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兵团有改革的传统,其事业就是说明;兵团有开放的"履历",其成果就是印证60年前,一支英雄的部队跟随王震将军一路风尘,进驻新疆。自此,新疆的屯垦事业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队伍,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回眸光辉历程,瞩目今昔巨变。60年后的今天,兵团如何通过自身改革,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兵团人给出的回答是:改革开放,栉风沐雨,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2.
赵予征 《兵团建设》2013,(19):46-49
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军垦事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后经"文革"重创,兵团解体,直到1981年年底,兵团体制才得以恢复,迎来了第二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时光荏苒,在兵团成立59周年之际,本刊特别刊发一篇概述兵团发展历史的文章,愿与读者共同回味那段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兵团成立50周年,这是兵团事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兵团成立五十年来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发扬成绩,继往开来,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兵团事业的建设大军,把屯垦戍边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刘学佛,二十二兵团农十九团二连排长。1951年在剿匪战斗中立过战功。1951年至1954年先后被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授予甲等、特等劳动模范,荣立一等功、特等功;1953年被授予"全国植棉能手"称号;1955年被兵团授予"特级劳动模范"称号;1960年被兵团树立为"十二面红旗"之一。曾任八一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在新疆1500余年的植棉历史画卷中,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创造棉花高产奇迹的人应该是刘学佛。在兵团植棉史上,刘学佛是个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5.
正我1995年才随父母从内地来到兵团,对兵团历史知之甚少。这些年在团场工作、生活,也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对"兵团精神"内涵有一定的感受和了解,但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近日读到《当代兵团》新开的"辉煌60年"和"老兵列传"栏目,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了解过去的兵团,知道了今天的绿洲和良田,是由老一辈军垦战士用鲜血、汗水和青春  相似文献   

6.
90年历史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边疆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并总结历史经验创立了屯垦戍边理论;在这纵贯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就有融会其中的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屯垦戍边事业的边疆建设发展道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兵团人更加需要珍惜自己独有的历史资源,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智  相似文献   

7.
《兵团建设》杂志于1999年第一期刊发的王运华同志撰写的文章《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今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是兵团宣传媒体独具慧眼推出的力作,也是兵团理论战线取得的新成就,可庆可贺。王运华同志的这篇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辨证地认识兵团的使命与职责,通篇贯穿着对屯垦戍边事业的深邃思考,使我们深受启发。一是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屯垦戍边是一个历史的课题,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新疆的重要讲话的深刻思想以及对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指导意义,深入思考了兵团如何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快兵团的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实力。二是提出了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是在党中央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疆历史,从新疆的解放到新疆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开发建设,是与一个人紧密相连的,这个人就是王震同志。同样,新中国屯垦戍边的历史,党的屯垦戍边事业,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部队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兵团的创立到发展壮大,无不凝聚着一个人的心血,这个人也是王震同志。  相似文献   

9.
兵团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兵团精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兵团要实现"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这一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兵团精神在其中应起的作用。兵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作过重要的贡献,有过辉煌的历史。兵团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奉献的历史,更是一部思想史、精神文明史,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核心内容的兵团精神就形成在兵团创建的过程中,这已成为兵团人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统。兵团精神在兵团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去人们常说的智力保证、思想支撑、方向引导外,还有以下作用:1.兵团精神对于提高兵团人的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兵团精神作为一种亚文化,与社会主义的主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同时又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这些特征对于造就新时代的兵团产生了重要作用。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顾大局、重科技教育、重完善自我等是兵团人的典型特征。不管兵团人的构成有何变化,这些特征依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  相似文献   

10.
正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人走过了辉煌的一甲子,又迎来了再创辉煌的新甲子金秋十月,五彩缤纷的绿洲大地迎来了兵团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屯垦戍边一甲子,戈壁惊开新世界。翻开西域2000多年屯垦的历史,最为耀眼辉煌的是兵团屯垦戍边的60年。兵团的屯垦戍边走出了历史上屯垦"一代而终"的藩篱,屯垦戍边事业代代相传。兵团的屯垦戍边是化剑为犁、和平发展的典范。屯垦戍边使命赋予兵团人既屯垦又戍边的双重角色。1954年10月,17.5万名军人集体转业,投入到  相似文献   

