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彪炳史册的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民众,发挥中国地广人众的优势,创造和运用伏击战、袭击战、破击战、地雷战、地道战、庥雀战等千姿百态的游击战术和作战手段,在广阔的敌后战场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相似文献   

2.
党史、军史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有所谓毛泽东在1928年1月遂川联席会议上提出"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游击战术十二字诀一说。此说来源于万安许大权1958年的"回忆"。本文依据史料证明,此说是许大权编造的。当时许大权不是县委成员,没有出席毛泽东在遂川主持召开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遂川与万安两县县委联席会议,他不可能知晓毛泽东在此次会上的谈话。毛泽东本人没说过游击战术"十二字诀",他只说过1928年5月产生游击战术"十六字诀"。亲身参加此会的陈正人提供的回忆材料无所谓"游击战术十二字诀"一说。关于此说的争论与研究,值得党史军史研究者和档案资料整理者严肃思考。  相似文献   

3.
老同盟会员、国民党高级将领高桂滋 ,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主动请缨抗日 ,率部先后参加过长城抗战和南口、平型关、忻口、晋东南、中条山以及守备河防等对日战役和战斗。高将军关心部属 ,高军内部团结一致 ,关心群众 ,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帮助。高将军及其所部 ,在抗战中作战勇敢 ,不惜牺牲 ,并学会了八路军的游击战术 ,给了日寇以沉重打击 ,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1938年春,在台儿庄战役前线,将土云集,记者如梭。同时也吸引了外国军事人员①的注意,他们以军事家的眼光从战略战术上进行观察,他们同许多善良友好的人士一样,以同情欢愉的心肠向世界报道。台儿庄的胜利影响了他们,他们的行动和报道也影响了台儿庄大战和尔后的抗日战争,研究外国军事人员在台儿庄大战中的活动及其对尔后的影响,无疑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内容。较早进入台儿庄战场的是英国上尉卡尔逊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arlson,EvansF0rdyce),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他曾于1927年和1935年两次来过中国。1937年春,他…  相似文献   

5.
采访公木老人,本以为要费些周折的,因他已87岁高龄,平时很少会客。可当我们拨通预约电话后不到5分钟,公老夫人就来了电话:“欢迎你们来。他说了,别的不见,解放军来访一定要接待,我也曾是军人嘛。” 公木,享有盛誉的诗人、学者、教育家。1937年参加八路军,当时曾任抗大政治部干事、八路军直属政治部文艺室主任等。1939年他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郑律成给谱曲后,迅速传唱开来。抗战胜利后,歌  相似文献   

6.
朱岩 《军事史林》2021,(1):20-30
蒋介石反共重心区域的变化 蒋介石1940年初考虑中共问题时,重心仍是在晋南的八路军,欲将八路军限制在山西长治和河北邯郸一线以北,而非新四军.3月10日,他下决心限令山西和河北的八路军于3月15日以前撤至长治、邯郸一线以北地区,令卫立煌坚决执行,并要其从速渡黄河亲自指挥,"如其不从,必以武力制裁".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 ,美俄等军队进行的几场反恐怖战争 ,其对手在处于劣势时 ,通常以游击战术与之对抗。因此 ,美俄军队在反恐怖作战中 ,也运用反游击战手段反制恐怖武装 ,其高技术条件下的反游击战战略战术对取得战争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战初期 ,任弼时作为八路军第一任政治主官 ,对抗战初期的八路军建设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一是依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战略方针 ,努力从思想上、政治上保证八路军军事战略转变的实现 ;二是在创造“抗日的模范军队”中 ,大力加强八路军的军政素质建设 ;三是在民族战争的特殊条件下 ,积极创造八路军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功垂祖国泽被长淮——缅怀彭雪枫将军张震抗日战争中的彭雪枫同志彭雪枫同志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著名将领。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他努力学习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军事理论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他直接指挥和参加了许多重大的战役战...  相似文献   

10.
全面抗战初期,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国共谈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并受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节制。阎锡山比较尊重八路军的独立自主,也同意八路军担任运动游击的战略支队角色。由于国共双方有着维护山西持久抗战态势的共同目标,各自提出的八路军部署意见较易为对方接受。在国共协调部署下,八路军往往在实现中共战略目标的同时,还能满足第二战区的战场配合需求。在展开于山西“大四角”的过程中,受第二战区分部防御、分区游击等部署方案推动,八路军的独立自主性进一步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1.
左权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 阵亡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今年3月 13日是他的百年诞辰。抗日战争爆发后的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了 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 令。其中宣布: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 八路军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 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 副参谋长。之后,作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八 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的左权,协助朱 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 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在山西 掩护部队转移时壮烈牺牲,时年37岁。  相似文献   

12.
1944年7月7日,朱德同志撰写了《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当时,我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造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事迹。  相似文献   

13.
抗战初期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合作马增浦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的合作,推动了对日作战的进行。而抗战初期的华北战场,正是两军配合,共同抗日的主要战场,两军合作的形式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思考。一、八路军...  相似文献   

14.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鲍奇辰赵锡抗日战争时期,齐鲁大地纵横驰骋着一支土生土长、威震敌胆的人民抗日武装,它就是八路军山东纵队。这支队伍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并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当时...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名记者,却以战士的身份牺牲在战场上;他是一个欧洲人,却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外国人很多,但是穿上八路军的军装、拿起枪来同法西斯战斗而死的欧洲人,他是第一个。他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汉斯·希伯。希伯对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有着深厚的感情,曾几次来到中国,曾编辑英文刊物并撰写过大量政论文章。他先后参加过国民革命军、新四军、八路军,直至牺牲在沂蒙山区。反法西斯的优秀共产党员希伯生于克拉科夫(现属波兰),后到德国上大学并加入德国共产党,通晓英、德、…  相似文献   

16.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他先后担任过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总司令"是人民群众对朱德的亲切称呼,这一称呼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他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对朱德在人民军队中担任总司令职务的情况作一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7.
彭德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作为华北军分会副书记、八路军副总司令,从1937年9月协助朱德率领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至1943年9月离开华北抗日前线返回延安,在华北敌后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战斗了整整6年。他以非凡胆略和精湛指挥艺术,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1937年──1940年彭德怀在创建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寇围攻扫荡和反顽斗争等…  相似文献   

18.
全国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八路军、新四军中出现了军衔,这是自人民军队建军以来的一个新变化。对于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军衔,诸多论述认为是国民政府授予的,笔者认为这一认识有待商榷。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起,到抗战胜利结束,以国民党为主体的国民政府未曾给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授予军衔,而八路军、新四军这一时期之所以出现佩戴国民革命军军衔的情况,其实是由中共内部掌握,同时又便于对外交往开展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政府于2008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所述,随着解放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将在未来的人民战争中寻求革新”。相关专家称,以前的人民战争依靠的是“小米加步枪”、“人海战术”、“游击战术”等.  相似文献   

20.
任弼时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先驱和杰出领导者之一。他曾任方面军政治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和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他在创建和领导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认真研究和总结任弼时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与贡献,对于我军政治工作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