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一直是教育家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针对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很多科学的方法;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社会和生活,开阔其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诸如此类.但就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言,是要提高整个人、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层次,在此意义上,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应实实在在.搞好中学作文教学,对于中学生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所以,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多数学生来讲,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害怕。对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甚至鼓励学生提  相似文献   

3.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主要源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特别是源于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实验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更重要的是对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培养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再现和模拟各种中物理实验,而且能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复杂的物理问题简捷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把物理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具有更强的教育性、直观性、活泼性、能动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作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呢?一方面教学效率低,质量上不去;另一方面作文成为学生的"包袱",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水平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思路狭窄,思维僵化,视作文为畏途.可以这么说,"思路狭窄,思维僵化"已成为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只要紧紧抓住激"活"学生思维这把钥匙,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训练,就能开启学生文思泉涌之门,学生作文水平就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漫长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美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有催化、加速作用,美育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首先,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变的艺术性.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知识,还在于提高思想认识,进行艺术教育.这几方面的完美结合所形成的整体创造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认识人物美,体会人情美,欣赏艺术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美的殿堂里生情悟道,对所学知识愉悦耳目触发情思,从而形成整体创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学生写出想象丰富、新颖别致、语言优美、富有个性的高品位的文章,殊不知,在学生的写作中,教师的指导、评改、评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一堂好的评讲课,不仅是让学生欣赏好的范文,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而且可以极大的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写出内容美、形式美的好作品.那么怎样把评讲课上得精彩,使学生在审美欣赏中乐于创造呢?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教给他们好作品,不如启发创新的方法.因此作文评讲课要有一种新观念,新思路.即必须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固定模式,顺应学生的天性,充分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网络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文章研究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类型、设备、功能以及多媒体网络教室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在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这一教学手段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网络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要打破模式化、程序化,强调人文精神,倡导个性化;要引导学生自主习作,拓展思路、大胆创新,写出鲜活灵动、个性张扬的作文.为此,就必须培养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使小学作文教学有突破和创新,改进小学作文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学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写前-写中-写后"三阶段作文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师应有的"引导"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侧重对学生主体性的调动,让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师"导"的作用下更好地成为教与学的互动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