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是院校教育的龙头。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军需专业人才,必须针对研究生教育特点,结合军需专业实际,进一步拓宽军需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军需专业学科建设,切实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军需装备是形成军需保障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未来高技术战争军需保障的重要手段。构建军需装备学是加快我军军需装备发展、培养高素质军需装备研发与管理人才、提高军需装备保障效益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军需装备学的构建,必须贯穿适应性、结合性、创新性的原则;必须围绕提高保障力的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紧扣“技术”和“管理”两条主线构建学科课程体系,区分“三个层次”加强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先行,坚持人才为本,坚持以技术作支撑。  相似文献   

3.
加快转变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核心是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军需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保障能力;关键是在“变”上辟蹊径、在“快”上下功夫;重点是信息系统建设、体系融合、军民融合、实战化训练和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实施创新教育,适应现代军事教育的发展,军需学科的创新思路是:拓宽专业领域,增强竞争能力;依据人才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围绕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方法;适应现代教育,完善教学设施;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我军军需保障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遇到了许多棘手问题,其中军需保障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严重阻碍着军费保障能力的提高尤为突出。改革军费保障体制应遵循“精、高、战、全、活”五字原则,全面实现网络型划区保障,完善战术军需保障体系,按照统分结合原则,扩大统供范围,进一步完善军需物资筹措方式,改革军粮供应体制和军需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加快转变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应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军需专业发展目标和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这个核心,通过加大军需科技含量、改革军需保障体制机制、加强军需训练和保障基地建设等措施,将军需保障指挥、保障力量、保障资源、保障对象等要素融合成有机整体,构建与军事任务相适应、与后勤保障体制相配套、与地方军供部门相衔接的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7.
军需专业教育诞生于解放战争战火硝烟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以及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推进,军需专业教育快速发展,在全面转型中实现跨越。回顾军需专业教育60年光辉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于实现军需专业教育新的跨越,推动军需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充分利用民用资源提高军需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军需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树立军民融合观念,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扩宽军民融合途径;要利用民用资源构建研发体系,利用社会技术保障资源构建维修保障体系,积极调动社会潜力资源构建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部队编制体制的逐步完善,适应军队作战的管理机制逐步顺畅,新诞生的军需物资油料部门正落实其新的职能,实现其新的目标。新型军需物资油料管理人才的素质标准随着时代进步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迫切需要围绕这一新内涵,架构新型军需物资油料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从而有效地加强军需物资油料管理人才建设。1新型军需物资油料管理人才,首先应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现代化军人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永葆政治合格、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是对每个军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局部战争对传统的军需保障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对军需教育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遵循训以致用、突出特色、着眼合成、坚持改革的原则;要把提高军需保障力作为军需教育训练的首要目标;要把提高军需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作为教育训练的突破口;要优化教育训练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军需教育近代化是晚清以来实现国家军需独立的主要途径。1903年清廷在保定的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内开设经理科,拉开了军需教育近代化的序幕;此后又通过设在保定的陆军军械经理师范学堂、陆军经理学堂、陆军军需学堂,接续推动军需教育。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创办中央陆军军需学校,初步开创了学员班、学生班两种军需教育模式。南北共和告成后,张叙忠随中央陆军军需学校迁入北京,建立了北京陆军军需学校并任校长。北京陆军军需学校通过健全教育制度、严肃校风校纪,在招生和人才培养方面多措并举,为陆海军培养了大批军需专业人才。1920年代,因北京政府财政日益困难和当局需求之变化,张叙忠接连修订《陆军军需学校条例》,积极调整办学思路,推动办学之转型,使得陆军军需学校在风云激荡的岁月中得以继续运转,军需教育之近代化亦得以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2.
基层军需工作,是整个军需工作的落脚点。做好基层军需工作,主要应提高基层军需整体保障能力,提高基层军需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基层军需的管理经济效益。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更新服务观念,强化基层管理;培养军需人才,强化队伍建设;改革保障体制,理顺各种关系;重新制定标准,建立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军需勤务学科是后方专业勤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的重点学科。军需勤务学科具有研究对象和范畴的特定性、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科理论的应用性等特点。我院军需勤务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人才、教学、科研和条件优势。军需勤务学科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建设,不断发展,成为全军军需勤务教学、学术科研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4.
在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过程中,我军现行的军需供应与管理办法还存在着不少弊端。文章在分析现行的军需供应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军需业务工作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和加强军需审计机构、人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是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需勤务训练是形成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军需勤务训练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形成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的要求,为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军需勤务学科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面建设现代军需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总结30年学科建设经验,前瞻新世纪新阶段学科发展前景,对于推进军需勤务学科建设新的跨越,推动军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军需保障体制与军需保障力发展要求的不相适应,是军需保障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分析现行军需保障体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军需物资的筹措应走向社会,公开向社会招标,当前情况下主要是被装和军粮筹措方式应予以改革,走向社会化;军需物资供应按区域成立军需供应中心;伙食费计划单列,专户储存,由军需部门负责管理与结算;在连队相对集中的地区实行营办伙食。  相似文献   

18.
军需专业教育训练由机械化条件下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型是一件十分紧迫的大事。它直接关系到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否胜任部队信息化工作,关系到教学成果能否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关系到平时专业训练能否生成战时军需保障力。笔者认为,推进军需专业教育训练转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推进院校军需教育转型,强化军需人才的信息化素质1.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未来的信息化战争,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军需人才,既要精通本专业知识,又要了解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内容。这就要求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还要涉及到其它专业;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阐述电子商务对军需物流影响的基础上,就如何应对电子商务给军需物流带来的挑战,着重从发展完善的军需物流环境、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军需物流人才素质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军需联勤法治化的目标取向是目标权利本位、实现权力制衡、决策民主与保障标准化。军需联勤法治化的实现途径是建立健全军需联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军需联勤人才法治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