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虽然2艘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亦称直升机母舰)均已经退役,但俄罗斯海军的研究人员及专家们仍在探讨它们的存在价值及执行作战任务的成果。独自进行研究的悲观论者认为:"将其作为海军作战实力的一部分来看的话,1123型反潜巡洋觇的价值很低,在设计方面也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站在公开立场的俄罗斯海军方面的研究人员则认为:"在苏联海军向海洋海军发展转变的过程中,1123型反潜巡洋  相似文献   

2.
在苏联海军巡洋舰的行列中,"喀拉"级导弹巡洋舰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苏联第一级燃气轮机巡洋舰,也是第一级设计上注重远洋部署和作战的巡洋舰。"喀拉"级是苏联海军的远洋反潜中坚,它总长173.2米,满载排水量9900吨,主要武器有2座四联装SS-N-14反潜导弹发射装置、2座双联装SA-N-3中/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双联装SA-N-4近  相似文献   

3.
"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是一战结束后,德国在《几尔赛和约》限定之下设计建造的一型轻巡洋舰。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不能拥有主力舰、潜艇,新建军舰只能替换现役的旧舰,且要在旧舰舰龄满20年后才开始替换。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按照条约精神,德国海军有4艘旧巡洋舰即将退役,可以建造新的巡洋舰替换之。最后德国决定,建造3艘新的6000吨级轻巡洋舰,该级舰首舰为"柯尼斯堡"号,因此又称"柯尼斯堡"级,代号为"K"。"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总长  相似文献   

4.
英国22型护卫舰最初是一型反潜型护卫舰,主要是追随北约舰队承担反潜任务。随后不断改进,发展成为能携带反舰、防空和反潜武器的通用功能护卫舰。该型舰分3批建造,也形成了3级护卫舰,第一批4艘"大刀"级、第二批6艘"拳师"级和第三批4艘"康沃尔"级。4艘"大刀"级护卫舰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卖往巴西;"拳师"级有2艘卖往罗马尼亚、1艘卖往智利,其余用作靶标击沉和拆解;第三批4艘"康沃尔"级目前尚在役。  相似文献   

5.
铭瑞 《当代海军》2005,(1):56-58
俄罗斯"基洛夫"级重型导弹巡洋舰由位于彼得堡市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建造。这是一艘巨大的核动力舰艇,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舰。"基洛夫"(Kirov)级可以称为"海上武库",舰载几乎涵盖所有海上作战武器系统。提供舰队防空和反潜,与敌方大型水面舰艇交战,包括打击大型航空母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42型驱逐舰是一型以编队区域防空为主兼具区域反潜能力的多用途导弹驱逐舰,对海作战能力不足,使命是用于航母编队或其他作战编队的护航。42型舰的建造计划分3批进行,第一批舰共6艘,首舰"谢菲尔德"号于1968年11月订购,1975年2月服役,其他舰于1971-1973年订购,1976-1979年服役。第二批舰共4艘,1980-1983年服役。第三批舰共4艘,于1982-1985年服役。  相似文献   

7.
“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是美国海军为对付苏联潜艇而建造的大型反潜驱逐舰。其满载排水量8040吨,最大航速33节.续航力达6000海里。该反潜型驱逐舰首舰于1972年11月在美国英格尔船厂开工建造.1975年9月建成服役,到1983年5月共建造了31艘.是二战后美国建造的批量最多,排水量最大的驱逐舰。随着冷战结束和美国海军战略的调整.该级舰的作战使命和作战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舰载武器也进行了重大调整。该级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现代化改装。通过改装,使该级舰由单一的反潜型摇身一变为具有反潜、反舰、防空、对陆攻击等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水面舰艇。“斯普鲁恩斯”级多艘舰先后两次参加对伊拉克的战争,那么该级舰的作战威力到底有多大呢?下面对其进行简要的透视与剖析。  相似文献   

8.
"榛名"级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初期设计建造的以反潜为主要作战任务的直升机驱逐舰,反舰、防空能力有限。该级舰机库比一般驱逐舰的要大,可搭载3架直升机,是日本第一级直升机驱逐舰。该级舰共建造2艘,首舰"榛名"号1970年3月19日开工建造,1973年2月22日服役,2009年3月18日退役;2号舰"比睿"号于1972年3月8日开工建造,1974年11月27日服役,2011年3月16日退役。  相似文献   

9.
航母的建造     
概述航空母舰与巡洋舰、驱护舰等其他水面战斗舰艇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航母是以固定翼舰载机作为主要作战武器,能够为舰艇编队提供制空、制海、反潜和对陆打击的强大作战威力。一个国家要建造航母,就必须解决舰载机群在航母上的起飞、空中指挥引导、归航引导、空中交通管制、着舰引导和回收着舰等起降和飞  相似文献   

