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瑞士在保持永久中立性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从1939年到1945年间,瑞士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抽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保证了国家的永久中立。瑞士联邦从16世纪起就确立了永久中立的身份。在《威斯特伐利亚》协议中,就对瑞士的中立提供了法律保证。大家都认同和尊重瑞士这一权利。这些权利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法来保证和实施的。比如,《海牙公约》第5、6条是在1907年签署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推行永久中立、全民皆兵体制;实行‘刺猬’战略;进行终身国防教育;持续不断完善民防建设;不断实施改革”五个方面分析了瑞士国防战略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永 《环球军事》2008,(23):11-11
瑞士:实行“刺猬战略” 瑞士推行“永久中立”的外交政策,军事上实行“刺猬军事战略”,其最大的防御力量在于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瑞士平时只有3500名职业军人的军队,而战时具有训练动员、组织35万后备军的机制和能力,且在48小时内就能开到指定位置。在瑞士.男子服兵役历来都是人所共知的义务,且世代相传不需要进行教育,16岁开始就知道服兵役的情况.18岁政府就开始造册.19岁就进行服兵役登记.20岁开始服兵役.  相似文献   

4.
“我们瑞士没有一个敌人。”瑞士人喜欢这样说。不错,在近200年的中立过程中,瑞士曾多次躲避战争的摧残和蹂躏,使这个风光如画的多山小国,成了世界上千百万人所向往的  相似文献   

5.
中立、直接民主、军事主权是瑞士人进行思考的三个基本支柱,这三者经常交织在一起,很难单独去理解。其中立可追溯到1516年,在“五月花”号开往新世界的一百多年前,当欧洲的其它国家仍在封建政府和独裁主义的压迫下苦苦挣扎时,理想的民主就已经开始在瑞士郡逐步兴盛起来,到中世纪时期瑞士就已经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因此,在理解瑞士社会整体的特殊性和特殊的国防体制时,就必须对于它的历史环境给予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虽然过了一百多年和平生活,但他们并不认为这里是“世外桃源”瑞士是西欧的一个中立小国。瑞士人民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生活。这个国家风景优美,到处是湖光山色,被称为“欧洲的公园”,世界的旅游胜地。瑞士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国民收入1981  相似文献   

7.
李龙  李欣 《军事历史》2007,(2):36-39
1812至1815年的第二次美英战争,是19世纪初期新兴的美国为维护海上中立权益和攫取北美地缘利益与英国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1812年战争.这场战争被美国人视为第二次独立战争.在1815年1月的新奥尔良之战中,美军重创英军,为这场战争的结局贴上了"胜利"的标签.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军事策略长期以来却遭到军事史学家的批评.  相似文献   

8.
在瑞士北部旅游城卢塞恩火车站的升降梯上,看到几个穿灰色军服、蹬硬头皮靴的青年人,身背行囊,肩挂长枪,说着笑着出了车站。在首都伯尔尼的月台上,看到一个穿同样颜色军装、背着长枪和行李的中年人上了火车。这是瑞士的军人吗?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瑞士是一个“武装中立”、“全民皆兵”的国家,采取“刺猬战略”.不侵犯别人;但如果受侵犯,就像刺猬一样,竖起浑身的硬刺,以御外侮。  相似文献   

9.
研究战区建设理论,首先应该弄清“战区”这个概念。“战区”这一概念,多数人认为是瑞士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和历史学家约米尼于181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指的是一个(或数个)集团军脱离其他军队单独行动的空间。这个定义是不尽完整的。另一位德国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他所著《战争论》中对战区作了极为详尽的论述,指出战区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整个战争空间的一部分”。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战区是一个军事行动空间”已经相当近似了。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节目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位瑞士男人打开家里的柜子,里面枪支、子弹、钢盔、军服,一应俱全。主持人请嘉宾们猜“每个瑞士男人家里必备军用品”是真是假。其实,这题并不难答,瑞士全民皆兵的国防预备役制度是世界上有名的,每个25岁到30岁的瑞士居民,都由政府发给一支步枪、20发子弹和军服,直到65岁才交回。没想到,在座的5位挺有知识的嘉宾,竟有4位认为这是假的,其中还包括一位文职女军官,他们的“论据”也蛮充足: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家,实在没有必要去惹这些麻烦事儿。只有一位女士说这是真的,理由是人家起码应该有一把当时正在主持人手里  相似文献   

