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分析了导弹伺服测试系统组成及功能,采用UML静态建模技术构建了导弹伺服测试系统设计的需求描述模型,运用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系统结构模型和行为模型,并以上述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导弹伺服测试系统通用软硬件结构。该方法优化了导弹伺服测试系统共性设计,并创建了特性模型架构和特化接口,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设计效率和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反水雷效能模型在已有的二次组合设计下建模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次正交设计方法.通过对设计结构、编码规则、正交化原理三方面进行讨论,建立了改进的二次正交设计的设计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多因素试验条件下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求解;基于改进的二次正交设计方法,建立了一种反水雷效能模型.测试分析表明:与已有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一个分布式并行设计集成框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产品的设计日益复杂 ,推向市场的时间日益缩短 ,并行设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实现了一个支持复杂产品多领域并行设计的集成框架YC bridge。该集成框架的开发采用符合CORBA规范的Client/Server中间件 ,实现了基于设计体模型的设计数据管理、基于语义模型的工具封装和基于扩展网络图模型的设计过程管理。YC bridge已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概念设计的特点以及虚拟原型的特征分类 ,提出了基于虚拟原型的概念设计模型V -desModel及其描述语言VPML ,其核心是利用产品视图模型描述设计对象 ,将虚拟特征概念融入视图模型中 ,并采用可扩展“三维实体 -约束图”描述设计对象之间的约束关系。V -desModel模型和VPML语言能有效地支持基于虚拟原型的概念设计过程 ,较好地解决了概念设计中产品虚拟原型的逼真性要求和设计信息不完备之间的矛盾 ,为多领域系统在概念设计阶段的协同设计、并行设计及联合仿真过程提供一致的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陆军分队作战仿真模型结构描述不规范现象,在了解其仿真模型结构的基础上,将仿真模型分为单模型和组合模型并将两者描述为不同的四元组结构,同时引入模型方法描述表、模型数据描述文件和模型数据与方法匹配关系表,解决了陆军分队作战仿真模型结构描述的规范化设计问题。为进一步实现陆军分队作战仿真模型规范化描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设计和实现陆军分队作战仿真模型管理系统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的波束设计方法应用到实际任意形状阵列时不能有效获得期望最佳波束图,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任意形状传感器阵列多波束优化反演设计方法,实现了任意形状传感器阵列多波束的设计.通过改进波束优化反演的目标模型有效实现了波束优化,基于实际阵列模型的设计思想有效克服了因阵列模型失配带来的影响.方法具有宽容性、灵活性,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战争设计工程作战任务设计建模方法的研究,首先提出了面向战争设计工程的作战任务建模框架,进而给出了作战任务模型的组成结构,即作战任务元模型、作战任务层次结构模型、作战任务关系模型,进一步明确了作战任务的影响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潜艇打击舰艇编队的案例,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陀螺效应明显的磁轴承-转子系统转速变化引起的模型变化而带来的控制问题,提出基于LMI的鲁棒增益调度方法设计控制器.通过建立系统依转速变化的LPV模型,设计了鲁棒增益调度控制器,使转子在全转速范围内保证了鲁棒稳定性和性能.为降低控制器设计的保守性,可缩小转速区间设计控制器使控制性能得到提高.与基于LTI模型设计的鲁棒...  相似文献   

9.
先进的分析设计方法是提高C4ISR系统开发质量的有效手段。基于软件领域的MDA思想,提出了基于MDA的C4ISR系统分析设计方法,研究了其开发过程和关键技术。该方法实现以模型为基础的系统开发与优化,通过不同阶段模型的转化演进来推进系统的分析设计,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设计质量,并支持模型重用。  相似文献   

