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毛泽东同志制定的战略指导方针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谈一点个人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在国内和我们党内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在《论持久战》一书中,深刻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指出抗日战争总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同时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一系列具体方针和政策。同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战略方针,决不能是速决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旨在灭亡中国和争霸世界的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绝境边缘。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制定并执行了体现时代主题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军事战略策略。一、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确立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正式爆发。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  相似文献   

3.
抗战爆发后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 ,这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巨大胜利。新四军一成立 ,中共中央根据抗战的形势和任务 ,及时地作出了新四军东进 ,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 ,这是抗战初期我党对新四军行动作出的十分重要的战略决策 ,它为开创华中地区抗日战争新局面 ,乃至夺取整个抗日战争胜利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新四军东进 ,发展华中战略方针的确立   1 937年 1 0月 ,经中共中央的努力 ,国共两党代表团多次谈判 ,终于达成协议。1 2月国民党政府军政委员会宣布南方八省 1 3个地…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为了统一全党全军思想认识,在山地、平原游击战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从理论维度对持久战战略方针进行阐述并写就《论持久战》。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对当下中美斗争博弈依旧具有启发意义,美国以“新冷战”思维建构唯我独尊的“新罗马帝国”与中国主张共商共量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图示差异决定了双方“战争”的不可避免,中美“持久战”是新形势下的总体战,中国制胜之道在于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人民战争等传统法宝的同时为全球秩序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十年内战的分裂局面暂告结束。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平台。国共两党合作抗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同的利害关系把中、英、美联合到反法西斯战线上,历史给予中国改变自己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契机。中国在没有国际援助的情况下,独立与日本军国主义苦战四年半之久。中国在抗战中的表现,表明中国已经具备了一个大国的资格。罗斯福主张将中国列入“四强”。中国与美英并列参加开罗会议,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承认。但是,抗战中中国国际地位的奠定并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主要由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期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同时也出于美英战略的需要。应该说,中国国际地位的真正奠定并获得国际社会的真正承认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6.
延安倡导、推动和维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法宝,延安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是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延安锻造的人才干部是抗日战争中无数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延安给中国人民指出的是一条光明的道路和一个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延安培育的精神和作风是中华民族抗日精神生动、鲜活的原生形态。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就建立一个新中国还是旧中国展开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生死搏斗,首先从争夺东北开始.1945年8月至11月,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及有关指示,各解放区共抽调11万部队、2万干部奔赴东北,为中共先机控制东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尹琛 《军事史林》2023,(3):45-51
<正>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国民政府部分供应八路军、新四军的被装物资。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的关系也发生变化。1938年国民政府从部分供给改为发放服装费和部分被装材料,1939年到1940年,  相似文献   

9.
最初成立的八路军总指挥部 1937年8月上旬,中共中央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赴南京参加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国防会议。其间,国共两党代表就两党合作抗战和红军改编问题进行了谈判。8月22日(一说18日),国民党政府正式  相似文献   

10.
战争轶闻     
国民党官兵学习《论持久战》 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后,国民党内一些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提出所谓“速胜论”。毛泽东于当年5月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既驳斥了“亡国论”,又驳斥了“速胜论”,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1.
1、周恩来指导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贡献.作者齐德学,编辑程广中2、彭雪枫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作者张震,编辑林治波.3、毛泽东是如何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起点和性质的?作者吴东风,编辑程广中4、毛泽东战争动员思想的形成及基本内容作者袁和平,编辑刘志青5、国共两党持久战战略方针之比较作者岳思平,编辑林治波6、朱德带兵思想与实践概述作者李来柱,编辑王式金7、叶剑英的参谋工作实践及其卓越贡献作者金立听,编辑刘志青8、“二战”对世界主要国家改革军队编制体制的影响作者姜富生,编辑林治波9、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决策初探作…  相似文献   

12.
张丽霞 《军事历史》2005,(11):26-29
全面抗战的序幕拉开之后,日军为迅速吞并中国,实现其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在各侵华战场上广泛使用航空兵作战。民族危难关头,中国空军作为正面战场抗击日本入侵的一支重要力量,自始至终参加了抗日战争,英勇奋战,迭挫敌锋,给进犯日军以迎头痛击,悲歌壮举,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爆发已整整五十周年了。在这场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伟大号召下,同仇敌忾,坚持团结,英勇奋战,经过八年的艰苛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使自己获得了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为了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战争形势与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于一九三八年五月发表了《论持久战》的名著。毛泽东在这篇著作中同时讲到了指导中国人民和军队抗战的四个战略方针。其中除一个主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持久战理论的重大论断是抗战战略理论的重要基础,对抗战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值此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特摘选《毛泽东军事文集》抗日部分相关文章的相关段落,以飨读者。本刊所用版本为军事科学院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小节标题有所编辑。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着眼对中日双方基本矛盾特点的科学分析,倡导建立和维护国内国际两个统一战线、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坚持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领导人在关于如何对日军作战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产生过激烈的争论,特别是在平型关大捷前后,中共方面对八路军的战略方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毛泽东结合平型关大捷等八路军一系列作战实践的经验,在集中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对八路军的战略方针做了完整而准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3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中国现代史人物研究会,于1995年7月11日至15日在苏州大学举行了抗战人物研究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广东、四川等13个省市的40余名代表,集中围绕在全民族抗战中做出贡献的四个方面的人物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共收到论文近50篇。突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民族抗战中的光辉思想和战斗业绩,主要论文有《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的理论与实践》、《刘少奇与华中敌后抗战》、《周恩来抗日统战工作业绩》、《朱德的抗日游击战术思想》等。反映爱国民主人士支持国共两党联合抗…  相似文献   

18.
1937年冬南方各边区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和新四军的组建,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过程中,叶挺将军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又依据有关史料,对他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功绩作一粗浅的探讨。率先提出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的建议,为新四军的创建开了先声关于南方各边区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是抗战初期国共合作谈判中持续时间较长、斗争复杂、过程曲折的一个问题。早在1937年2、3月间国共两党西安谈判时,周恩来、叶剑英等就受命向国民党提出,立即停止对南方各地红军游击队的军事“清剿…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两党十年内战后的再次合作。这次合作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国民党为了限制人民抗日力量的发展,在军事供给方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实行歧视政策。中国共产党则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争取一切必需的军事供给。于是,围绕军队待遇问题,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激烈斗争。一、利用合法地位,争取八路军、新四军的合理待遇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认为,由于抗战,我们已经承认国民党政府是中国合法  相似文献   

20.
西安事变是从内战转向抗战的关键转折点,是国共两党的机遇,更是中华民族的幸运。目前虽然无法确认最早向保安电告西安事变的究竟是谁,但可以肯定决不是刘鼎、张学良或杨虎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