11.
1815年—1914年,是欧洲从和平到战争的世纪。列强实力在这一时期急速变化,海权便是实力变化的直接体现。“十九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海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特点,由此影响到其海洋霸权的形式:1815年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拥有现实的区域性海洋霸权;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英国拥有现实的全球性海洋霸权;其后到“一战”前,英国全球性海洋霸权的威慑性超过了现实性,最终重回现实的区域性海洋霸权。英国的命运与其海上实力息息相关;海上强国对世界历史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笑点 《当代海军》1999,(6):58-59
美国舰队的海外驻屯,是从1815年开始的。这年5月20日,美国调集了一支强大的舰队,从桑迪湾扬帆启航,浩浩荡荡驶向地中海。这支舰队的旗舰是刚刚服役的44门炮“战斗”号快速战舰,其余是“星座”号、  相似文献   

13.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于2010年3月24—26日在瑞士Montreux召开“失能剂与国际法的关联"专家会。该会议是根据《日内瓦公约》缔约国的授权召开的。《日内瓦公约》要求采取中立行动来保护战争和其他暴力冲突中遇难者的生命与尊严,并向他们提供援助。通过促进和加强国际人道法(IHL)和普适的人道原则尽力防止遭受进一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威尔逊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年)在两届担任美国总统时期(1913-1921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的前后。威尔逊政府在大战时期采取了“中立”、参战与“和平”的政策。这些政策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为了美国帝国主义能够主宰世界。但威尔逊对此讳莫如深。欧美资产阶级众多的历史著作,肆意歪曲历史,掩饰威尔逊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的帝国主义性质和目的。他们说什么美国“之所以参战是由一项关于中立地位的争端引起的。……一个民主国家是热爱和平的,它不喜欢打仗。”①威尔逊“团结一切国家的人民参加了一场争取普天…  相似文献   

15.
在南大西洋中有一座面积为88平方公里的火山岛。岛上无人居住,但战略位置重要。1501年葡萄牙航海家若奥·达诺瓦发现该岛。7年后,又有葡萄牙人到此岛,并取名“耶稣升天节岛”,划入葡“领地”。1815年,英国人占领该岛,把它纳入英属地。英人还将葡语中的耶稣升天节转写为英语“Ascension”,汉语译音为“阿森松”。英军在孤岛上建立了一支卫戍部队,但经费支付却极其困难。后有人献妙计一条:将“阿森松”  相似文献   

16.
2001年8月18日,一个非常祥和的日子,更是值得武船人永久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号称“天下第一门”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永久船闸南线最后两扇人字门在武昌造船厂通过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南线)人字门及埋件全部制造完工。  相似文献   

17.
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陆文培1941年4月23日《苏日中立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的签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中国的抗战产生过重大影响。(一)“条约”是苏日两国对抗与妥协的产物,苏日间原有日俄战争的宿怨,又有远东地区的利...  相似文献   

18.
瑞士的一位民防官员告诉我,几十年来他们修建了“第二瑞士”——地下的瑞士。法律规定每幢建筑物都要有地下掩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瑞士政府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实施民防建设,鼓励国民挖地下掩体。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每一幢建筑物,每  相似文献   

19.
事件     
《环球军事》2013,(20):4-4
瑞士军演模拟法国入侵 9月29日,据瑞士《星期日晨报》报道,瑞士军队在最近的一次训练演习中模拟遭到法国军队的入侵。根据瑞士军方模拟的演习场景,法国在遭受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后分裂成几个地区,其中一个地区准备对瑞士展开军事入侵行动,以抢回那些“从法国偷走的钱”。2012年,瑞士军队模拟的演习场景是欧元崩溃引起欧洲大陆的社会动荡,瑞士军队将面临大量涌入的难民。  相似文献   

20.
创新要超前     
创新在“危难”之时,往往成为人们拯救企业与发展的法宝。对此,专家指出,我国企业应尽快走出“危难导向”的技术创新思维,实施“超前创新”,有效防止企业步人危难境地。 在世界企业发展中,“危难导向”对企业经营失败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瑞士曾是全球钟表业的鼻祖,近百年来,瑞士钟表业一直辉煌于世界。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钟表业强国地位已被日本取代。原因在于,瑞士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石英钟表技术的国家,但未能及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