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传统的轴角采集系统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变通道采集方案,文中介绍了该方案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并重点讨论了系统编码组合及纠错处理的方法,最后对几种采集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USB技术的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该系统综合运用了USB技术、单片机技术以及数据采集技术,整个设计由温度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PC机应用程序3部分组成。阐述了系统硬件设计中温度采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的组成结构及硬件的实现方法;对系统软件设计中的设计思想及编程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USB固件编程和驱动程序的开发工具及流程。该系统实现了通过USB总线对温度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与控制。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高速、实时、性价比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激光远场光斑检测中信号采集与转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16×16面阵靶板多路探测信号的采集与转贮系统电路,用于信号采集及向上位机的传送。系统采用W 77E58为采集电路的CPU,以FT245BM为核心构成USB接口电路,实现了256路信号的快速采集与转贮,较好地解决了对多路探测器实时快速采集和向上位机传送的问题,从而使激光远场光斑测试系统能够实时测量远场光斑的能量分布和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从阐述魔球操作对目标瞄准的实现机制入手,分析了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思想.实现了对飞机魔球信号的实时采集,并对采集结果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推导出不同相关武器种类、目标与弹轴不同夹角、不同目标距离、不同工作状态下魔球信号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基于TMS320C50的视频图像二值化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值化处理是图像的重要处理方法。介绍了一种可以编程控制芯片、DSP芯片及高速A/D转换芯片为核心器件的图像二值化采集系统 ,并对系统构成及实现做了详细的介绍。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采集速度高、良好的算法可移植性及系统扩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种六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CI总线六通道高速采集系统的结构。该系统采用微机作为采集主控单元 ,兼容三种体制雷达的采集要求 ,可以实现六通道同时采集和大容量数据的存储 ;为了实现高速和大容量采集 ,系统采用S5 933作为PCI总线接口 ,利用PCI总线的高速传输能力 ,满足主控单元与采集单元的数据传输要求 ;同时利用双口RAM内部切换保证连续采集和连续传输 ;控制电路采用FPGA实现 ,简化了电路板设计 ,提高了灵活性。软件系统在WindowsNT平台上实现 ,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复杂热动力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般复杂热动力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方案 ,讨论了系统硬件结构及配置 ,分析了系统软件结构及特点 ,阐述了复杂系统状态参数采集处理的方法以及串行数据通信的实现 ,展望了系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导弹指令检测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SOPC (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的视频采集处理系统.本系统通过装备预留的视频采集口进行视频采集,然后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弹标的提取,并进行视频压缩存储以便实现视频的回放.重点介绍了基于SOPC的视频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和图像预处理算法的FPGA实现.经过仿真分析,设计的系统可以实现视频采集功能,并能够实时地提取弹标.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LabVIEW的无线多点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利用A/D转换芯片ICL7135采集数据,采用编解码芯片PT2262和PT2272实现对数据的无线发送和接收,在LabVIEW8.2环境下实现PC与接收端单片机之间的并口通信及控制,并可在LabVIEW平台上设置采集方式和处理采集数据。  相似文献   

