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不仅是两岸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台军推进“精进案”的关键一年。为增强“以武拒统”战力,在陈水扁当局主导下,台湾海军各方面建设都出现了新情况。加紧控制台湾海军,加快海军“台独化”实施“换血”政策,大幅“绿化”台湾海军高层 2005年,陈水扁当局以推进“精进案”为借口,大规模调整台军高层,一大批亲扁爱绿将领崛起,一大批“反独主和”将领或被迫内退或被架空。一年中共有一百多位将领的职位发生了变动,约占现役将领三分之一,其调整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在晋升和上调的众多将领中,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台军高级将领95%以上由大陆籍人士担任。蒋家父子统治时期尤其是蒋经国主政后期,出于“革新保台”的战略需求,台籍将领逐步增多。上个世纪90年代,李登辉上台执政后,积极推行“台独”路线,竭力倡导台军尤其是高级将领“本土化”,刻意栽培本土将领,使得台籍将领迅速崛起,并逐步掌控军队。陈水扁上台后,继承了李登辉的衣钵,在提拔台籍和自己的亲信将领方面,较之李登辉有过之而无不及,致使台军将领中有“四多”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海 《当代海军》2004,(4):46-47
台湾现任“海军参谋长”张文平,系台湾省籍将领。据说,当陈水扁“在野”时,他便与阿扁有交情。2000年,陈水扁上台执政没几个月,张文平即被提拔为台“海军参谋长”。2003年,张文平原本被内定为台“海军副总司令”,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张文平升任台“海军参谋长”后,注重海军装备建设,主张外购与内造并举。每当台海军发生重大事件,他往往是发言人,但亦是丑闻的解释人。  相似文献   

4.
豫夫 《环球军事》2010,(14):54-55
据岛内媒体日前报道,经马英九核定,台陆军六军团副指挥官陈宝余等4人晋任中将,台“总统府”警卫室主任方正上校等26人晋任少将。在这拨总计30人的晋升将领中,空军在中将部分再度挂零(今年1月空军也无人晋升中将),出现一年全无中将晋升的罕见现象。相比较陆、海军将领们的喜笑颜开,台空军将领在尴尬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重新打算了.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6年9月号《政治旋涡中的“扁家军”》一文,登出了陈水扁上任6年间晋升的23位台军上将的名单。该篇文章日前收到了很多反馈,读者表示希望获得这些台军将领更多、更详细的信息。为此,本刊特将这23位上将的资料加以整理并分上下两部分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豫夫 《环球军事》2008,(14):28-29
6月30日上午,台军进行了马英九上任后的第一次高级将领晋升授阶典礼,此次共晋升了11位中将,32位少将。众所周知,马英几与台军方素无渊源,此前外界普遍猜测马英九会通过首次大规模人事调整来建立自己军中的“马家班”,但人员名单公布后却令外界备感意外。这些新将领中大半以上都是陈水扁任内就安排好现职的,有些甚至是陈的亲信,马英九此番的“按兵不动”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萤引起了外界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豫夫 《当代海军》2008,(9):60-63
近日,台北地方法院再次审理台湾海军“拉法叶”级导弹护卫舰采购弊案,并传唤了前“总统”李登辉、前“行政院长”郝柏村,以及多位曾任参谋总长、总司令的高阶将领等22名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其中,李登辉、郝柏村传讯日期为5月19日,刚好是陈水扁在任上的最后一天,也是马英九就任前夕。消息一出,在岛内引起强烈反应。  相似文献   

8.
直木 《宁夏科技》2002,(10):81-83
继李登辉抛出“两个中国论”之后,陈水扁又抛出了“一边一国论”。陈水扁一言即出,海内外舆论哗然,和者寡,批者众,忧者也不少。舆论倾向认为,“台独首领”陈水扁上台以来,若论搞“台独”的招数,与“台独师傅”李登辉相比,可谓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义之声警告陈水扁:“执意玩火.小心自焚”。本文将海内外舆论做些分析,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水扁上台一年多来,在稳固政权的同时,时刻不忘统揽军权,不断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和改造,使出了掌控台军的“几板斧”一特别是在推进将领“本土化”、对军人进行“台独”教育等方面加快了脚步。  相似文献   

10.
台湾前“海军总司令”李杰,海军二级上将,2002年1月25日由“海军总司令”升任“参谋总长”燕晋升一级上将。作为台湾的前“海军总司令”、现为台湾军队的二号人物,李杰平时不着军服时爱穿牛仔装扮,素有“穿牛仔裤的‘总司令’”之称。他有丰富的海军经历,但台军中对他争议较大,加之陈水扁不赏识他,李杰的仕途前景可谓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1.
豫夫 《环球军事》2012,(15):47-49
台军“军闻社”6月27日报道称,“国防部”当天上午在三军军官俱乐部举行2012年下半年将官晋任布达暨授阶典礼,并首次赠送新科将领刻有宋朝名将岳飞在朱仙镇大破金兵时抒发壮志的饮酒诗“纸镇”。报道称,此次晋升的5位中将、18位少将中,不乏“名人”军官。然而,早前台军新颁发的延长军官服役规定却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三军实力不足6万人,编制只有几百名上校,而每年能够晋升为准将的只有几人。对大多数军官来说,上校基本上是其职业生涯的终点。 在澳大利亚国防学院留学期间,先后在联合参谋专业和战略研究专业与我同学的澳军上校有20多人,毕业时只有两个人被晋升为准将。作为旁观者,我感到其军官晋升的一些考评方式还是挺耐人寻味的。从原则上讲,澳军的上校必须完成在澳国防学院或欧美相应院校的学习,才具备晋升的资格。但据我的所见所闻,除此之外,晋升还要过许多“关”。  相似文献   