11.
赵予征 《兵团建设》2007,(12):53-54
赵予征系兵团原副政委,离休后依然对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十分关注,至今仍笔耕不辍。记住历史,是为了薪火相传,谱写新的篇章。赵予征从历史角度审视历代屯垦,用独到的眼光、精炼的文字为大家展现那一段段历史,或可资借鉴,或给人启迪。从这一期起,本栏将刊出赵予征所写的这组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2.
"博士后"一词,在新疆近些年才被人们所认识。而博士后事业、博士后制度更是鲜为人知。其实,这项事业在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我国,博士后事业始于1985年;在兵团,这项事业起步较晚,自2001年兵团获批建立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今,兵团已有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相似文献   

13.
从"屯田"到"屯城",兵团正在改写古老的屯田史,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内涵正在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日前,从二师传来好消息,共和国的版图上再添一座新城——铁门关市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之后,由兵团筹  相似文献   

14.
兵团的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对宣传兵团、扩大兵团在全国的影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兵团经济和社会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兵团电视作为兵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同步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让兵团电视走出兵团、走向世界。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一、抓住"兵团"这个特色,做精、做细、做得有特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一个省级特殊组织,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无疑,已升格为省级电视台的兵团电视台,作为兵团党委的喉舌,要想让外界了解兵团,扩大兵团的影响,只有在"兵团"这个主题上做文章,只有抓住了"兵团"这个特色,提高制作水平、演播水平才能吸引电视受  相似文献   

15.
车俊 《兵团建设》2012,(Z1):39-42
下基层蹲点调研,是干部的基本作风,是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形式,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作方式。通过调研,我深深地认识到,兵团屯垦戍边的基础在基层,基石是一线职工群众,把握他们的关切、解决他们的困难、凝聚他们的信心,是关系兵团基础能否巩固、作用能否发挥的根本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兵团工作,必须切实从基层职工群众的期待和需要出发,通过迅速改善职工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凝聚人心,打牢兵团事业的群众基础;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建设创新屯垦戍边实现形式,打牢兵团事业的发展基础;通过不断强化"兵"的责任和能力提升维稳戍边能力,打牢兵团事业的力量基础;通过着力推动文化融合和"双语"教育提升兵团文化软实力,打牢兵团事业的社会基础;通过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兵团基层基础工作质量,打牢兵团事业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兵团党委提出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这是新形势下兵团广大干部、职工为之奋斗的目标.的确,兵团在早期创业时曾有过事业的大发展,有过辉煌的业绩,这是兵团人的骄傲和自豪.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更为辉煌的未来,建设一个富裕、文明、民主的兵团,就成为兵团人  相似文献   

17.
徐梅花 《兵团建设》2004,(11):54-54
在庆祝兵团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兵团歌舞剧团献上了一台声情并茂的歌舞晚会《绿洲颂》。这台晚会凝聚了全团上下百余名艺术工作者的心血,以及他们对兵团事业的挚爱之情。晚会以反映兵团人精神风貌和历史现实生活为主题.通过“昨天、今天、明天”三个篇章,集中展示了拓荒创业的昨天、改革发展的今天,以及美好灿烂的明天的壮美画面。晚会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整体构思、体现人物情感、增强观赏性和时代感方面,颇下了一番功夫,演出获得了中央代表团及兵团各界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正兵团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在军队战时卫生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连有卫生员,营有卫生所,团有卫生队、门诊部(所),师有休养所、医院,自下而上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兵团成立初期,兵团、师两级医院大多处于机构不全、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的状态。这一时期,兵团刚从战斗转入生产,从流动转到定居的时间不长,驻地大部分是人迹罕至、尚待开发的边远贫瘠之地。广大干部职工的居住条  相似文献   

19.
王玉林 《兵团建设》2001,(11):40-41
几十年来,优秀的兵团儿女在天山南北,在亘古荒原、戈壁沙滩上建起了一座座绿洲新城,兴办了一个个工矿企业,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极大地推动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对此,兵团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独特贡献。兵团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兵团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兵团成立伊始,就通过各种渠道,从全国各地引进了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充实到科教文卫战  相似文献   

20.
潘仁源 《兵团建设》2001,(12):19-2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三个代表"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对我们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强调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指示,对于兵团在新的世纪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屯垦戍边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1998年7月视察新疆和兵团时,希望兵团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新疆生产建设的模范、安定团结的模范、民族团结的模范、稳定新疆和巩固祖国边防的模范,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这需要兵团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将兵团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峰。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加快兵团文化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忠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兵团先进文化的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