10.
以PCI总线为基础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率,PCI-9118卡是由Adlink公司生产的基于32位PCI总线结构的高性能的数据采集卡。首先介绍了PCI-9118的双缓存原理,以及使用PCI-9118数据采集卡对连续的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并快速处理,然后介绍了在WIN98下控制PCI-9118卡对某通讯系统FSK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及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1.
图像采集系统是军事侦察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一种军事侦察车的要求,对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在军事侦察车中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采用软件手段实现了图形、字符与视频图像以任意方式叠加的功能,此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具有技术领先,功能强大,集成度高,用户界面友好的特点,并解决了以往军用图像采集系统容易死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毅  万舟  潘奇 《国防科技》2016,37(5):36-41
针对目前外骨骼助力过程中的运动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运动过程采集上肢控制肌群的压电信息的采集方法,实时获取运动状态下控制肌群的压电信息,提高人机感知交互的能力,该采集方法能够有效采集和监测人体运动时控制肌群的压电信息。制作了基于PVDF的上肢控制肌群压电信息采集传感器,从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压电信号表明:该系统能够通过采集上肢在运动过程中的压电信号来识别上肢的运动意图,从而证明该控制肌群压电信息采集的原理、结构和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采样路数的不断增多和数据帧格式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通用化通道切换方法。该方法以FPGA为控制核心,利用内部ROM资源,有效简化了采集系统通道切换的复杂度。论述了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详细描述了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模拟开关地址编码设计。通过试验测试表明该采集电路满足设计要求,具有高采样精度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微电脑工程机械工况参数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工程机械工况参数监测系统的设想思想及软、硬件设计技术。该系统将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分成了在线的数据采集机、离线的分析处理机和传递数据的中继机三部分。采集机直接安装在各种工程机械上,实时记录工程机械的各种工况参数,在机械出现故障或参数越限时进行报警。采集机采集和存贮的信息由中继机传到分析处理机中进行离线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数据采集和测试领域,经常出现对不同采集设备的记录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的情况.为保证对比分析的正确性,需要对来自不同采集设备的数据进行时间上的对准.针对采集设备缺少时间信息的情况,提出一种利用关键参数的关键变化节点实现不同采集设备时间对准的方法.选取记录在不同采集设备中的同一个参数设为关键参数,分别查找该参数在两采集设备中发生同一状态变化的采集时刻位置,该时刻位置作为关键时间节点.利用该关键节点和采集设备的采集频率,实现不同采集设备起始时刻的对准.最后利用数值内插,实现不同采集设备在任意时刻的时间对准.通过均值和方差工具对该方法的时间对准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对准精度取决于采集设备的采集频率,当不同采集设备采集频率差异较大时对准精度取决于较低的采集频率.  相似文献   

16.
X264算法需要经过移植和优化才能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文中首先分析了如何向DM642平台上移植X264代码,通过存储器优化、线性汇编改写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实现了摄像头实时采集视频、编码及显示。最后完成了采集、回放独立编码运行于后台的Ping-Pong机制。实验表明,对CIF格式视频编码性能由优化前不足0.5帧/s达到20帧/s以上,此时PSNR下降不足3 dB。  相似文献   

17.
在高炮火控系统射击校正中,射击诸元需要以数字量形式送入校射系统作为输入信号使用,而高炮火控系统射击诸元大都是采用三相轴角信号形式的模拟信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炮火控系统射击诸元采集装置实现射击诸元模拟量向数字量形式的转换。首先分析了射击诸元的采集与测量原理,设计了SCOTT变压、采样保持、A/D转换、正峰值脉冲产生、数据处理与控制等硬件功能电路,阐述了采集装置的总体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软件程序设计。该射击诸元采集装置的研制为高炮火控系统射击诸元的采集以及校射工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消除弹丸壳体材料对地磁传感器测量弹体转速时采集数据的影响,分析了地磁传感器测量弹体转速的原理和数据采集电路的组成.采用铝壳材料和钢壳材料作为弹丸壳体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获得了铝壳材料和钢壳材料对采集数据的影响参数.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了CMOS图像传感器和flash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以FPGA为控制核心的图像采集和存储系统结构,设计了在图像采集和存储系统中的FPGA控制模块,用USB通讯模块实现了采集存储系统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满足了系统对回放的存储图像不丢帧的要求。经实际检验,较好地满足了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单兵移动终端离线状态下基于机器视觉的装备器材识别的方法,从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及数据匹配3个模块展开分析。简要介绍了手持终端图像采集的相关考量。通过畸变校正、降噪、轮廓提取等,得到器材的轮廓图像,为特征提取做好准备。选取器材的几何形状特征作为识别依据,通过ORB算法得到图像的特征向量,并进行匹配,达到识别器材的目的。实验测试数据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良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