13.
近日,台湾当局对台军高层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的动作引起了两岸人民的高度警惕。正在进行的“内阁”改组是陈水扁上台以来最重要、也最能反映其个人意志的高层人事改组,其中以“国防部长”为核心的军方人事调整尤其令人关注。 台军将领大调动 1月24日,陈水扁核定军方高层人事案,包括陆、海、空总司令、“参谋本部”3位副参谋总长、“国防大学”校长均异动。 陈水扁核定的此波人事调整包括8位上将、3位中将,再加上之前已核定的参谋总长汤曜明上将接任“国防部长”(停役),是第  相似文献   

14.
豫夫 《环球军事》2008,(10):26-29
4月27日,陈水扁亲自主导的“08玉山兵棋推演”(简称“玉山兵推”)黯然落幕。此次“玉山兵推”不仅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而且问题百出、笑话不断。与此同时,陈水扁在“玉山兵推”前后,还不忘到台军部队进行“毕业巡礼”活动,大有恋恋不合之意。对陈水扁下台前的最后一次“兵推”,岛内舆论可谓一片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15.
李天羽,台湾现任“参谋总长”,1946年5月23日出生,山东临淄县人,1965年毕业于台湾空军飞行学校,1977年于三军大学战争学院、1981年于三军大学空军学院进修学习结业。曾任台湾空军“总政”四处处长、空军第427联队联队长、空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空军“总司令部国会联络办公室”主任、“国防部”参事兼“国会联络办公室”主任等职。1995年8月调任空军“总司令部”督察部督察长,1996年5月转任空军“总政战部”主任,1998年任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军阶为空军中将,后任空军增设的“副总司令”。2002年1月24日调任空军“总司令”,并晋升为空军二级上将,2004年5月18日,晋升空军一级上将,升任台军“参谋总长”。  相似文献   

16.
8月10日,台湾“退休老兵自救会”等团体在发给陈水扁及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的公开信中,强烈谴责陈水扁“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等“台独”言行,指出陈水扁的言行将台湾2300万民众引向灾难,将数十万将士送上“断头台”。 陈水扁要让台军“变性” 台湾军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作国民党军队或蒋军。它曾是蒋介石起家和进行统治的工具,也是蒋介石逃到台湾后梦想光复大陆的主要依靠。民进党上台后费尽心思,对台湾军队进行了种种改造,用“台独”思  相似文献   

17.
2007年,陈水扁当局为推动"台独"进程,一面加速进行"去中国化"、"入联公投"等政治运作,一面继续其"台独"军事冒险步伐,不断整军备战,企图增强其"以武护独"的能力。高层人事变动频繁,军队持续"绿化"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陈水扁不仅在人事上拉拢控制军队高层,而且大搞"去中国化",强化军队的"台独"理念。大幅调整高层将领,强化军队控制力。陈水扃通过大幅调整高层将领,培植"扁家军",强化军队控制力,以达成其"以武护  相似文献   

18.
陈水扁上台至今已六年有余,期间不断大肆鼓吹台独理论,购买各种美制先进武器装备,更对台军高层进行了12次“大换血”,相继有20余位亲扁高级将官被安插于军中。至此,陈水扁长期谋划打造的“扁家军”已隐然成型,台湾军权被陈水扁牢牢握于掌中。舆论认  相似文献   

19.
“一边一国”引发台军分裂 台湾“退休老兵自救会”等团体发表给陈水扁及“国防部长”汤曜明的公开信,强烈谴责陈水扁的“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等“台独”言行。他们的立场代表了台湾军队中相当一部分官兵,特别是底层和中层军人的意愿。  相似文献   

20.
就在陈水扁因“过境外交”和“第一家庭”弊案而内外交困之际,台当局却操纵“国安会”抛出了首份“国安报告”。5月18日,陈水扁紧急召开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国家安全会议”,审查已拖延一年之久的所谓“国安报告”。随后陈水扁迫不及待地签署了报告。于是,台湾第一份安全报告就这样宣告出笼。那么,台当局为何此时出笼这份报告?该报告的内容和实质又是什么呢?报告写了整整一年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份报告包括财经、“国防”、“外交”、两岸和“国土保育”五大方面,从台湾所处的安全环境,谈到台湾内部及“外在威胁”,进而提出“国家安全新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