10.
模型体系是现代海战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仿真系统设计的核心.首先分析现代海战的特点,说明了现代海战仿真的主要内容和仿真模型体系设计的原则,阐述了现代海战仿真系统包含的关键模型及其层次关系.然后从功能上对现代海战仿真模型进行了分类,设计了现代海战仿真模型体系结构.最后针对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求,简要探讨了仿真模型的多分辨率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适应网格交互多模型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和设计了一种模型集合自适应方法——自适应网格方法。并将其与交互多模型算法相结合,提出了自适应网格交互多模型(AGIMM)算法,它是一种变结构多模型算法。仿真显示它能有效地提高IMM估计器的费效比。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统计模型对弱机动或非机动目标跟踪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当前统计模型与匀速模型的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可在线修正当前统计模型的加速度极限值,调整过程噪声方差,提高了当前统计模型的自适应性。同时,通过在常规匀速模型中引入机动检测机制,抑制了常规匀速模型对机动目标跟踪的滤波发散,通过引入强跟踪算法,增强了模型对目标突发机动的自适应跟踪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充分发挥了当前统计模型和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优势,对强机动和弱机动目标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Fx-Newton算法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估计次级通道模型,针对主被动隔振工程应用中次级通道估计存在误差的问题,假设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建立含次级通道估计误差的Fx-Newton算法结构模型,推导了Fx-Newton算法的稳定性条件,并就相位误差和幅值误差对Fx-Newton算法稳定性和收敛性的影响做了详细阐述。最后对两自由度主被动隔振模型开展仿真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实际甚低频和超低频接收机不仅受非高斯噪声的影响,同时受到接收机内部和外部环境中高斯噪声影响的问题,对噪声采用高斯尺度混合分布和高斯分布的混合模型建模,根据混合模型的性质,设计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的信号盲检测算法。盲检测算法在贝叶斯层次模型下,采用Gibbs抽样和M-H抽样更新参数,同步检测信道衰落系数、噪声模型参数和信号。算法迭代效率快、精度高。通过与最优检测性能比较,盲检测算法性能优异,对甚低频和超低频信号接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机内测试设备(Built—in Test Equipment,BITE)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BITE诊断存在不确定性,就可能导致无效的维修.采用一种考虑BITE诊断不确定性的维修任务选择模型及其求解算法,以在一定置信水平下获得最佳的维修方案.首先,给出了考虑BITE诊断不确定性的维修任务选择问题的假设条件,建立了非线性的、离散的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其次,设计了求解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一种基于随机模拟的粒子群算法,包括粒子的表示、适应度函数、更新公式、算法框架等.最后,给出了具体实例,证明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该模型适用于管理人员在考虑BITE诊断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维修任务选择决策.  相似文献   

16.
薛磊  汪波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1):109-113,128
为提高对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小模型集切换的变结构IMMPF跟踪算法,其中以"当前"统计模型为基础的不同最小模型集在不同时刻之间的切换实现了多模型的结构变换。当目标机动方式发生改变时,通过最小模型集的切换实现算法的滤波模型与目标实际机动方式的快速匹配,减小了目标机动的响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与通用的IMM估计进行了比较,证明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导弹火力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新兴的优化技术,思想来源于人工生命和演化计算理论.由于该算法简单易实现,可调参数少,目前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在建立导弹武器火力分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最优化求解,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对于模型的求解具有较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先进战斗机的技术特点和中远距协同空战发展方向,提出一种基于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先敌摧毁能力的空战态势分析模型。同时,将并行遗传算法与分布估计算法相结合的并行分布遗传算法应用于上述模型,给出了求解多目标攻击决策问题的算法。最后利用具体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空战态势分析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中远距多机协同空战,采用的算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时性,为中远距多机协同空战的多目标攻击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无源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和角度测量,结合匀速(CV)模型和Singer模型对机动辐射源进行跟踪的改进变维滤波(VDF)自适应算法.在该方法中引入了模型最短生存期概念,即利用模型最短生存期和机动检测结果联合控制VDF模型切换,改善VDF的滤波性能.对改进VDF方法和交互多模型(IMM)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改进VDF方法减小了运算量,能够得到与IMM方法相当甚至更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卫星数传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星数传调度问题是一个具有多时间窗口、多资源约束的优化问题。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卫星数传需求模型、任务模型和调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框架模型形式,把问题中的主要约束封闭于每个数传任务中,这在降低调度模型复杂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调度算法设计难度。还提出了调度算法设计思想,并设计了一基于灵活度的调度算法。仿真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算法对解决卫星数传调度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