10.
"利根"级重巡洋舰是日本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级重巡洋舰,同型舰共2艘:"利根"号和"筑摩"号。"利根"号于1934年开工,1938年11月服役,标准排水量11200吨,满载排水量  相似文献   

11.
"巴库"/"戈尔什科夫"号航母1977年5月,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批准建造第4艘1143型舰("基辅"级,后改为11434型)的技术方案。根据该方案,该舰将不再搭载SUW-N-1反潜导弹,代之增加了SS-N-12"沙箱"反舰巡航导弹的搭载量,并装备了SA-N-9"长手套"近程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以及CADS-N-1"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等最新型防空武器。1978年2月,11434型舰正式列入苏联海军舰艇名录,命名为"巴库"号,同年12月26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动工。  相似文献   

12.
华征明 《现代舰船》2011,(11):61-63
"高月"级驱逐舰是一级以反潜作战为主、兼顾防空作战的新型驱逐舰,是战后日本建造的首级多用途驱逐舰。该级舰共建造4艘,1964年10月8日,首舰"高月"号在石川岛播磨重工旗下造船厂开工建造,1967年3月15日正式加入日本海上自卫队服役。2号舰"菊月"号于1966年3月15日在三菱重工的长崎造船厂开工建造,1968年3月27日入役。当上述2艘  相似文献   

13.
华征明 《现代舰船》2011,(10):61-63
"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榛名"级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吨位小幅增大、系统设备有所升级。该级舰拥有较强的反潜能力,反舰、防空能力较弱,旨在应对来自苏联潜艇部队日益增长的威胁。"白根"级总共建造2艘,均由石川岛播磨公司建造,首舰"白根"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初起,各海军强国竞相发展大型、高速的巡洋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巡洋舰吨位大幅度增加,航速明显提高,火炮口径也有所加大。例如英国1916年建成的“霍金斯”型巡洋舰,排水量达9800吨,最大航速为30节,装备了7门190毫米炮。该型舰成为现代重巡洋舰的先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各国巡洋舰的研制和建造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巡洋舰特别是重巡洋舰  相似文献   

15.
法国在50、60年代建造了大批的驱逐舰。随着新型武器装备上舰,军舰造价越来越昂贵。到70年代,法国驱逐舰的建造数量开始下降,70年代初建造了3艘“图尔维尔”级反潜驱逐舰。在制定新造舰计划时,法国军方认为“图尔维尔”级吨位偏大,造价高,提出建造小型的“乔治·莱格”级反潜护卫舰(法国国内称法),满载排水量由“图尔维尔”级的5950吨降至4490吨,使单舰造价降低,最终“乔治·莱格”级共造了7艘。各舰的建造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6.
<正>"乔治·莱格"级是20世纪70年代初设计,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服役的法国驱逐舰,在后续舰的建造中进行了大量的更新与提高,是一级具备80年代末90年代初装备水平的反潜驱逐舰。该级舰共建造7艘,首舰"乔治·莱格"号(D 640)于1974年9  相似文献   

17.
"初雪"级驱逐舰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建造的一级具有综合作战能力的通用驱逐舰,具备较强的反潜、单舰防空与反舰攻击能力,同时也有较强的电子战与情报处理能力。该级舰总共建造12艘,首舰"初雪"号1979年3月14日在住友公司所属船厂开工建造,1982年3月23日服役,最后一艘舰"岛雪"号1987年2月17日服役。目前,首舰"初雪"号已于2010年6月25日退役,"岛雪"号于1999年3月18日改为训练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型舰近程反潜防御区反潜直升机的配置问题,依据近程反潜防御区反潜作战的任务、性质和兵力配置要求,提出了反潜直升机配置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反潜直升机前出距离计算模型,给出了反潜直升机配置的具体方法,可为编队指挥员优化某型舰近程反潜防御区反潜直升机配置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朝雾"级驱逐舰是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设计建造的新一代通用驱逐舰,以"初雪"级驱逐舰为基础放大改进而来,以反潜为主要职能,也具备较强的反舰和防空作战能力。首舰"朝雾"号于1985年在日本石川岛播磨公司东京造船厂  相似文献   

20.
"西北风"级护卫舰是意大利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设计建造的用于对付苏联海军迅速崛起的高性能核潜艇的一型多用途护卫舰,用于监视和保卫北约分派的海区,确保地中海航道的畅通。"西北风"级护卫舰是在"狼"级护卫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以反潜作战为主,同时具备一定的反舰、防空能力,舰上武器配制的密度非常大。意大利海军于1976年12月订购了首批6艘舰,1980年10月又订购了2艘,8艘舰在1982-1985年间全部服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