息时,训练场上都会传出歌声和欢笑声,这就是副连长组织的"每人一歌"趣味游戏节目。任克松尽管在生活中幽默,可一到训练场上,就完全换了一个人,训练场就是他的"地盘",脸一绷,眼一瞪,让人看了就紧张。每次训练,队员身体  相似文献   

10.
"我儿子叫周锦,锦是美丽的意思,我们希望他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她边说边笑,那灿烂的笑容仿佛阴霾天气里的一缕阳光。她叫王焕焕,是一名警嫂,丈夫周庆义是河北边防总队海警支队的一名舰艇驾驶员。周锦2008年10月出生,3个月后,当发现他不能抬头时,夫妻俩着急了,抱着孩子到医院检查,最后被诊断为黄痘引起的手足徐动型脑瘫痪,属于脑瘫类疾病里面最严重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在黔北有一位被山村群众称为“大伙的贴心人,敢说真心话的好记者”。他,就是贵州省习水县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退伍军人陈应洋。 1986年底,陈应洋在部队被选送团新闻写作培训班,从此,小陈便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不懂就向老同志请教,一边读书,一边写  相似文献   

12.
正每次巡逻到界碑时,捷尔塔总要将界碑擦拭一遍,他说这是他神圣的职责时间:10月2日。地点:农五师八十四团乌图布拉格沟夫妻民兵哨所。人物:蒙古族护边员捷尔塔和他的妻子、女儿。关键词:神圣使命。场景一:一大早,哨所背后的阿拉套山还没苏醒,边境护边员捷尔塔就起床忙碌起来。他今天要干的事很多。——今天是"双节"黄金周的第三天,地处边境的乌图布拉格沟的风景是  相似文献   

13.
一位大师隐居山中,平日一边参禅,一边研习武术。想跟他学习武术的人络绎不绝。一日,一群人相约上山拜访大师,行至半路,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只挑了很少的水,两只木桶只装了一小半。众人不解,大师武功盖世,怎么挑不起两桶水呢?大师道:"挑水之道并不在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4.
正曾看到这样一幅漫画,画面上一位坐在主席台上的领导干部边讲话边吸烟,吐出的烟雾形成两个大字——"会风"。它提醒我们:保持好的会风,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会场禁烟。如果还像以前一样,领导互相敬烟、比着吸烟,何以形成良好会风?又何以让八项规定落地生根?公务吸烟是以前的一个惯例、一个痼疾。我们现在纠"四风"、正作风,就是要  相似文献   

15.
正三师托云牧场的吐尔买买提·马提是一名普通的柯尔克孜族牧工,他守护祖国西部边防线32年,行程近13万公里,穿坏了400多双鞋,有25个古尔邦节、春节他没跟家人团聚……护边使命代代传承回想自己的护边人生,吐尔买买提·马提说:"我们巡护就是放哨、站岗,我们巡逻就是守边防,这是我们兵团人的责任。"而提起自己守边的初衷,吐尔买买提·马提说都是受祖辈们的言传身教。吐尔买买提·马提的祖辈们都生活在  相似文献   

16.
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上世纪50年代,美国洛杉矶郊区有一位清贫的农家少年。每当闲暇的时间,他总要拿出祖父在他8岁那年送他的生日礼物——一幅已被摩挲得卷边的世界地图。他年轻的目光一遍遍浏览着地图上标注的城市,飘逸的思绪随之纵横驰骋,渴望抵达的翅膀,在  相似文献   

17.
宋朝大规模全面实行募兵制与特殊养兵政策,造成了几十至上百万的庞大兵员队伍;宋代边患不断,战事频发,为抵御边疆少数民族的进犯,历代政府都在边地屯戍重兵,所以宋代军费开支浩大。军俸、军事装备开支以及边籴边费构成宋代军费支出的基本项目。筹措军需就要建立相应的供军机制,宋代财政征收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军费的筹集、军需供给保障有关,本文着重论述了宋朝国家财政体制中比较完备的军费预算、筹集、划拨机制及其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兵团十师一八五团的一名普通军垦战士……"4月29日,十师一八五团水利工作站职工、民兵马军武,精神抖擞地站在六师、五家渠市市政府的会议室里,讲起了他在中哈边境桑德克哨所屯垦戍边26年、建设夫妻哨所的故事,而他的聆听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相似文献   

19.
去年5月,某单位安装的新型高压电缆出现故障,连续检修多天也没能找到"病因",于是请来"电大拿"沈燕明"救急"。提起第二炮兵某部阵管连的沈燕明,官兵几乎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大家对这个三级军士长充满了敬意。为何?有数字见证。在18年的军旅生涯中,负责数条坑道用电线路维护的沈燕明,平均每年要在深山里查线十余次,徒步行走近千公里,先后排除各类故障百余起。为此,官兵送给他一个绰号——"电大拿"。去年冬天,驻地遭遇50年一遇的暴风雪袭击。一天晚上,沈燕明刚刚躺下休息,突然接到坑道全部断电的电话,他边穿衣服边找工具,带领两名战士冲进雪野,沿着高压线路用铁锹探着1米多深的积雪艰难前行。等查到高压线故障点时,他们已在深山里走出了10多公里。他让战友在下面打手电,自己爬上电线杆抢修,等他修完手脚被冻得完全失去知觉,硬是靠胳膊和腿抱  相似文献   

20.
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说他"二"要先从新训说起。新训之初走齐步,每一个大一新生都将吃奶的劲用在摆臂上。一天,忽然有人"啊"地大叫一声,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